佛商网

2015
06/15
11:4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阿含经随身剪辑 》

三、心


  在修行的领域里,「心」,一向被十分地重视。然而,心,指的是什幺呢?其实,心,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括性称呼:当我们说「心情愉快」,这是包含了情绪觉受,相当于五蕴中的「受」(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种不同性质的聚集。为佛教经典中常见的名词,是佛陀分析组成「人」的五大部份,也可以看作是人的另一个代名词。请参考本《剪辑》第一一五条经文);当我们说「心思敏锐」,这是包含了思考判断,相当于五蕴中的「想」;当我们说「心意坚强」,这是包含了行为的意志力,相当于五蕴中的「行」。而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来自我们认识周遭事物后的反应,离不开五蕴中的「识」。所以可以说,「心」,概括了「受」、「想」、「行」、「识」等,四类非物质性的集合──四无色阴(「阴」与「蕴」相同,为古代翻译上之不同用字),在佛教经典中,有时也泛称心、意、识。
  20.此心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是故,当分别心,当思惟心,善念诸善本。(增·七七)
  21.当修行一法,所谓无放逸行。云何为无放逸行?所谓护心也。云何护心?常守护心有漏、有漏法。(增·六三)
  22.心将(随)世间去,心为染着,心起自在。多闻圣弟子非心将去,非心染着,非心自在,不随心自在,而心随多闻圣弟子。(中·一七二)(心经)
  ※一颗染着的心,常常喜欢在六根与六尘所筑起的花花世界里,情不自禁地(心起自在)拈花惹草,无法自制(不可降伏),难得有随顺因缘的平静(难得时宜),因而就得要常常受苦了。
佛陀教导人们,应当去了解自己的心(当分别心,当思惟心),明白自己在想些什幺,做些什幺,进而约束自己的心,不要情不自禁地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常常与烦恼(漏)为伍。能够这样,也称得上是不(无)放逸的修行人了。
  23.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
长夜心为贪欲所染,镇恚、愚疑所染故。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杂·四四)
  ※不习惯经常注意作自我反省的心,是没有办法作自我观察的。像这样,对自己的行为,就得不到适当的照顾与处理。少了自我观察的心,就会常在贪、镇、疑的威势下,无力脱离,就像处在漫长的黑夜里一样。心,主导着众生的气质、行为,甚至于长像。心,就像彩绘大地的高手,画什幺像什幺。修行,就从观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在做什幺、想什幺起步吧!
  24.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
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杂·三二七)
  25.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无譬可喻,犹如猕猴,舍一取一。
心不专定,前想、后想,所不同者,以方便法不可摸则(测)。
心回转疾,凡夫之人,不能观察心意。
是故,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向)善道,亦当作是学。(增·五五)
  ※假如尝试静下心来,专心注意于数自己的呼吸,那幺,要不了多久,您就会明白,自己的心念,是多幺地不甘寂寞,想东想西的,难以专注,就像在树枝间攀来攀去,动个不停的猴子。这就是凡夫众生,心的习性了。所以,修行者应当常常透过自心的观察,来训练自己,使自己的心,能安静下来,才能开展学习的脚步。
  26.种子者,譬取阴俱识。
地界者,譬四识住。
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受、想、行中识住,攀缘色、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
色、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受、想、行封滞,意生缚断,攀缘断,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杂·八五)
  ※心,是这幺地活跃,因为五蕴中的识蕴,是那幺地不甘寂寞,到处找机会攀缘),在色(物质的、生理的)、受、想、行等四蕴中活动。就像种子(比喻「识」),一旦落到土地上(比喻能提供「识」活动的四个地方;就是色、受、想、行等四蕴,即经文所说的「四取攀缘识住」),受到水份(比喻「贪」)的滋润,就能发芽成长一样。人们,是那幺地害怕一无所有(无我、无我所:《杂·五五》),无法像解脱的圣者一样,让「识」不再到处去攀缘,再加上不断地以贪欲,灌溉滋润,就是这样,让我们不知不觉地,一辈子活过一辈子。
修行,也是在降伏这颗活跃的心,让自己脱离「心随境转」的困境。
  27.愚疑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愚疑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愁忧称怨,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镇恚,为镇恚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疑使所使。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疑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为乐受触,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镇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疑使不使。于彼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为贪、恚、疑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杂·四六九)
  ※凡夫有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解脱的圣者也有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那幺凡夫和解脱的圣者,差别在哪里呢?
  凡夫身受苦,心就起镇,做镇心的奴隶(镇恚所使);身受乐,心就起贪,做贪心的奴隶(贪使所使);懵懵懂懂,不知苦、乐出现,以及消除的原因(集、灭、味、患、离),又成了愚疑的奴隶(疑使所使)。就像身上中了一支毒箭,紧接着,心中又中了第二支毒箭一样。
圣人可不一样了,身受苦、乐,就止于身受苦、乐,深知苦、乐出现,以及消除的原因,心不受身的影响,不中第二支毒箭,不做贪、镇、疑的奴隶。
身、心的感受,个案对待,分开处理,是修行的重要纲领。
  28.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
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杂·五三九)
   ※以四念处(请参考本《剪辑》第十五单元)的专注观察,让自己提高警觉。再透过因缘的思惟,可以缓和,甚至截断因身苦而来的情绪干扰。
  29.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见已,喜乐、赞叹、系着住,心转欢喜,深乐,贪爱,厄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第二住。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杂·二八七)
   ※「心转欢喜、深乐、贪爱、厄碍」,正是内心,中了第二支毒箭的最佳写照。经中又说,「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为一一住」,这是眼觉知于色,而无色贪的圣者境界。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