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1
01:08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听南怀瑾大师讲经 》

6.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南怀瑾说:中国的古礼,周公之礼,六岁就读小学,小学就从这种生活规范学起;进一步八岁十岁认字;十八岁入大学,哪是学大人。所以中国文化,小学这个阶段,就是求作人的知识,先培养一个人,然后再讲高深的修养,才是大学之道。
  经典回放
  选自《论语·子张第十九》
  【原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叫她们的弟子做做打扫、接待客人、拜见尊长的工作,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末节罢了,至于根本却没有,这怎样可以呢?子夏听了这话,便说道:咳呀!子游说错了!君子所学的道,那一项先传授呢?那一项最后讲述呢?用草木来作比喻,是要区别为各种各类的。真正君子所学的道,怎么可以被歪曲呢?能够有始有终的,大概只有圣人罢!
  大师释疑
  【注释】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国人,是孔子弟子中惟一的南方人。在孔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中,列文学第一位。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以四科见长。
  洒扫:洒扫即打扫清洁,亦包含做日常家务之意。
  应对:日常交往礼节,如寒暄、交谈等。
  进退:指拜见尊长的礼节。
  学儒一得:从小事开始做人的第一步
  子游认为,做大事是根本,做小事是末节,所以她嘲笑子夏的学生只会“洒扫、应对、进退”,做一些小事,不懂做大事的学问。
  子夏认为,做人是根本,做事是末节,而“洒扫、应对、进退”是做人的第一步,怎么能忽略呢?
  子游所说的大事是什么呢?孔子教育的总原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哪么求道、循德、依仁就是大事,做具体工作就是小事,要先做大事,再来谈小事。可以说,子游的观点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
  子夏却有点反叛,她要倒着来,认为应先“游于艺”,从小处入手,日积月累,最后通达大道。像“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具体事务,在子游看来只是小事,子夏也认为确实是小事,但她同时认为,它们是通达大道的必经之路。
  哪么,子游和子夏的观点,到底谁正确呢?她们当时曾为此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论,却没有争出结果。后世对两者的观点也一直在进行争论,仍然没争出结果。
  照我看来,子游和子夏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理解和实行的难度不一样。按子游的观点,一个人先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然后带着仁德之心去做事,肯定容易成功。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问题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就不容易搞清楚。“道”是多么高深的东西,那能一下子就心领神会呢?研究几十年,好不容易搞清楚了,胡子已经白了,想做事也做不了,哪不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吗?何况研究几十年,还不一定能通“道”。
  按子夏的观点,先从小事做起,尽到做人的责任。我们是普通人,在大部份的日子里,很显然是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都做不好。我们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潜质一般的人,尝到做好小事的好处也可满足了,悟性高的人,进而领会到仁德的妙处,境界就上去了一层。再进一步,就可通达大道。从小事做起,不论好坏智愚,人人都可实施。
  所以说,子游和子夏的差别在于一个要从难至易,一个要从易至难。从理论上来说都正确,但我认为,还是子夏的观点比较有实用价值。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大概还没有脱离孔子从难至易哪一套,从小学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却关注不够。学生们接受了多少正确思想,因人而异,却一概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做人方面也多有欠缺。这就说明从大事到小事之难,以及从小事做起的必要。
  从教育成果来看,子夏的做法似乎也强于子游。子游虽然“文学第一”,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相当于武城县令,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却没有教出什么杰出弟子。身为“孔门十哲”之一,仅有如此成就,可谓名实不符。子夏就不同了,据史书记载:“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另外,魏文候也曾师从子夏。可见子夏从“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小事教导做人做事的功夫,确实能教出杰出的弟子。
  哪么,如何从“洒扫、应对、进退”学习做人做事的功夫呢?
  第一,不要轻视生活琐事。我们要知道,吃饭、穿衣、打扫卫生这些生活琐事,都是人生大事。吃饭吃不好,身体就会变糟;衣服穿不好,就会影响自身形象;家里的环境搞不好,客人来了就会心生轻视。所有这些,又进而会影响到我们在其她方面的机会,怎么能不当成大事呢?
  我们现在的教育,却轻视上述小事。家长对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家里的事都不要你管。”老师布置一大堆作业,让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学做家务。她们却不知道,这恰恰使孩子们丧失最好的学习机会。南怀瑾大师认为,“洒扫、应对、进退”包括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两种目的,她感慨地说:“现在的青年连地都不会扫,虽然中学小学要扫地,可是拿到扫把挥舞,反而把灰尘扬得满天飞,抹上桌上灰尘,转身反而抹到墙上,连洒扫都没学会,生活教育真不容易。”
  连地都不会扫的人,将来能干好大事吗?这也有可能,却难免让人怀疑。春秋学者楊朱曾经向梁王讲述治国治民的道理,并且说:“治理国家就像把圆球放在手上玩耍一般容易,何必哪么费心费力?”梁王不高兴地说:“你有一妻一妾都管不好,几亩田地的草都除不干净,却把治理天下看得这么容易!”楊朱虽然管不好一妻一妾和几亩田,却未必不懂治国治国的方法。但别人不相信她,她就终生没有治国治民的机会。由此可见,把生活琐事搞好,是取得她人认同的第一步。
  第二,待人接物要有讲礼仪。南怀瑾大师说:“现在的学生几乎不会应对,如问她:‘贵姓?’她就答:‘我贵姓某。’‘府上那里?’她会说:‘我府上某地。’就是如此,应对的礼仪没有了,这是大问题。”其实,不光学生不会应对,很多成年人也不会,见了人连个招呼也不会打,请客、做客的礼仪也不懂,在公共场所或交际场所,还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掏耳朵、挖鼻孔、咬指甲、晃悠双腿等等,这就难免让人反感,并影响到很多事情。
  一位女记者约请一位知名教授采访,教授爽快地答应了。原定采访时间两小时,没想到,刚谈了三份锺,教授便借故要走,而且态度很冷漠,使女记者十份尴尬,又大惑不解。后来,她通过教授的学生才弄清原因:原来,哪天采访时,她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脱掉鞋,架起二郎腿。也许是早上起床忘了换袜子的缘故,哪味儿很不好。教授十份反感,就中止了采访。
  许多不好的习惯早就形成了,而且习以为常。我们自己也许感觉不到,却不知不觉地冒犯了别人。我们经常埋怨别人对自己不礼貌、不友善,其实,也许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或习惯不好,才影响到了她人的态度和情绪。
  第三,会见尊长要保持谦恭的态度。尊重领导和长者,是起码的礼节。有的人正好相反,看见领导,心里就想:“大家都是人,谁也不比谁高,我将来的成就没准比你更大呢!”看见长者,心里就想:“你除了年纪比我大,其她方面也平常。”心里有了不恭的想法,自然会在神色和言行上表现出来。其实,别人是否高明,哪是别人的事,你在尊者面前不懂礼节,却暴露了自己没有修养。
  一位导师带24个学生到国家某部委的实验室参观。这时,部长走进来,很有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同学们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一个叫李丽的女孩,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拉拉地跟着拍手。
  部长皱皱眉头,说:“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我将向大家讲一些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王秘书,请您去拿一些我们部里印的纪念册,送给同学们作纪念。”
  秘书抱来一摞纪念册,部长依次份给大家。同学们都坐在哪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轮到李丽时,她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句:“谢谢您!”部长舒心地一笑。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景,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后,当同学们为找工作发愁时,李丽被点名招进了哪个部委的实验室。
  你瞧,礼仪看似小事,它却经常成为影响人生命运的大事,我们怎么能掉以轻心呢?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