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21:4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佛学概论 》

魏晋佛学之发展(5)

《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余卷。龙光(寺名在建康)释道生,慧解入微,玄构文外,每恐言舛,入关请决。庐山释慧远,学贯群经,栋梁遗化,而时去圣久,疑义多端,乃封以咨询。汉境经律未备,新经及诸经论,多为什公所传。以伪秦弘治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时晋义熙五年也。

觉贤梵名佛驮跋多罗,中印度人,为释迦同族之苗裔,以禅律驰名。秦沙门释智严游印度,苦请东来,于姚秦中至长安,得见罗什,止于宫寺,教授禅法,门徒数百,名僧智严、宝云、僧叡、慧观,皆从之进业。既而为什之门人所摈排,遂飘然南下,刘裕礼供之,止于金陵之道场寺。初支法领得《华严》梵本于于阗,而无译者,义熙十四年,请觉贤与法业等共译之,华严开宗,滥觞于此。贤所译经论十五部,其价值与罗什等。

释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人。神性聪敏,家世英儒,生当永嘉乱世,十二岁出家,游学至邺,入中寺,师事佛图澄,研佛理,颇多新悟。后于太行、恒山一带建寺立塔,开设经筵,僧俗受其化者甚众。北方乱愈甚,乃于哀帝时,率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南下至襄阳,宣佛法。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妙尽深旨,

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自汉魏迄晋,经来渐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安以为

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

尼规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下寺舍,则而从之。晋太元十年二月八日,无疾而卒。

释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与其弟慧持同入道安之门,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曰:“儒道九流,皆糠粃耳。”乃与弟落发受业,安公常叹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年二十四,便就讲说,尝有客听讲,疑问难解,远引《庄子》义为连类,惑者晓然。伪秦建元九年,远南适荆州,后欲往罗浮山,见庐峰清静,乃住龙泉精舍。远以江东,经多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踰越沙雪,旷岁方返。后有罽宾沙门僧迦提婆,博识众典,于太元十六年至浔阳,远请重译《阿

毘昙心》及《三法度论》,于是二学乃兴。孜孜为道,务在弘法,每逢西域一宾,辄恳恻谘访,闻罗什入关,即遗书通好。谢灵运负才傲俗,一见远,便肃然心服。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常以虎溪为界焉。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卒于庐山之东林寺,年八十四岁。

竺道生俗姓魏,钜鹿人,寓居彭城,家世仕族,生幼而颖悟,其父知其非凡。后从沙门竺法汰于瓦官寺受业,乃改姓竺。俊思奇拔,年十五便登讲座,吐纳问辩,辞清珠玉。僧祐云:生讲演之声,遍于区夏,王公贵胜,并闻风造席,庶几之士,皆千里命驾,生风雅从容,善于接诱,其性烈而温,其气清而穆。曾至庐山从僧迦提婆习小乘一切有部义。后又与慧叡、慧严同至长安,从罗什学大乘法,后返庐山住西林寺,旋又至建康住青园寺。为倡一阐提皆可成佛之说,见忤于众,大遭摈斥,生乃拂衣而去,初入虎丘山,旬日之中,学徒数百。其年夏,雷震青园佛殿,龙升于天,因改寺名曰龙光,时人叹曰“龙既已去,生必行矣”。俄而又

至庐山销影岩岫,山僧咸共敬服。后《涅槃》大本至南京,果云阐提悉有佛性,与生公之说,若合符节,时人惊服。宋元嘉十一年十月,端坐,隐几而卒。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