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棕树林
佛陀要离开伽耶前往王舍城的时刻终于来临了。那天早上楼频螺迦叶请佛陀允许让整个僧团的比丘送他一程。佛陀本来不想,但迦叶令他明白到九百个比丘一起同行并不是想像中的麻烦。王舍城附近一带有很多树林可供他们歇宿。至于乞食,他们可以到那里很多的村庄甚或城都里,与当地的居民结缘。更何况他们的数目,已开始超出了伽耶居民所能供应。在王舍城,一切反而会更方便。看到优楼频螺迦叶这么通晓摩揭陀的情况,佛陀便答应让比丘们同行。
迦叶兄弟把比丘分成三十六队,每队二十五人。每队又分配一个年长的比丘负责带领。这样的安排,对各比丘修行上的进展,更有帮助。
他们共需要十天时间才可到达王舍城。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到小村落里乞食,然后再到树林或田野里用食。吃完之后,他们又再开始分成小组而行。所有见到比丘们宁静地缓步而过的人,都在心里下很深刻的印象。
将近抵达王舍城的时候,优楼频螺迦叶带顿他们进入棕树林,申怒波林庙宇的所在地。棕树林就在城都以南两里。第二天早上,比丘们持着钵入城里乞食。他们单列排行,分成小组,踏着平稳缓和的脚步。他们安祥的持着钵,双眼直向前望。依着佛陀的指示,他们没经挑选过贫富的站在每间屋前一会儿。如果没有人出来,他们便继续往下一间。当他们默默地等待着的时候,他们会留心地静观呼吸。而他们受供之后,都会鞠躬表示谢意。对食物的好坏,他们从不置评。有时,在家人会在供食后请出丘解答一些有关世法的问题,而比丘都会很认真的尽力替他解答。比丘会告诉在家人他是属于乔答摩佛陀的僧团。他更会为在家人讲说四圣谛、在家五戒和八正道。
全部的比丘都会在午前回到棕树林去静静午食。然后,他们就会听佛陀的开示。下午和晚上,都是用来禅修的。因此,过了午后,就再没有人会在城中见到比丘们的踪影。
两个星期之后,几乎全城都察觉到佛陀僧团的存在。在清凉的下午,很多在家人都会来到棕树林与佛陀见面和求学醒觉之道。在佛陀还未有机会去探望他的朋友之前,年青的频婆娑罗王已听闻佛陀在城中的消息。他肯定这位新来的导师就是他在山上认识的那个年青僧人。于是,他下令起驾前往棕树林去。很多马车尾随着他的座驾,因为他还邀请了上百的德高望重婆罗门教士和学者同行。当他们到达林边,大王带着王后和他的儿子阿合世太子先行下车。
佛陀知道大王亲临,便与优楼频螺迦叶亲自出来迎接他和其他宾客。比丘们正在泥地上围坐着等待佛陀说法。于是佛陀便请大王、王后、太子和宾客一起坐下来。频婆娑罗王把所有他记得名字的朋友都介绍给佛陀认识,另一些婆罗门则需要自作介绍。众多的来宾中,有很多都是熟读吠陀或来自不同宗教派系的。
他们大都听过优楼频螺迦叶的名字,更有一些从前与他有过面缘。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听过佛陀的名字。他们看到迦叶这样尊敬这个比他年轻得多的释迦乔答摩,都感到非常诧异。他们吗喁喁细语,大家都想弄清楚究竟乔答摩是迦叶的弟子,还是迦叶是乔答摩的弟子。察觉到这种纷乱的揣测,优楼频螺迦叶站起来,上前行向佛陀。他合上双掌,恭敬地说得很清楚:“乔答摩,觉悟者,我这生最尊贵的导师一我是你的弟子,优楼频螺迦叶。请让我献上至深的敬意。”跟着,他三次伏在地上跪拜佛陀。佛陀掺扶迦叶起来后,请他坐在他的身旁。全部的婆罗门都静止了。当他们望过去见到那九百个穿着衲衣的比丘庄严的坐着,他们对佛陀的敬意更倍加深切。
佛陀讲说醒觉之道。他解释一切事物的无常性和互依性。他告诉他们醒觉之道能消除妄见和超越痛苦。他解释禅定和了解是要从守戒而获得。他的声音响如洪钟、暖如春日、柔若微雨、壮似狂潮。超过一千人在于听着。没有一人敢大力呼吸或把衣衫移动以免打扰佛陀的妙音。
频婆娑罗王的眼睛一刻比一刻明亮。他感到越听越益开怀。他的很多疑问和烦恼都逐一消散。他的脸上挂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开示完毕,频婆娑罗王合掌站立起来。他说:“世尊,我年幼时有五个愿望。现在我都得偿所愿了。第一个愿望是加冕为王。这我已得偿了。第二个愿望是在今生遇到一个开悟了的导师。这也得偿了。第三个愿望是有机会礼敬这位导师。这在今天得偿了。第四个顾望是有这样一个导师给我指点真理正道。这亦在今天得偿了。而第五个愿望就是能够明白了解觉者的教化。我刚才已连这个愿望也得偿了。世尊,你的妙教令我对世法得到很深的理解。恳请世尊你收我为你的在家弟子吧。”
佛陀微笑,表示接纳他的要求。
大王礼请佛陀和他的九百比丘,在月圆之日全到王宫接受他的供养。佛陀欣然答应。
其他的宾客全都起立礼谢佛陀。其中二十人表示希望被受纳为徒。接着,佛陀和优楼频螺迦叶陪同大王、王后和小太子阿阇世一起步出林外。
佛陀知道不到一个月,两季便将来临,那时便没可能回到家乡去。于是,他决定与九百比丘在棕树林多留三个月。他知道三个月的修行,会使僧团在他要离开时更为巩固和安定。他将会在春天这个晴空嫩叶的季节离开。
频婆娑罗王立即展开筹备供养佛陀和比丘的盛宴。他打算在宫中的名贵砖地大堂接待他们。他下召所有人民在街上结采挂灯来欢迎佛陀和僧团。他也同时邀请了很多其他人参加,包括政要和他们的家属。就是与未到十二岁的阿阇世太子年纪相若的小朋友,也在邀请之列。很清楚佛陀和比丘们都不会希望因为他们而大开杀戒,他便下令只可烹制美味的素肴作供。他们共有十天的时间准备。
目录
棕树林
正序 倒序
- 1. 为步行而行
- 2. 牧牛
- 3. 满臂姑尸草
- 4. 受伤的天鹅
- 5. 一碗乳汁
- 6. 蕃樱桃树下
- 7. 白象之奖
- 8. 宝石的项链
- 9. 慈悲之路
- 10. 未出生的孩子
- 11. 月下之笛
- 12. 金蹄
- 13. 开始修行
- 14. 渡过恒河
- 15. 森林苦行者
- 16. 耶输陀罗有睡着吗?
- 17. 毕波罗树叶
- 18. 晨星出来了
- 19. 对橘子的专注
- 20. 一只鹿
- 21. 莲花池
- 22. 转*轮
- 23. 法蜜
- 24. 归依
- 25. 音乐的妙境
- 26. 水也会上升的
- 27. 世法燃烧
- 28. 棕树林
- 29. 缘起
- 30. 竹林
- 31. 我会在春天回去
- 32. 手指非月
- 33. 不会褪灭亡美
- 34. 重聚
- 35. 清晨的阳光
- 36. 莲愿
- 37. 新的信念
- 38. 啊,喜乐!
- 39. 等待明天
- 40. 黄金铺地
- 41. 有谁见过我的母亲?
- 42. 爱就是了解
- 43. 每个人的眼泪都是咸的
- 44. 元素会重新组合
- 45. 开启大门
- 46. 一把申恕波树叶
- 47. 依照正法
- 48. 以禾盖土
- 49. 大地的教化
- 50. 一把麦糠
- 51. 慧藏
- 52. 功德田
- 53. 投入此刻
- 54. 住于专念
- 55. 晨星出现
- 56. 觉观呼吸
- 57. 木筏非岸
- 58. 一把珍贵的泥土
- 59. 论说之纲
- 60. 鹿子母夫人的哀伤
- 61. 狮子吼
- 62. 舍利弗之吼
- 63. 一直到海里
- 64. 生死轮转
- 65. 非满非空
- 66. 四座山
- 67. 海洋诗人
- 68. 三妙门
- 69. 佛陀会到那里去?
- 70. 鹌鹑与白鹰
- 71. 调弦的艺术
- 72. 默默的反抗
- 73. 隐藏的饭团
- 74. 象后的叫声
- 75. 快乐的热泪
- 76. 修行的果实
- 77. 眼里的星斗
- 78. 二千僧袍
- 79. 檀香树茹
- 80. 你们要精进!
- 81. 故道白云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