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22:1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 》

5.第三章 我们为何受苦

第三章 我们为何受苦

痛苦的原因不外乎源於自私贪婪的欲求,以及事物无法与我们的精力和环境的改变相配合。

——释尊—— 

没有比释尊更透彻地体验到人类的痛苦了。让我们深入去了解释尊的一生,以及他如何参透人世痛苦的原因与解决之道。

释尊未出家前贵为一个王子,拥有富丽堂皇、终身备受呵护的宫廷生活,他不愁苦,只有安逸和奢华,终日有美丽的女仆服侍,官中乐师、诱人的舞者忙於取悦他,拥有任何一个正常人所能享受的极限,但他身为王子,生活仍感到空虚。

有一天,世尊到宫外游玩时,看到四种景象,或许这对其他人而言不过是普通的现象罢了,但却带给他很大的冲击——他分别遇到一个老人、一位病人、一个死人及一个化缘的僧侣。他对这四种现象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的景象,他悟出生命原是由苦难堆砌而成的。前三种景象提醒他老年、病痛及最终的死亡是人世间不可避免的宿命,他也不例外。

但是僧侣的出现,让他重新唤起希望,给予他灵感和勇气来放弃王位及世间所有的享乐,去寻找真理,以拯救在痛苦深渊中的生灵。

一天晚上,释尊决定放弃物质享受,去探索宇宙间人类生存意义的解答。他悄然离开皇宫,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袍,整整六年之久,他四处飘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及在哪儿歇脚。他没有同伴,除了路人施舍的食物之外,没吃过一顿正餐,像乞丐般,他手持破碗进食。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他,在第一眼看到穷人施舍他的粗劣杂菜时,差点忍不住甩掉,但他忍受一切——粗食、炽阳、豪雨及在湿冷的森林中渡夜——赤足跋山涉水,为真理不断地访求老师。

最後,终於让他在菩提树下悟出真理。在此过程中,他分享贫苦大众的人生经验,领悟到贪欲不只来自於奢华的生活,更来自藉苦行磨练心智以获得智慧和自由的迷思,他差点死於刻苦的自我磨练,但事实证明苦行对悟道并无丝毫助益,他也曾试着与最好的老师学习,但却得不到他想要的解答,最後他体验出必须靠自己去寻求真理,他放弃对自我折磨并采取「中庸之道」,避开极度的奢华或自我虐待。本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藉自制的工夫而成为万世景仰的释尊。

释尊发现痛苦来自各种欲望,要摆脱痛苦,必须遵循八正道的方法。在彻底领悟生命本质後,释尊奉献一生,教导那些愿意听他述说真理及有所了解的人。

生命的本质

释尊正视痛苦与快乐的本质,这不是未启蒙的心可以看见的。通常,大部份的人不愿面对生命的真实面貌,往往藉由白日梦或幻想,以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很多人从来看不见、不明了、甚至不在乎去寻找生命的真相,反而比较喜欢生活在平凡乏味的世界里。

假如我们检讨一下人性,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到人性充满缺陷,每个生物,不管是人或其他生物均为永无止尽的生存之战而挣扎,虽有短暂的快乐,但同时也伴随病痛的侵袭、年老及死亡。

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兼哲学家歌德曾说过:「假如让他算算这一生中快乐的日子的话,加起来不到两个星期。」

不管我们如何巧妙的安排、组织社会、协调人际关系,只要世界存在,即使是最好的人,还是难逃苦难;即使我们拥有财富,避免生活的刺激,却也躲不过死亡,我们的肉体终将分解。必死的命运是人世上不变的法则,生存的终结是死亡,这个念头对无知的人而言,是难以容忍的,他们沉於享乐,并误认为生命是永恒的。

拒绝认清真相,接受生命(如年老、死亡)的真理,到头来人必定吃足苦头。唯有念及死亡的必然,以及保持正直不阿的心态,必定能够赋予人勇气,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在悲伤或面临死亡的刹那间保持镇定。

贪欲像影子般跟随人的一生。在婴孩时期,就必须承担责任;在成年时期,更在养家活口的重责中挣扎,而晚年的生活又充满病痛、虚弱、依赖、孤独、受苦乃至死亡,这就是所有人类的命运。

当一个过客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寻永恒的快乐是极其愚蠢的。人为了一丝快乐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就必须放弃易逝的享乐;若人要结束痛苦,须将私心连根拔除,并学习惜福。

了解生命的真实

没有学佛的人无法参透生活即是痛苦的真正含意;想想,地球上的生物不是捕食猎物,便是遭其他动物捕食,甚至草食性动物亦生活在恐惧当中,因为他们是其他动物及人类的牺牲品,没有人可以从生存的战役中逃脱,因而生存一定会带来对痛苦、死亡的恐惧及生活的不确定感,释尊一生的转捩点,在他还是个王子时出现。有天,他看到一只青蛙被蛇吞了,然後一只老鹰猛扑带走蛙和蛇。释尊对此感触良深,所有生物均是可怜的,因为所有生物总要挣扎躲过自己的克星,同时,他们又为求生存而捕食他物。这实在令人费解,为何伟大而怜悯的神创造这些无辜的生命,目的在使他们受苦?何以造物主让众生不断地生活在捕食的恐惧中?

在充满贪欲的世界中,释尊义无反顾地为无常的世界,提供稳定的保证。一些不明了的人因而称呼他为悲观主义者,他们像在沙滩上筑城堡的小孩,认为随着潮汐来往,城堡必毁坏的预言是悲观主义者。但是在尘世的不定中,释尊赐予我们比安定还要好的东西。他提出追求最终稳定的方法——涅盘,永恒的平静及无虞。

根据佛教的观点,世事本是无常。人之所以不满足是由於不了解世界的无常。很多人甚至无法领悟这个道理,即使知道,也不习惯运用於日常生活中。由於无知,我们责怪政府、不满社会或厌恶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对於身为文明人而言,实在应该为我们的自大与无知负责。阻挠我们悟道的障碍是私心、骄傲、仇恨及无知。就是这些污秽的心态妨碍我们寻找真理。

通常我们不喜欢真相,是因为事实总是令人不悦或无法满足欲望。没有比「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句话更重要、更深含意义了。换句话说,便是忠於自己的良心。不管我们是否接受欲望导致悲伤的道理,都不会也不能改变宇宙万物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能够分辨对错间的不同,但由於无知和愚蠢,我们时常给自己找上千个理由,表示察觉不到个中差异。以我们的智慧,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上各种的理由,但追究其根本,我们最好还是承认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应该如同一个外科大夫般,找出扩散的癌细胞,予以切除。手术是很痛苦的,但是一旦癌细胞切除後,拥有健康的希望又将令人雀跃万分。

稍纵即逝的快乐

生命不完整是因为生命无法永恒,法国哲学家亨利贝格森说:「生活是为了改变,改变是为了成熟,成熟是为了不断创造自我。」所以,那些痛苦颓丧的人应该寻求光明及依靠,而不是把快乐的希望建筑在宛如河口流沙的生命中。

当一个人拥有快乐的生活时,都会希望时间能停止流逝,然而,时间不断地流逝,却是我们生活上的一个特质。在不断起伏的时间中,我们随着生、老、病、死载沉载浮。

释尊:「生命是无常的,但死亡却是必然。」

短暂的生命向每个人大招其手,年轻人终究会衰老,健壮的身体会受病魔侵袭,精力将会耗尽,美丽会变成丑陋,所有的生命也会步上死亡,无人可阻挡这个过程。死亡尾随生命而来就有如夜晚紧跟着白昼般,不论贫富、老幼都一样,然而,人很健忘,以为生命是不朽的。

如果细看人生,会发现生命的变动与起伏频繁:乍起乍落、成败得失、鼓励嘲讽、赞美责难。我们内心情绪的反应随之快乐悲伤、欢愉沮丧、满足失望、期盼恐惧。

这些情绪把人送到极乐境界,但不久又推入万丈深渊。还尚未歇息,旋即又推向另一峰潮,我们怎能奢求永驻高峰顶点呢?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浪潮中,心中有一座平静的岛屿,能够保护我们,不受风浪侵袭,这片心田是历经挫折後的智慧结晶,能够提供我们安宁与平静的力量。

生命之幻象

即使快乐也是建筑在贪欲之上。在我们修行的路途上,不管喜欢与否都要认清这一点。乍听之下,似乎会令人不快,但是如果因而放弃,那麽距求真理之路则将遥不可及,而且会受幻想所蒙骗。

由於世界偶尔也有美好的一面,所以要相信这一点并非易事,但环顾四周,即使在春天这般璀璨的景色下,还是有许多人死亡,而且更多的人遭受不治之症的折磨,事实上,我们会经历各种不同形式的失望、挫折、恐惧与痛苦。随着年岁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如果不故意蒙闭自己的眼睛,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会逐渐开阔,如再深入看生命的内涵,会发现我们可以自他人的生活领悟生命的无常,一个喜剧的结局有可能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细微的失误可能会毁了人的一生。

因此,生命是无常的,这项体验多少安慰了人们追寻的心灵。

世界运转不息

从新生到衰萎

如水中的泡沫

晶莹、破灭而後消失

——雪莱—— 

西藏佛教徒兼瑜伽大师、诗人密勒日巴阐明了以下简单、易理解的生命之图: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

来得快,去得也快。」

病痛有如一只被弹弓打伤的鸟,

知否?健康和精力总有一天离你而去,

死亡则像一盏枯竭的油灯(在最後的闪动後熄灭)。

这个世界是短暂的;

我保证没有一件事是不变的,

作弄的命运如同瀑布,

从不会往上倾泄。

一个罪犯有如一棵有毒的树——

一旦靠近它,便会受伤,

一个罪人如同冻伤的豌豆——

也像腐败的肥肉,会毁了一锅的食物。

佛法的修行者就如同农夫在田里耕种。

命运法则就像轮回——

不论是谁乱了它的秩序都将损失惨重。

轮回有如一根肉上的毒刺——

假如没有拔掉,毒性便会蔓延全身。

即将来临的死亡,

有如黄昏时树木的影子——

飞快消逝,令人阻挡不及。

当此刻来临时,除了神圣的佛法之外,

谁也阻止不了。

虽然佛法是胜利的泉源。

但毕竟受其鼓舞的人还是少数。

许多人都纠结在轮回的悲剧里,

在注定的不幸中,

与盗贼互争利益。

年轻健壮时,

总不曾想到会生病,

但病痛往往来得如闪电般急速。

当生活在尘世纠纷之中,

总想不到死亡的降临,

但它也如雷电般急遽地劈在人头上。

病、老、死如同手口,

彼此相互交错,

难道你不怕以往所经历过的悲苦吗?

假如再有不幸,痛苦必将更深一层。

生活上的灾难接连不断,

如海上的浪潮般波涛汹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直到自己自其中解放,

痛苦和快乐才能随意来去,

像街上偶遇的路人般。

快乐有如做日光浴,

总随着人转移;

短暂的人、事、物也如暴风雪,

来时总不会好意的示警。

思及这些,

为何还不跟随佛法呢?

——《密勒日巴之歌》—— 

我们能满足欲望吗?

在今日遭贪求、仇恨、怀疑及恐惧支配的所谓先进社会中,愈来愈多人感到孤寂、挫折、嫉妒及充斥着敌意,无法认清生命的意义是一点也不稀奇了。现代的青年更从犯罪到吸毒,在在显示出对生命的迷惘。

人类的敌人是私心,所有罪恶缘此而生。人总是渴求快乐与财富,以为快乐是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这种想法在物质主义的社会更为风行,当无害的欲求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时,不应该以为感官的满足是最大享受,或是快乐的唯一泉源。抱持这种想法的人所过的生活是空虚缥缈的,如同追逐彩虹式的生活,显然不切实际。

有些事物带给人快乐,不想让它轻易溜走;有些事物则给人痛苦,令人避之唯恐不及。除非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及厌恶感,否则,祸端总是接踵而至。欲望和反感彼此牵连,一会儿行为是反感所驱使,一会儿又是欲望所致。

当饥饿或口渴时,我们会感到不适,因此,欲望使人想平息这不适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欲望皆起源於此,由於不适感或空虚感的趋使,然後便开始去寻找自认为可以抑制痛苦的妙方。倘若没找着,空虚与不适便持续下去;倘若找到了,欲望或饥饿得到满足後,过一会儿便消失不复存在,当期待的快乐消失後,我们会感到遭受欺骗与失望,因为结果永远无法与期待相符。新的欲望於焉产生,而尘世的生活便建立在不断追寻欲望的满足中。

有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搜集物质的东西,却永远不满足,反而身陷於无穷的欲望中,寻求不着自己要的东西就失望不已。但即使好不容易寻获所需,也一样无法欢欣,因为所寻觅的物品不如想像中的美好,他们的欲望与期待无法圆满达成,获得的事物也感到不满意,总以为「草是邻家的绿」,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快乐的。拥有愈多,欲望就愈大。有人说,人的需求如食物、房屋及衣服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却常常满足不了人的欲望。

肉体上的满足不是真正的快乐

很多人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事实上,钱在现代社会为求生活舒适或许有用,但终至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更制造出问题来,所以,我们该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了解事物真正的内涵,而减低对感官的需求时,便会自平凡与知足中得到心灵的平静。

为满足希望或怨恨,人常常给自己或他人制造麻烦:国家之间发动战争,冀求打倒对方,霸占领土,各国的历史便由灾难与战争占尽整个篇幅。但是,人活在现世中很难认清自己,在尝尽百苦、面对多少危险後,尚不能觉醒,面对现实。就像骆驼喜欢吃有剌的灌木般,吞食愈多的剌就涌出愈多鲜血,但仍旧不肯放弃,继续埋头猛吃。事实上,所有现世的欢乐就像吃热马铃薯般,总是令人容易受伤。

释尊谓所有的悲苦乃源自于错误的索求:更多的钱好放纵一番、权势以淩驾人,寻求长生不老之道等。这些欲望使人对生活不满,并只顾及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利益。如果这些人没有得到满足,便益发地不满,然而在得到自己所求之时,又因为害怕失去所得,仍然感到不满与失望。

因此,所有心灵上的痛苦皆是来自於肉体渴望逸乐。我们时常伪装自己,不以真实面貌示人,渴望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东西或摒弃不想要的物品。因此无庸置疑的,无法让人享受真正快乐的罪魁祸首就是欲望。

恐惧,是由於我们想要避免不愉快的经验;贪婪,是因为我们想要拥有;嫉妒,是希望他人不要拥有我们所缺乏的事物;悲伤,是盼望重获人或物,这些负面的情绪皆是由於欲望造成的,并束缚我们,所以,唯一的办法只有摆脱肇因的欲望了。也许不易做到,但也非天方夜谭,克服之後,随之而来的将是平静与满足。

释尊曾说过:「天上人间的喜乐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欢愉。」

以下亦值得深思:

遗憾使一个人负担沉重,

而快乐是把担子卸下来;

当人把担子除却後,

将不会再成为他人的负担。

痛苦是生存所付的代价,而痛苦的产生是因欲求而来。为了满足欲望,我们会做出一些事情,而种下因果的种子,在今生或来世,我们的行为会带来回报,换句话说,自私的欲望会在轮回中显现出来。由於我们以往的行为掺杂其他因素,才呈现今日所经历的快乐或悲伤。

观照自己

有人一生不断学习,从经验中累积智慧,而了解到要求愈多痛苦益甚,要消弭痛苦不是仰望上帝,而是从自己身上寻求解决之道。

无论如何,一个只具有凡心的人总会遭受太多身心的悲苦。少壮时想让日子填满欢笑,但尚未尝到,即早已迈入老年,临老时,虽苦恼身体无法享受快乐,但心灵对欲望的追求仍不减年轻时代,这些人的欲望随着年岁而增长,愈老欲望愈强烈,当然痛苦也就相对愈大了。

不能控制欲望归因於一个人的骄傲。在骄矜的外表下,人时常作恶多端而无法认清事实,我们应该避免在保有健康拥有美好生活的年轻时期,坚持骄傲。

有些人看不清自己,傲视群伦,过於自满,因而有此高傲的想法,这可能极度危险,因为骄傲是失败的前身。

牛粪上骄傲的甲虫:从前有一只甲虫飞到牛粪上,非常喜爱这个地方,便邀其他同伴一同在粪上建立它们的小城市。在辛劳的工作数天後,终於在粪堆上建造了一座城市,甲虫们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得意,决定推选第一只甲虫当国王。为了荣耀国王,其他甲虫在城中举行盛大的阅兵大典。正当游行进行到一半时,有一只大象碰巧经过,看见一堆牛粪便举起脚以免踩到。然而,国王看到大象却很生气的咆哮着:「喂!难道你对本王一点尊敬也没有吗?难道你不知道把脚抬在我的头上是很无礼的吗?立刻道歉,否则我就要判你罪了。」那大象低头一看,道:「吾皇陛下,请原谅小民之罪……」说着便跪下,摧毁了国王、城市、市民,与骄傲。

释尊看到人生四象,克服三种骄傲:看到老人,丢开身为年轻人的骄傲。看到生病的人,抛开健康者的骄傲。看到去世的人,挣脱生者的骄傲。倘若能摆脱这些骄傲,当自己经历这些人生过程时,就不会惊恐和沮丧了,想想以下所言:

我易老;我没有战胜老年。

我易生病;我没有赶走病痛。

我是易於死亡的;我没有挣脱死亡。

人世的改变与分离都与我很亲近。

我是自己行为之结果;无论我种了什麽因,

是好是坏都是自己造成的果。

在现在社会,年轻是最大的本钱。人会花大量的钱保有年轻,因此,有人即使年纪再怎麽大也要到处掩饰,甚至隐瞒自己的年龄。

年轻女性的年龄:有一位女电影明星被员警逮到酒後驾车,员警问她的年龄,她回答「三十岁」。

过了几年後,这位电影明星因类似罪状上法庭,同样也谎称自己的年龄是「三十岁」,然後依旧认得她的检查官问:「怎麽可能呢?五年前你说你三十岁,怎麽现在你还是三十岁?」这位已过气的明星为了压过他的气势,眨眨她的假睫毛说:「阁下,我已经被提醒过好几次:在法庭前不能更改证词,所以我已经告诉过你我三十岁了,这次也决不会改变的。」

既然每个人都想活得快乐,而且不必如上述的电影明星对自己年龄撒谎,「自知」乃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一步要知道心的本质,藉由心智发展及沉思来驾驭心性。心灵的修养可培养人一生的洞察力,宛如火炬照明生命中蜿蜓的小径,并使人从恶劣中分辨出至善,从错误中寻出正确之途。使内心的想法豁然开朗,因此,沉思冥想也有洁净心灵的功效。

我们冥想时,慎防幻想,尤其是心灵方面的幻想。有经验的冥想者倘若不小心,也常误入歧途。

一个冥想家的幻想:曾有个僧侣端坐冥想,欲达到至高境界,在心灵全神贯注状态下,他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创造出肉眼可见的具体幻想。因此,他认为自己已臻于完美,修持达到阿罗汉的地位。

他有位学生的修行也是十分崇高,而且境界已经达到阿罗汉,当他达到这个境界时,便了解老师由於自我蒙蔽,无法达到阿罗汉的地位,但问题在於如何让老师认清事实。

有一天,他跑到老师那儿,并问老师是不是个阿罗汉?「当然是啊」!老师回答着:「为了证明给你看,我可以创造出任何你心中所想的东西。」「那麽,变只大象吧!」学生说。一只大象立刻呈现眼前。「让它攻击你吧!」学生又说。老师便让大象攻击他,就在大象要开始袭击时,老师见状拔腿就跑。

「嘿!等等,假如你是个阿罗汉,」学生说:「应该不惧怕,怎麽你跑开了呢?」之後,老师便了解自己并未达到阿罗汉的境界。

人的肉体最多也活不过一个世纪,且经历世事的瞬息万变。人的感情是感觉和想像的汇集;人的心智乃是思想之河。我们的人格随时间改变,在肉体与心灵庞杂的交互中,没有一个永久的实体可视为不变的。

假设有个坑洞约一百尺深,且底下摆了些点燃的木炭,之後,放个梯子,然後叫人一个接一个爬下去,那些人一开始并无怨言,直到三十尺至四十尺深时,才开始抱怨,在四十至五十尺深时,感到一股热气,当走到七十尺或八十尺更接近火源时,他们体验到强烈的赤热感。同理,虽然释尊说人生是痛苦的,但年轻朋友从没吃过苦,可能无法体会,然而,对於解释倘若经历更多便更能看清痛苦的此项事实,这实不失为一个好例子。

我们必须承认在生活中为求方便,我们仍用传统的字眼,如「我自己」或「你自己」,这如同我们常说太阳自东方升起,事实上,我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自转而言。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