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1
00:41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放不下就打碎 》

说人生(15)

现在的父母,有没有认识到童年的重要呢?除了在生活方面的习惯外,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有学习的能力、竞争的意识以及很多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这些,是十分重要的。可是,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信仰!我们不要忽视信仰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的重要作用。

很多人依然将信仰当成满足精神需求的那一层次的东西,认为孩子还小,还不能理解那些,就不必教育这方面的知识了。其实,这是很错误的观点。第一,信仰不是精神产品,它不是文学艺术,不是为了心的愉悦而产生的产品,而是引导一个人理解生活和世界的基础。第二,信仰说得通俗些,就是人生观,就是一个人的胸怀,这不是需要从小就养成的吗?父母教孩子团结、尊重、胸襟要豁达,我看,这就是信仰的基础。至于将信仰当成迷信,则是愚昧的想法了,更不可取了。

其实,每一个做父母的,又何尝不知道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成年后的事业,基本就是童年时想象的心愿。仔细想想,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成年人所做的事,其实都有儿时理想的影子,或者,都是与儿时的某一个想法、经历相对应的。

佛家讲求因果,我们认为,儿童的心底是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而童年的经历,就容易让儿童在没有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受到世俗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的影响,从而很多孩子都有了贪嗔痴等恶趣,比如小小年纪就口出脏言、不尊敬师长,甚至以暴力去解决矛盾。

这就种下了恶的“因”,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得到什么“果”,我想不只是佛家弟子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能想象得到。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是不够完美的。比如,我看到孩子学会了说脏话后,家长采取的方式是狠狠地呵斥;孩子做了错事,动辄打一顿。这是不对的,家长要和孩子说清楚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的内心中,逐渐培育出信仰的轮廓,让他明白,发善心、做善事,不是父母的纪律,也不是社会的规范,而是自己成为一个“人”必要的要求。不然,很多孩子完全可以反问:“别的人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这个问题,只有信仰能解释清楚。

如果说,童年是人生的“因”,那么,老年就是人生的“果”。

每一个人都希望在老年的时候能自问实现了人生价值,有所收获。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果”是靠青年时的学习,靠中年时的拼搏,而忽视了童年的重要。“让孩子像个孩子,”这是现在的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一个观念,说的是给孩子减轻负担,恢复他们天真快乐的本性,而且,不让成人社会的不良影响污染了孩子纯净的心灵。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