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个题目,是既诱惑人也极为枯燥的。因为,明心见性是佛的事,是开悟人的事,诸位菩萨心尚未明,还没见到佛性,来听这场演讲,岂非如同在浓雾中看花,视线模糊,什么也看不到。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呢?如何明心?又如何见性?我将它分成五个主题来介绍:
一、释迦牟尼佛夜?明星,顿悟成佛
顿悟成佛是禅宗极为重视的主题。当释迦瞿昙经过六年的长期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禅坐的一个晚上,天将拂晓,看到东方有一颗极为明亮的星;这时候,他的心里突然透出了智慧的光芒,完成无上的菩提,为人间带来了慈悲与智慧的佛教。直到今天,世间尚有十多亿的人口,受到佛法的照顾。
明心见性,明的是清净的心,见的是不动的性。心有烦恼时,是见不到佛性的,只有在心清净时,才能见到不动、不变的佛性。烦恼心重,即是无明。只有破除无明的烦恼心,般若的智慧性才能显现出来。智慧,即为佛的本性,事实上,佛的本性原在每个人的心中,与烦恼同在,不过被烦恼心掩盖,便见不到佛性了。一旦烦恼顿除,佛性顿现,智慧的功能也自然产生。
我们的心可暗可明,暗是烦恼,明是智慧,当智慧出现之时,就能见到佛性;佛性又叫真如,它是真实的、不变的,而且永远不动的。因此学佛修行的人,若希望除烦恼而得智慧,那就要明心见性。
众生心是有执着、有烦恼的,如果,能转执着为解脱,转烦恼为清净,即为「涅槃妙心」,又叫「正法眼藏」。禅宗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从释迦牟尼佛传承的就是涅槃妙心。清净心又叫佛性,那是佛的境界,它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和佛完全平等的,即为般若所证的空性,也是一切诸法的空性;因此,一切现象不离开空,所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二、明心见性是禅宗的中心思想
中国的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开始,一直到六祖惠能时才算成熟。明心见性是相信一切诸法,同一真性,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当你的心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分别、执着时,自然而然就跟菩提道相应。下面介绍几位祖师所讲有关明心见性的文献记载:
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云:「此心生时,与理相应。」即是明心。「心无增减」、「安心无为」,均指明心。又云:「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即指佛性。
达摩祖师讲到,当心生起时,能够与理相应,此时即为明心,其理就是佛性。
傅大士〈心王铭〉的「了本识心,识心见佛」、「心明识佛」,即是明心见性。
僧璨〈信心铭〉的「一心不生」、「任性合道」,亦是明心见性。
如能心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变化、不产生妄想执着,任其自然,不需要任何的帮助,自然而然,就能跟无上的菩提道相即相合。
道信的〈入道安心〉所云:「念佛即是念心」、「即是安心」。「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此即是明心,「亦名佛性」,「亦名涅槃界、般若等。」亦即是见性。
念佛是念心、安心。如果经常想到念佛,便能使得向外攀缘的心自然不起;这时候的心,是无相的、平等不二的。没有分别心,不起执着心,实际上即为明心。心明的境界是佛性、是般若,又叫它为涅槃界。
牛头法融的〈心铭〉云:「心性不生」、「心生本齐」,即是说的明心见性。
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论〉所云:「自心本来清净」,即是指的明心。又云:「一切众生清净之性」,也是指的佛性。《十地经》所说「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守本真心,妄念云盖,慧日即现」,以及「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也都是在说明心见性之意。
永嘉〈证道歌〉所云:「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亦是说的明心见性的境界。
光宅寺的慧忠云:「善恶不思,自见佛性」,以不二之心,即可明心,能得明心,即见佛性。
三、《六祖坛经》即以明心见性为其宗旨
相传禅宗是从印度传至中国,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下传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第二代阿难尊者,然后传到二十八代,便是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到了中国后,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一直到六祖惠能,中国形态的禅宗,才渐渐形成。
事实上,六祖惠能尚未出现之时,四祖、五祖已经有了四、五百人同住的大道场。但是他们的理论、架构都还没出现。六祖的弟子相当多,主要的传承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和荷泽神会等三个系统,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宗派,这便是禅宗简单和通俗的历史。
《六祖坛经》在中国的禅宗史上,颇受近代学者的议论,却是非常受到重视的一部圣典。因此,我今天也以《六祖坛经》的内容所见为依据,来讲明心见性,来为诸位引言、引证,并且介绍修证的方法:
〈行由品〉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又云:「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又云:「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以上皆是有关明心见性的说法。
〈机缘品〉云:「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即是明心见性。
无上的菩提,就是成佛的佛性,而无上的智慧,是从听到一句佛法,马上开悟而认识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原来的清净心、本来的佛性。清净心是没有烦恼的心,这样才会产生智慧而见到佛性,亲自经验到本心和本性都是不生不灭的。
「念念自见,万法无滞」,是说每个念头所见的任何现象,都是清清楚楚,没有自我的判断心、分别心,非常清楚地在观照、观察,这就叫本性。一般人的心,都是以个人自我主观的判断、感情、立场,来看一切的现象,这不是智慧心而是愚痴心。因此,如果不是用主观,乃至也不用客观的心来看这个世界,那就能看到自性;即是三世诸佛的无上菩提,即是一切众生的佛性和自性。
诸位一定听过六祖惠能是因为听到有一位居士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句,而于句下开悟的。当他听到这句话时,就像在无始以来就没听过这么大的雷声,把他自我中心的妄念打得粉碎。
「应无所住」的住,就是见到任何事、听到任何话时,不作主客观的判断,不将自己的观念放在里面;一切的现象,不离空的自性,一切的众生,不离觉的佛性。
〈般若品〉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又云:(世人)「不识自性般若」、「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
又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这是说,悟时明心,即可见到本性是佛。
又云:「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此亦是说若得明心即能见性。
显现般若的智慧,就是因为见到了万法的空性。「空」是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在那里,它是不断地在变化。许多人认为,开悟见性好象是有可能用眼睛看得到的、用手抓得到的、抱得到的某一样东西在那里。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佛性是并没有一种东西可让你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抱得住的,也不是能用你的心思想象得到的。
最近不久前,我遇到一位自称有神通的太太告诉我,她曾用她的神通到过一个很远很高的地方,去查看了好几位自名为活佛上师等人物的底细,在那儿真有他们的位子,不过不是最高的佛。她也查了我的底细,看是第几地的菩萨。我告诉她说:「我是凡夫,你怎么查得到我呢?」她说:「是呀!所以我在那里没有看到你的位子啊!」我很高兴我没有位子在那里,毕竟我和那些宗教界的新奇人物不是同道,要不然,我不是和他们一样了吗!(大众哄堂大笑)
佛说,实相无相,实性无性。《六祖坛经》则说,无念、无住、无相。一位自称大悟彻底的人,如果尚有个位子,或者还有个形相在那里,那就不像禅宗所讲已经明心见性的人了。除却烦恼是明心,智慧现前是见性,并没有一定的地方,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处处不在而也处处都在,才是真正的亲见佛性。
众生是没有开悟的佛,而佛是已经开悟的众生。悟即是明心见性,当你心中在一念之间,没有了执着与烦恼之时,你便发现众生本来是佛。迷是不见自性即空,所以见性的人即知自性本身,没有功能、没有动作。自性被烦恼的心蒙蔽时,是众生;自性离开烦恼心时,即与佛同。
〈疑问品〉云:「念念无滞,常见本性」,此即是明心见性。
又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
又云:「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心不明,便不见性,即是众生,若能明心见性,即是众生与诸佛本来平等。
〈定慧品〉云:「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此也即是对于明心见性的叙述。
又云:「于念念中,不思前境」、「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此皆是明心的情况,心无所着,便是般若智慧。
又云:「自性本无一法可得。」唯有见性,方能如《心经》所说的「无智亦无得」。
四、如何明心?如何见性?
(一)如何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即于此言下大悟。
这是说,六祖惠能传承五祖的心法之后,即离开五祖道场,去了岭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将军出家的弟子惠明,追着惠能想把法抢到手,惠能跟他说:「你既为求法而来,那么,心中的一切念头皆应放下,不可向外攀缘,不要思量或善或恶,当这时候,看看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惠明用了这个方法后,当下就开悟了。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练习,当境界在面前出现时,心中不要产生喜欢不喜欢、好或者不好、爱或是不爱等的反应,当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实上,未悟的人,当你的念头认为已是如此这般地不去管它时,你已经在管它了。不过,若经常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即使未必能够开悟,你的烦恼总会减少很多的。
(二)如何能明心?
〈忏悔品〉中告诉我们有两种方法,能够达到明心的目的:
1修五分法身:
修戒──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
修定──?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修慧──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修众善法,自心无碍,心不执着。
修解脱──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
修解脱知见──自心亦不沉空守寂,并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修无相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骄诳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忏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门,还是不能明心,便是因为罪障太重,所以要修无相忏悔法门。《六祖坛经》告诉我们,要不断地使自己的心,对于善恶的境界,尽量不以自我的观点或自私自利的立场,产生反应。当你生起愚迷心、憍诳心、嫉妒心时,要不断地忏悔,愿这种种的念头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断它、执着它。
(三)如何能见性?
〈坐禅品〉云:「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又云:「对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又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云:「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见性。」「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又云:「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们如何能见性的办法。
五、如何排除明心见性的障碍?
〈忏悔品〉云:「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开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
又云:「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又云:「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以上是说,如果修种种法门,还是不能见性、不能开悟之时,就需要访求善知识的开导,也就是用明眼人的智慧,指点你的方向,来不断地修持,不断地忏悔,同时观察自己的心;综合地说,是以忏悔、观心、求开示,忏悔、观心、求开示,反复地交替的进行,便能排除明心见性的障碍了。
禅修者,对内心要调伏断除自己的烦恼,才能出现智慧,有了智慧心才能见佛性。对身外要尊敬他人,宜将一切人都当作菩萨与佛看待,因为所有的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以这种心态来看待一切人,心灵自然平安,能够明心见性。
有些人,因为老师已证明他们明心见性开了悟,便觉得沾沾自喜,而有一种骄慢心生起,这就证明他们的明心见性不是真的。岂不见《六祖坛经》里说,有了愚迷、骄诳、嫉妒等心都是要忏悔的罪障。唯有常用谦虚、惭愧、忏悔、恭敬他人的心,跟善知识学习,才能使你早日明心见性,早日开悟成佛。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讲于东初禅寺,姚世庄居士录音整理,圣严修订成稿于同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