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4:21
阅读量收藏禅钥
评论

您正在阅读:《 禅钥 》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诸位可曾听过,禅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话吗?但今天为什么还要来听我讲禅的话呢?可见你们都受骗了。奇怪的是,禅宗却是所有佛教各宗派中,留下著作最多的。其目的何在?就是要告诉世人,禅是不立文字的,禅是教外别传的;就为了这二句话,才又讲了那么许多话。所以今天我到这儿来,还是有话讲,因为我要告诉诸位,禅是不立文字的,禅是教外别传的。所以诸位今天还是来对了。

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禅有第一义谛以及第二义谛,又名胜义及世俗谛。所谓第一义谛是不立文字的,第二义谛是有语言文字的。不论第一义谛或第二义谛,禅宗都有比喻,比喻些什么?比喻为手指指月亮。由看过月亮的人,用手指指给不知道月亮是何物的人看,那月亮本身是第一义谛,手指即是第二义谛。因此文字、语言、理论都可以比喻为手指。而不立文字的,是我们清净的自心和自性,称它为真如佛性,那不是用语言文字可以介绍说明的,而是要各人自己亲身去体验的。

今天的题目是「禅与悟」,禅悟的目的,也就是禅宗的目的,那必须要有理论观念的指导以及修证方法的实践。如果没有理论观念的指导,它的悟就不是禅宗的悟,所以方法任何人都可以用,若观念的指导不正确,或者不是禅的观念,从方法的修炼所得到的经验,就不能算是禅的悟境。

禅的理论根据,是要把自我的中心、自我的执着、自我的意识,从肯定而到达否定。要先肯定自我,然后到否定自我,自我否定之后,连主观的、客观的对立存在,也都要否定,超越于对立与统一之上,这才叫作禅的悟境。如果还有个自我的话,不管是主观的自我或客观的自我;不管是局部的小我或者是全体的大我,只要有一种我的观念或我的执着存在,它就不是禅悟。因此,我们在介绍禅的方法之前,必须先介绍禅的理论;介绍禅的理论之前,必须先介绍禅的根源,而禅的根源就是佛教。

佛教发源于印度,佛教的基本观念就是无我。无我的观念有三个原则,叫作三法印。何谓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实际上就是禅宗的悟境,就是悟境现前时体验到的无我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诸行无常,就是一切的现象,经常在变化,所以是无常。既然是无常的,凡是任何现象的存在,我们称它为「法」,法也是无我的;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在法里面,包括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都不存在,这是佛教的基本观念。离开这三法印就不是佛教。因此禅不离开佛教,也不离开三法印,而三法印的一个主要观念即是「无我」。人能实证无我,即开悟见性。

二、「二入四行」修行方法

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从印度到中国来时,带来了一个讯息,那就是人人都具有佛性,这点我们大家都应该相信。菩提达摩对中国禅宗最大的贡献,并非像我这样到处演讲禅法,而是留下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献──〈二入四行〉。

所谓「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理入的意思,就是离文字、离名相、离思考。理在那里?理是存于所有的一切现象。很多哲学家们把本体和现象分开,可是在佛法的禅理,现象和本体是分不开的。这是说,除了自我中心、自我执着是不存在的之外,一切都是现成的。离开一切执着,你就可以亲自见理、见性,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若有人问:「没有思想、不用经验、不用语言时,头脑一片空白,像白痴一样,那算不算是开悟?算不算是理入?」当然不是。如果是的话,达摩的理入,就变作笑话了。

在传说里,菩提达摩曾经在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后边山上,面壁九年。他是不是九年时间内专门在面壁?这是一个问题。打坐面对墙壁是没有问题,但九年之中始终面壁则是未必属实。不过这个传说是有根据的,就是菩提达摩在〈二入四行〉这篇文章里提到,「心如墙壁」,那就是「理入」的修行方法。现在我们这儿的墙壁上都挂有字画或标示,不管怎样,墙壁本身是不会动的,是我们把东西挂上去或画上去,所以是有功用的。心如墙壁的意思,是指自心是不动,但是环境里有任何现象出现在他面前时,一定有反应,能够帮助人,为人解决问题。所以心如墙壁并不等于这个人是白痴。不同的人在他面前出现,他能如实地照见一个又一个人,一桩又一桩的事。

理入是不假事修的,理即真理,便是真如佛性,它不离现象,亦不即现象,遍于时空而不落于时空的无相法门。它是离心缘相、离文字相、离名句相,离言说相的涅槃妙心!

「行入」的「行」者,是修心之行,即是禅宗讲的炼心。修心之行的第一是报冤行,第二是随缘行,第三是无所求行,第四是称法行,这是有层次的。

「报冤行」是讲有因就有果,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事是因为我们自己从无始以来,一生又一生所造的业因,在这一生中的这个时间,接受到了不如意的果报;那应该欢喜而不是苦恼,因为接受果报等于有了机会还债,这是信用的考验,也是实力的考验。所以遇到不如意的事,若修报冤行,此心才不会起波动,不会忿忿不平,不会怨天尤人,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

三、随缘与自在

因果必须配合因缘。对于任何情况,如果能够改善它,当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对它接受它,绝不逃避,但是要尽力改善。逃避责任,逃避果报,是不合算的,改善情况才是最聪明的。例如,本来我欠人家一个头,这次人家要我的头了,那我跟他商量:「你不要取我的头,这对你一点也没有用处,如我帮你更多的忙,对你才有用处。」这就可以把应受的果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补偿取代。所以讲到因果,一定要配合因缘的道理。

「随缘行」的主要意思,就是教我们在得到好的果报时,遇到如意的环境时,也不要太欢喜,因为这原来是自己所作所为而得到的一个报酬,有什么值得好高兴的。好比自己去银行提自己的薪水,并非来自天外的横财,不必狂喜。同时也要想到,你取用存款的时候,仍得继续努力来增加你的存款。

报冤行,随缘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能让我们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努力提升生命的品质,改进生活的状况。所以菩提达摩从「行入」所讲的禅境,乃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既不逃避责任,也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利的机会,那不是一个积极的人生吗?

「无所求行」是心无所求而修禅法。在西方社会,养儿育女不为防老,但为尽一份父母的责任,如果不带情执,好象便是无所求行。禅修者若想开悟,唯有不断地努力修行而不是等待悟境现前,方有开悟的可能。若有求,为求开悟,便成执着,岂能开悟。所谓开悟,便是离开自我、亲证无我。如果有了我求开悟的念头,便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基本道理相违。若是有个拚命追求开悟的人开了悟,我们或可以承认他是开了悟,但这一定不是禅悟。若能遵循无所求行,努力修行,你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小,乃至于无。这个时候你对是不是开悟的问题已不在乎,对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也不执着了。到了这个地步,你已经开悟了,这是真的见到了佛性。

四、称法行的体验和体会

「称法行」,就是依照一切法的本身那个样子,来应机行化,随缘修行。每一法的本身是怎样的,你自己也就会照着那样来适应它。诸行是无常的,诸法是无我的,我们要体验它、体会它。如果能够体会到了、体验到了,一切法都是无常、无我的话,那就是开了悟的禅修者了。此即是菩提达摩所带来的讯息。

五、身心安定是第一步

我最近到比利时访问,在天主教的修道院内住了两天,发现那里的神父们虽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却毫无龙钟老态。因为在修道院内的生活非常宁静、规律、安定,每天祈祷、静坐、读诵,并为教会的事务工作。我也参加了他们每天的课诵,虽然观念有所不同,但其功效,也是在使身心的安定、身心的净化。不论任何教派,其基本的修行方法,都是诵经、赞颂、祈祷。佛教还有念佛、忏悔、拜佛,这些都能将我们波动散乱的情绪转为稳定及和谐的情操。之后再藉禅的修行方法,用公案、话头来帮助我们达到开悟目的。《六祖坛经》的四弘誓愿:度众生,断烦恼,学佛法,成佛道。若想开悟,也必须发这四愿!一般人称作发菩提心。发愿度众生,不是度外边的众生,心外无众生,而是自心内的众生;断烦恼,不是说我们有来自心外的烦恼,而是断自心的烦恼;佛法非由佛说,乃是自心本具,故学自心的佛法;佛也不在心外,自心中原有佛性,所以是成自心的佛道。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度众生,断烦恼,学佛法,成佛道,不需要去向外追求的。既然我们所要追求的已经是自然有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何必需要向外追求。不过,此处的「无所求行」及「称法行」,并不等于自然主义的外道,虽无所求,但要努力,因为称法而行,所以要处处示现度众生的大行大愿。

四行的一二行明因果因缘,是初机的有相行;三四行则进入无相行,明与理入分开,实与理入相应。初心的禅者,宜从行入渐进。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圣严法师讲于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Cleveland,Ohio.张智惠居士整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