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

第五课 空与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8)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了所谓的交际,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他们为了所谓的面子,可以欺骗不易的父母;他们为了所谓的时尚,可以包养能做自己女儿的“二奶”;他们为了所谓的政绩,可以牺牲后代的生存环境。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幸福”,都是值得去追求的东西,但是这些“幸福”终会在某一天将他们的健康夺走,让他们的父母流泪,令他们的家庭破碎,使他们的后代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这些“幸福”到最后,通通都会变成不幸。

佛家有云:“有,是世法,是生活的妙用;无,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体。”也就是说只有以一颗无求之心来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给你无穷的妙趣。

无求之心乃是品行的泉源,可以流出至善之水。

初心即是真佛

初心就是无忧无虑、无喜无怒、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佛家认为,世人皆有佛性,而这佛性便藏于每个人的初心之中。所谓初心,便是一颗不挂寸丝,永远保持着天真野趣的心灵。而当世人可以将这颗初心寻找出来,用来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那么佛性自然会得到彰显,俗世之身便也可以到达真佛的境界。

佛法禅理并非是玄妙之物,相反,佛法禅理存于世间万物,是世间万物萌生之初就具备的本色,是世间万物生长之际就彰显的天性。天性使然,本色所归,这就是佛法禅理的妙谛。

是以,世人自生出之时,佛法禅理已经随之而生。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尘的业障逐渐迷乱了我们的本心,初心原本的光泽受到了铅华的浸染,变得越来越不真。初心既失,那么迷惘、迷执、迷乱便会由此而生,即使参禅悟佛,恐怕也是事半功倍,难以精进。是以,初心是佛法的本源,只要初心不灭,那么佛心自生,又何须刻意修习佛理呢?

 从谂禅师彻悟之后,曾在观音院做住持。从谂禅师主张抛却妄念,保持内心的明净澄澈,而他也是以此来教导弟子的。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第五课 空与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8)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