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我心中的少林 》

我练功夫


  我刚到少林寺的时候,在练功夫方面花了很大的气力,学了很多套路。当时的少林寺有老和尚,可以教功夫,还有一批还俗的师傅,他们也教我各种兵器,各种拳法。回想起来,我练过、学过的套路应该有100套以上。现在,我们整理出来的少林功夫套路有将近700套。

  同时,我还学了很多功法,能掌握的功法也有几十种。少林功夫每一个套路都在一分钟以内,长的拳法,也分成一二三段,讲究的是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促使你憋着一口气把拳练下来。我记性比较好,一个套路,起势收势,看几遍就能记住,再练个几遍就是自己的了。

  当然,要真正掌握上百套的功夫套路,还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那时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练。我学习少林功夫,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学功夫的同时要背歌诀,歌诀像一首一首小诗,很好读、很好记忆。每套功夫、每个套路都有自己的歌诀,背会这些歌诀,就能很容易掌握其特点。通过理解歌诀来掌握少林功夫,是我当时练功的一大特点。

  少林功夫有总的歌诀,像三节四梢、八打八不打、三十六合上法……就是总的通用歌诀的一部分。练功时,通过歌诀把握这个套路的特点,了解这套功法的内涵,功夫的学习就会进步很快。不仅如此,我在练功前后,还要拜紧那罗王,向菩萨发愿,持菩萨神咒,这也是少林功夫的特点。少林功夫与一般的武术不同之处,就在于功夫有宗教文化、宗教信仰在里面。

  这样的练功过程,社会上是没有的,唯独少林寺里才有。我们少林功夫,一是人传,一是神传,与众不同。我之所以提出神传,是指在练功时享受一种意念的力量。这是少林寺练功夫独有的套路和形式。少林功夫的练习形式、练习过程,能促使武者的心灵,全神贯注到功夫上去,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每天都在想着学功夫,学套路,甚至晚上做梦都在打拳,很多人都在梦中把不会的招式学会,不会的套路掌握,不解的用途理解了,这是很重要的。

  达摩祖师当年就告示我们徒众:“欲见性,必先强身。”指明了“禅拳合一”是少林武功与其他武功的区别所在。什么是“禅”?禅,即宁神守志,静心思虑,让自己全身心完全放松,忘却尘世一切骚扰、一切烦恼,把千头万绪的念头、人和事统统放下,从而明心见性、觉悟人生、见证生命的根本智慧。少林功夫则讲究禅心运武、透彻人生。说到底,练拳也是修禅,是为“禅拳”。树树皆菩提,声声蕴佛理,只有在“禅拳合一”中,才会有“招招皆绝招”的功夫出现。

  我个人学武过程中,在“神传”这方面还是很有收获的。要做到全身心投入,选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很重要。我当时经常一个人晚上去练功,找一些没人去的地方练功。

  没人去的地方在哪里?后山坟场就是。你在那里练功,静得出奇,一招一式,都能发出声响,思想不集中也得集中。

  峡谷之间的黑龙潭,也是一个好地方。我往往在半夜天最黑的时候去,到黑龙潭,四周都不敢久看。在这样的地方练功,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一趟,抵得上平时两个月的功力。跑了一趟黑龙潭,等于坐了一夜禅堂。

  再一个,我就是在千佛殿前练功。一般人都以为千佛殿前有灵气。实际上只是说说而已,真正的原因是千佛殿前是青石地,来往香客太多,地面被磨得光光的,在这里练功不小心容易摔倒,所以必须集中注意力。练功专注了,长功就会很快。

  当时,我在练功上花了很大气力,坚持了很长时间。以上说的那些地方,都有我练功的影子,都能引起我的回想和记忆。

  学习功夫,刚开始的时候是很苦,用我们的说法,前三个月是人练拳,后三个月是拳练人。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人的筋骨还没有舒展开,需要拔筋、踢腿、劈叉、冲拳,所以,浑身都很疼痛。几个月下来习惯了,不练,手脚发痒,身子发痒,就会很主动地每天坚持去练。

  近些年,当了方丈,事太多,我确实练得不如过去多了,但会经常回顾、熟悉以前学过的套路,不想全部忘掉。白天事太多,晚上会抽时间多练一些。当然,现在只是比划一些套路,只要套路不忘就行了,说练功就谈不上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