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1:32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大师读心经 》

1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5)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空 │

-非

├离有之空 │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依般若之妙用,既世间诸法,由凡夫观之。

┌出生┬体 照见五蕴皆空,则无生灭诸相。故云不生等也。

├消灭┘

有 ├垢染┬相生灭等相←起分别心←执著我见←五蕴不空。

(五蕴不空) ├清净┘

├增加┬用五蕴空→不执著我见→不起分别心→诸法空相,

└减少┘不生不灭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不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下广说五蕴皆空之义分为三段:

(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至“无意识界”。

(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至“无苦集灭道”。

(三)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眼处 ┌眼界

│├耳处 ├耳界

│├鼻处│ ├鼻界

│├舌处│六根界 ├舌界

├十二处,(六根六尘名 ├身处│ ├身界

│十二处)亦云十二入。├意处│ └意界

│入者根尘互相涉入之义, │ │ ┌色界

│为迷色重者说十二处。 ┼色处│ ├声界

│├声处│ ├香界

│├香处│ ├味界

│├味处│ ├触界

│├触处│ └法界

│└法处│ ┌眼识界

└十八界,界者区分为义。十八─┤ ├耳识界

种作用不同故。为色心俱迷  │ ├鼻识界

者说十八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1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5)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