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20:29
阅读量收藏安乐集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安乐集 》

卷下(一)

译文
  第四大门分三部分评述。第一、印度三藏法师及我国的诸大德们,在详尽审视佛陀圣教後,都赞叹归向诸佛净土,今依据此而劝众生归依净土。第二、依据各部大乘经论所说,凡圣修习入道者,多明以念佛三昧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示念佛者的种种奇妙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原典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1)三藏法师(2)并此土大德(3)等,皆共详审圣教,欢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人,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注释:
  (1)中国:指古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地区。
  (2)三藏法师:指通晓经、律、论三藏的僧人。
  (3)大德:本为对长老比丘或佛、菩萨的尊称,後也用作对有德高僧的尊称。
译文
  一、以印度及我国诸大德的修行实践为依据。我本人因眼目不明而没什么见识,岂敢擅自为言?但以多年游历及披阅典籍所见所闻为根据,以示恭敬而有师承相传。这些大德是哪几位呢?首先是印度的大乘法师菩提流支三藏,其次有呵避名利的慧宠法师,接著有平常讲演佛法时,每每感得诸圣者前来听讲的道场法师;还有和光弧棲,享誉於魏、齐两朝的昙鸾法师,以禅观独秀的大海禅师,以及聪慧守戒的齐朝上统法上法师。以上六位法师都精於二谛义理,二谛是佛法的纲领,而他们的志向行为无与伦比,自古至今实为稀有。如此大师都能详尽审视大乘教法,而赞叹归向净土乃是无上要门。
  有人问道:既然说赞叹归向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不知这些法师临命终时,是否都有什么应验?
  答:都有灵验,绝不虚言。如昙鸾法师健在时,经常修习净土,也常常有世俗的人呵责法师说:「十方佛国都是净土,你为何独专意於西方净土呢?这岂不是会产生偏见吗?」法师回答说:「我既是凡夫,智慧短浅,还未获得果位,信念力必须均衡,好像用草引牛,心念须恒常系於槽枥之上,岂能放纵而全无归宿?」虽然不断有责难者提出许多疑问,但法师却坚定而不动摇。
  所以无论一切道俗,只要与法师有一面之遇,假如此人尚未产生信仰,则劝其信仰佛法;如已对佛法产生信仰,则劝其归向佛国净土。所以法师临命终时,寺旁左右道俗都看到旛旗天花映满寺院,尽闻异香及音乐声前来迎接法师往生。其余的各位法师,临命终时,也都有各种祥瑞徵兆。如想要具体地敍述各种往生的状况,则都是奇妙而不可思议的。
原典
  第一、依中国及以此土大德所行者。余五翳面墙(1)岂宁自辄(2)?但以游历披勘,敬有师承。何者?谓中国大乘法师流支三藏(3);次有大德呵避名利,则有慧宠法师;次有大德寻常敷演,每感圣僧来听,则有道场法师:次有大德和光孤栖,二国慕仰,则有昙鸾法师;次有大德禅观独秀,则有大海禅师;次有大德聪慧守戒,则有齐朝上统(4)。然前六大德,并是二谛神镜,斯乃佛法网维,志行殊伦,古今实希,皆共详审大乘,叹归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也。
  问曰:既云叹归净土乃是要门者,未知此等诸德,临终时皆有灵验已不?
  答曰:皆有不虚。如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5),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杂者纷纭,而法师独决。
  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苦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旛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余之大德,临命终时皆有徵祥,若欲具谈往生之相,并不可思议也。
注释:
  (1)五翳面墙:翳是遮蔽的意思。五翳即是五种遮蔽眼目的东西。面墙,比喻一个人学问粗疏,见闻浅薄,好像面对著墙壁,什么都看不见。《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这是道绰法师的自谦之语。
  (2)自辄:辄本是古代车箱两旁向外翻出的木板,以供凭倚之处,形状如同车之两耳。後引申为倚恃妄作。自辄,即为自专,独断之意。
  (3)流支三藏:指北魏时,来自北印度的译经三藏菩提流支(一作菩提留支)。他除了译出许多佛教经论之外,曾向昙鸾法师傅授《观无量寿经》,阐述西方净土信仰的道理,并引导昙鸾法师归向净土信仰。他还译出《无量寿经论》(《往生论》),此论后来成了中国佛教净土宗依据的主要论著。
  (4)齐朝上统:即指北齐时著名僧人法上。因他曾任北齐的最高僧官上统(大统),因此称齐朝上统。自流支三藏以下,慧宠、道场、昙鸾、大海、法上等人,都为当时净土信仰的实践者,故而道绰在这儿举他们为例,以劝导众人归向净土。
  (5)未入地位句:地位即阶位。佛法之修行,分为一定的阶段,每一阶段修习的内容以及所获功德果伍都不一样。这里的「智慧浅短,未入地位」等等,亦是道绰法师的自谦之语。
译文
  二、说明西土和此土诸部经典,多阐明以念佛三昧为宗旨。可分八点,前二点说明一相三昧,後六点就缘依相来说明念佛三昧。
  ㈠依《花首经》说,佛告诉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种叫一相三味,另一种叫众相三昧。
  所谓一相三昧,是说有菩萨闻得某世界有某如来现在演说佛法,菩萨以此佛的形相安置於前,或端坐於道场中,或如在说法之形,大众围绕四周。取如此之相,收摄眼、耳、鼻、舌、身诸感官,并使心不驰散,专心意念於一佛,念念不舍。这样从如来的形相推及世界之实相,进而进一步理解此实相就是无相。经常这样观行,不离此缘,这时佛像就会现於面前,为菩萨说法。这时菩萨内心深处生起恭敬之心,或浅或深,听闻接受此佛法,转而更生敬重之心。菩萨住於这样的三昧中,闻说世界万物就是生灭变化之理,听闻後即信受奉持此教法,从三昧而起,即能为诸信众演说此法。佛告诉坚意菩萨,这就是菩萨进入的一相三昧门。
原典
  第二、明此彼诸经多明念佛三昧为宗者。就中有八番。初二明一相三昧(1),後六就缘依相明念佛三昧。
  第一依《花首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者有一相三味,二者有众相三昧。
  一相三昧者,有菩萨闻其世界有其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是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塲,苔转法轮,大众围绕。取如是相,收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於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若深若浅,转加尊重。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可坏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演说是法。佛告坚意,是名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注释:
  (1)一相三昧:三昧即禅定。以息心静虑,观一佛之相而进入禅定之境界,即称之为一相三昧。後文引《花首经》,即对一相三昧之修行作具体的解释。
译文
  ㈡依据《文殊般若经》说明一行三昧。当时文殊菩萨对佛说:「世尊,什么叫做一行三昧呢?」佛告诉他说:「所谓一行三昧,就是信奉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在空闲的地方,舍去各种扰乱心意的念头,端正身体,面对佛陀所在的方向,并不是从佛陀的外在相貌,而是专心系念一佛,专称其佛名号,使自己的忆念不间断。就在忆念中便能见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这是什么缘故呢?忆念此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即能与无数佛的无边功德契合无二,这就称为菩萨的一行三昧。」
原典
  第二、依《文殊般若》明一行三昧(1)者。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味?」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间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放?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味。」
注释:
  (1)一行三昧:即一相三昧。因行此三昧时,以心定於一行,故名。《三藏法数》四说:「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
译文
  (三)依《涅盘经》说,佛说道:「如有人只要能专心一意,经常修习念佛三味,那么在十方诸佛处,就能经常见到此人,好像就在面前。」所以《涅盘经》说:「佛告诉迦叶菩萨,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专心致志念佛,若在山林中,若在村落间,若白天若黑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在眼前,常与此人同住,并施受佛法。」
原典
  第三,依《涅盘经》,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诸佛恒见此入,如现在前。」是故《涅盘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恒与此人而住受施(1)。」
注释:
  (1)受施:指受与施。受为领纳,施为给予。
译文
  ㈣依《观经》及其他诸部经典说,所修万行,但能回向发愿,莫不往生,然而睡以念佛一门尤为重要。为什么呢?仔细审量佛陀圣教,有始益与终益两种,如欲生善心而起修行,则普遍贯通於各种修行方式中;如灭恶消灾,则能总治各种顷恼惑障。所以经中说,念佛众生,摄取此功德而不舍,寿终必将往生此佛国土,此即名为始益。
  说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住世时间长久,但经亿兆载长久的时间,也会示现灭度之相。当其进入涅盘之时,唯有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住持安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因而阿弥陀佛灭度後,安乐净土也与他在世时一样。然而其国众生,一切没有见过阿弥陀佛者,唯有将意念专注于阿弥陀佛而得往生者,仍可常见阿弥陀佛依然还在,并未灭度,这就是终时益也。而修习其馀各种法门的,只要将其修习功德回向净土,都得住生,但佛世尊灭度後,则有见过佛和未见佛时区别,所以奉劝后人仔细审量,从而使大家都能得到长远之益处也。
原典
  第四、依《观经》及余诸部,所修万行但能回头,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何者?审量圣教,有始终两益。若欲生善起行,则普该诸度;若灭恶消灾,则总治诸障。放下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
  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盘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按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时益也。所修馀行,回向皆生,世尊灭度,有睹不睹,劝後代审量,使沾远益也。
译文
  ㈤依《般舟经》所说,一时有位跋陀和菩萨,於此国土听说有阿弥陀佛,於是屡屡系念,因系念的缘故,得见阿弥陀佛。既见到佛,即向佛请教,应当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往生其佛国土?这时阿弥陀佛告诉他说,想要投生於我国土的众生,应当经常念我的名号,不要歇息,这时便能来生我国土。应当思念佛身的各种圆满相好,佛的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原典
  第五、依《般舟经》云,时有跋陀和菩萨,於此国土,闻有阿弥陀佛,数数系念。因是念故,见阿弥陀佛,既见佛已,即从启问,当行何法,得生彼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当念佛身三十二相悉皆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译文
  ㈥依《大智度论》有三种解释:
  一是佛乃无上法王,菩萨是法王之臣,尊重信服的唯是佛世尊,所以应当常常念佛。
  二是有诸菩萨说,我从无始旷劫以来,得蒙佛世尊长养我们的法身、智慧之身、大慈悲身。我们的禅定功德、所获的智慧以及无量的行愿,都是由於佛陀的恩惠而成。为了报答佛恩,所以愿经常亲近於佛。就好比大臣承蒙帝王的恩宠,经常思念其主一样。
  三是有诸菩萨这样说,我在证得果位之前,处於修行过程中,由於遇到不信佛法的恶友,诽谤佛教真理,因而堕於恶道之中,经过无数劫的痛苦,其间虽然也修习过其他法门,但未能出离三界之苦。後来遇到一位善知识,教我修习念佛三昧,那时即摒除了各种烦恼惑障而获得解脱,有这等巨大功德利益,所以愿意常不离佛。
原典
  第六,依《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
  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念佛也。
  第二、有诸菩萨自云,我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当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主。
  第三、有诸菩萨,复作是言:我於因地(1),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於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於一时,依善知识边,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时即能并遣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
注释
(1)因地:与果地相对,指获得—定果位之前的修行阶段。佛家重因果,任何果报必然有其相应的各种因缘构成,这些因缘的形成过程,相对于这一果报而言,即为因地。
译文
  ㈦依《华严经》说:「宁愿於无量劫中,备受一切苦难,而终究不远离如来,不睹自在之力。」又说:「念佛三昧必能见佛,命终之后生於佛前,见其临终劝其念佛,又示尊像令他瞻仰致敬。」
  又,善财童子参访各各善知识,来到功德云比丘处,对比丘说:「大师,什么叫修习菩萨道,而归向普贤行愿呢?」 这时比丘告诉善财童子说:「我只知道在世尊如大海一样的智慧中,有一法门叫做念佛三昧。什么叫念佛三昧呢?即在此三昧中,能够看到一切诸佛及其眷属、庄严清净的佛刹,还能使众生远离各种颠倒妄想。念佛三味法门能在极其细微的境界中,看到一切佛的自在境界,从而得如实而不颠倒的智慧。念佛三昧能生起一切佛的国土,没有什么能毁坏此国土。能普见十方谙佛,得三世如实不颠倒的智慧。」
  当时功德云比丘还告诉善财说:「佛法深广有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但我所知晓的,唯有这一念佛三昧法门,至於其他各种微妙境界,有许许多多,只是我所未知也。」
原典
  第七,依《华严经》云:「宁於无量劫,具受一切苦,终不远如来,不睹自在力。」又云:「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後生佛前,见彼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合瞻敬。」
  又,善财童子求善知识(1),诣功德云比丘所,白言:「大师,云何修菩萨道,归普贤行(2)也?」是时,比丘告善财曰:「我於世尊智慧海中,唯知—法,谓念佛三味门。何者?於此三昧门中,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能令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者,於微细境界中,见一切佛自在境界,得诸劫不颠倒。念佛三昧门者,能起—切佛刹,无能坏者,普见诸佛,得三世不颠倒。」
  时功德云比丘告善财言:「佛法深海,广大无边。我所知者,唯得此一念佛三昧门,余妙境界,出过数量,我所未知也。」
注释:
  (1)善财童子求善知识:见《华严经·入法界品》,是说善财童子发心修佛道,在文殊师利菩萨指点下,先后参访五十三位圣贤,最后得成正果的故事。下文功德云比丘即其中之。
  (2)普贤行:即指普贤行愿。据《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说,普贤菩萨修行时,曾发下十个大愿,因其广大,故又称为愿海,并常常被作为一切菩萨行的代表。
译文
  ㈧《海龙王经》说,当时海龙王曾对佛说:「世尊,弟子希望求土阿弥陀佛国,应当怎样修行,才能往生其土?」佛告诉龙王:「若希望生极乐国土者,应当修行八种法。哪八种呢?一是常念诸佛,二是供养如来,三是赞叹佛世尊,四是制作佛像、修积各种功德,五是回向发愿往生净土,六是心不生怯弱,七是一心精进,八是追求佛法无上真正智慧。」佛又告诉龙王说:「一切众生只要具备此八法,便能常不离佛。」
  问:如未具足完备此八法,是否能够投生於佛前而不离佛呢?
  答:肯定能生,不必有怀疑。怎么知道的呢?如佛说《宝云经》时,也说明十种修行具备,便得往生净土,常不离佛。当时有除盖障菩萨问佛说:「不具足完备此十行,能生净土吗?」佛说:「能生。只要能在十行之中有一行具足无阙失,其余九行都会清净不失,不必怀疑。」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说:「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哪四种呢?一是自己修习善法,并劝导众生,都作往生净土见如来之心念。二是不仅自己,还要劝他人乐於听闻佛法。三是自劝及劝他人一起发无上正等正觉大心。四是一心专意行念佛三昧。具备此四种行,那么一切投生之处,经常是在佛前,不离开诸佛国土。
  又经中说:「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什么是三十二器呢?行布施能得大富贵,因此布施是大富之器。同样,忍辱是形貌端正之器。持戒是成就圣身之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剑树、镬汤之器。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之器。这儿约略举以上六器,余者不多赘述。
  圣者所教既是这样,行者发愿往生,为何不常念佛呢?又依《月灯三昧经》说:「忆念佛的相好及德行,就能使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不乱,使心意不迷惑,于是契合佛法,得以听闻而智慧如大海。聪明的人住于此三昧中,将自己的心念收摄专一,就能见到千亿位如来,亦能逢遇无数恒河沙数的佛陀。」
原典
  第八、依《海龙王经》,时海龙王白佛言:「世尊,弟子求生阿弥陀佛国,当修何行,得生彼土?」佛告龙王:「若欲生彼国者,当行八法。何等为八?一者常念诸佛。二者供养如来。三者咨嗟世尊。四者作佛形像,修诸功德。五者回愿往生。六者心不怯弱。七者一心精进。八者求佛正慧。」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具斯八法,常不离佛也。」
  问曰:不具八法,得生佛前,不离佛不?
  答曰:得生不疑。何以得知?如佛说《宝云经》时,亦明十行具足,得生净土,常不离佛。时有除盖障菩萨白佛:「不具十行,得生已不?」佛言:「得生。但能十行之中,一行具足无阙,余之九行悉名清净,勿致疑也。」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云:「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何等为四?一者自修善法,兼劝众生,皆作往生见如来意。二者自劝劝他,乐闻正法。三者自劝劝他,专一,就能见到干亿位如来,亦能逢遇无敷恒河沙数的佛陀。一发菩提心。四者一向专志行念佛三昧。具此四行,一切生处常在佛前,不离诸佛。
  又经云;「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何者?布施是大富器(1),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创树、镬汤器,发菩提心是成佛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器。略举六门,余者不述。
  圣教既尔,行者愿生,何不常念佛也?又依《月灯三昧经》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注於是三味,摄念行於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
注释:
  (1)布施是大富器等句:佛家从因果报应之学说出发,认为行布施者,将来必得大富,故而言布施是大富器。下文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译文
  三、问答解释,显示念佛三昧的种种利益。有五种问答。
  第一问:今说常修念佛三昧,是否不再修习其他三昧呢?
  答:今所说常念,也不是说不行其他三昧。但以修行念佛三昧多的原因,所以说常念,并非说全不修行其他三昧了。
  第二问说,如劝常修念佛三昧,与其余三昧相比较,有没有高下优劣呢?
  答:念佛三昧的殊胜之相是下可思议的。这如何知道呢?如大乘经中说,其余各种三昧并非不能静虑,怎么说呢?有的禅定只能除去贪欲,却不能除去瞋念和愚痴;有的禅定只能除去瞋念,却不能除去愚痴和贪欲;有的禅定只能除愚痴,而不能除去贪欲和瞋念。也有的禅定只能除灭现在的各种烦恼障碍,却不能除去过去和未来的一切烦恼障碍。如果能常修念佛三昧,则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障碍,全都能除去。
  第三问:念佛三昧既然能除障得福,其功德利益巨大,不知是否也能有助於修行的人,使之延年益寿否?
  答:必然有帮助。为什么会呢?如《惟无三昧经》说,有兄弟二人,哥哥相信因果,弟弟对佛法没有信心,但善於相法。他在镜中见到自己面上已出现死相,过不了七天必死无疑。这时有智慧者教他去请教佛陀。当时佛告诉他说,过不了七天是确实不虚的。但若能够一心念佛、修习戒行,或者可能度过难关。他回去后即依佛教化而专心念佛。至第六天,即有二个鬼前来,因听到他念佛的声音,竟无法靠近他身边。二鬼回去告诉阎王,阎王拿起命符来看,只见符上已有注文说,由於持戒念佛的功德而生於夜摩天上去了。
  又如《譬喻经》中说,有一长者不信罪福之报,年已五十,一夜忽然梦见鬼卒拿了链索和命符前来,十日之内要将他拘去。其人梦醒后,非常惶恐畏怖。至天明后寻找相师占梦,相师作卦,卦兆说十日之内有刹鬼必欲加害。此人听了更加害怕,来到佛处求教。佛对他说,若想攘灾避祸,从今以后,必须专心一意持戒念佛、烧香燃灯、悬缯挂旛,信心向著佛、法、僧三宝,即可免此死。此人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到时刹鬼到门口,是此人修功德,於是无法加害,便离开了。这个人因此功德寿满百年,死後得生天处。还有一长者名叫执持,因退了守戒之心,结果现生遭到恶鬼的责打。
  第四问:此念佛三昧,能够对治诸烦恼障碍,招来世间的果报,那么能不能感得出世的正觉呢?
  答:能够。为什么呢?就如《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从初地一直到十地,每一地中都叙述了进入此必须加力修行的功德,到该地功德圆满时,便升入上一地。如此加力修行直到完成。随后,经中总结说:「这些菩萨,虽然也修其他诸行,但都离不开念佛、念法、念僧,并以各种精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此经文而证,可以得知诸菩萨,乃至修行已得一定等级地位的,也都要经常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注满功德海。更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怎能不学念佛呢?何以如此说?因为此念佛三昧的功德,具备了一切能通往涅盘彼岸的四摄、六充之缘故。
  第五问:初地以上的菩萨,与佛陀一同证悟佛法真理,就如生於佛陀家中,将来必能成佛、济度众生,何必更要学念佛三昧而愿见佛陀呢?
  答:说起佛法真如之理广大无边,与虚空一样,难以量知。譬如有一个巨大的暗室,如果仅点燃一、二盏灯,虽然局部地方亮了一些,但整个室内仍是暗的。随著灯的渐渐增多,光亮也慢慢增加,但无论如何也及不上阳光的照射。菩萨证悟的智慧,虽然一级级相连通,自有等级依次而上,但怎能比得上如同太阳的光明般的佛智慧呢?
原典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三昧有种种利益。有其五番:
  第一问曰:今云常修念佛三昧,仍不行余三昧也?
  答曰: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馀三昧,但行念佛三昧多故,故言常念,非谓全不行余三昧也。
  第二问曰:若劝常修念佛三昧,与余三昧能有阶降以不?
  答曰:念佛三味,胜相不可思议。此云何知?如摩诃衍(1)中说云:诸余三昧,非不三昧。何以故?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第三问曰:念佛三昧既能除障,得福功利大者,未审亦能资益行者,使延年益寿以不?
  答曰:必得。何者?如《惟无三昧经》云,有兄弟二人,兄信因果,弟无信心,而能善解相法。因其镜中,自见面上,死相已现,不过七日。时有智者,教往问佛。佛时报言,七日不虚,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还告阎罗王,阎罗王索符,已注云,由持戒念佛功德,生第三炎天(2)。
  又《譬喻经》中,有一长者,不信罪福,年已五十,忽夜梦见刹鬼索符,来欲取之,不过十日。其人眠觉,惶怖非常,至明求觅相师占梦。师作卦兆云:有刹鬼必欲相害,不过十日。其人惶怖倍常,指佛求请。佛时报云:若欲攘此,从今已去,专意念佛持戒、烧香、然(3)灯、悬缯旛盖、信向三宝,可免此死。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刹鬼到门,见修功德,遂不能害,鬼即走去。其人缘斯功德,寿满百年,死得生天。复有一长者,名曰执持,退戒还佛,现被恶鬼打之。
  第四问曰:此念佛三昧,但能对治诸障,唯招世报,亦能远感出世无上菩提以不?
  答曰:得。何者?如《华严经·十地品》(4)云,始从初地,乃至十地,於一一地中,皆说入地加行道(5)。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讫,即皆结云:「是诸菩萨,虽修余行,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上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斯文证,得知诸菩萨等,乃至上地,常学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满功德海。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不学念佛也?何以故?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6),通行通伴故。
  第五问曰:初地已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7),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答曰:论其真如,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闇室,若然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闇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注释:
  (1)摩诃衍:梵文音译,全称摩诃衍那,大乘之意。
  (2)第三炎天:炎天又译作夜摩天。为欲界六天的第三重,在忉利天之上,兜率天之下。
  (3)然:通燃。
  (4)华严经·十地品:是《华严经》中重要的一品,主要讲述菩萨在修习佛道过程中所经历的十个阶位,并详细阐述了这十个阶位的修习内容和所得的功德果位。
  (4)加行道:道即佛道,指能通向涅盘境界的途征。加行即加力而行之意。加行道又称方便道,是为断除烦恼而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等一法)之位。
  (5)加行道:道即佛道,指通通向涅盘境界的途径。加行即加力而行之意。加行道又称方便道,是为断除烦恼而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煖、顶、忍、世等一法)之位。
  (6)四摄六度:四摄和六度的合称。四摄是菩萨应行的四种能摄受众生,使众生归向佛道的事情。六度是应修的六种能到达涅盘境界的通道。四摄六度有时又作六度四摄,大乘佛教用以概括大乘佛教徒应当修习的一切法门。
  (7)生佛家:佛家即指净土,净土是佛的住处,因此称为佛家。入地的菩萨,将来必证佛果,因此等於已入佛家中,所以称之为生佛家。
译文
  第五大门分四部分论述:第一、广明修道之长短,欲使众生迅速获得不退转位。第二、比较此土与净土的禅观利益,以劝众生往生净土之心。第三、比较此土和净土之净秽,也即有烦恼障碍与无烦恼障凝之比较。第四、援引大圣教导加以证实,奉劝後人产生信仰,愿求往生净土。
原典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第一、氵凡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第二、此彼禅观比校劝往。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1)比校。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後代生信求往。
注释:
  (1)漏无漏:烦恼为漏,无漏即无烦恼。秽土充满烦恼,因此为漏;净土没有烦恼,故为无漏。所以以漏,无漏称秽、净二土。
译文
  一、明修道长短者,可从两方面加以论述。先说明修道之长短,接著加以问答解释。
  先明长短,一切众生无不厌弃痛苦,希求快乐,畏惧束缚,追求解脱。都愿意早日证悟无上觉悟智慧,但必须以发无上觉悟之心为先。但此心难以识别,难以发起,即使能发得此心,也须依据佛经而修习十种行。此十种行即是信心、精进、忆念、持戒、禅定、智慧、行舍(内心平等而无执著)、护法、发愿、回向,从而进一步达到无上觉悟的境界。然而修道之身,必须相续不绝,历经一万劫,才能证得不退转的果位。当今凡夫根机不稳,有如鸿毛随风飘移,这称作「假名」,也叫做「不定聚」或「外凡夫」。并未出离三界火宅,怎么知道的呢?据《菩萨璎珞经》说:「具辨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另外,一劫之中经过的生死投生次数尚不可计算,何况於一万劫中,徒然遭受痛苦焚烧呢?如果能了解且信奉佛经所说,愿意往生净土,随生命的长短,尽此一生即能投生佛国净土,达到不退转的阶位。这种功德利益兴修道一万劫相等,各位佛弟子们,何不好好考虑一下,为什么不舍难求易呢?
  如《俱舍论》中,也明难行、易行两种道。所谓难行者,如《论》中所说,於三大阿僧祇劫中,每一劫都须具备福德、智慧等有助於证悟的功德,六种能到达湼盘的修行方法以及所有一切修行功德。每一种修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百万种艰难,然後才能逐步进位,所以是难行道。所谓易行道者,即《论》中所说,由其他的方便之道而得解脱者,名易行道。今既劝告众生同归极乐国土,所修一切功德都回向极乐净土,只要能专心致志,寿尽以後必得往生於极乐净土,得真实究竟之快乐。岂可不称作易行之道呢?应当懂得这个道理啊!
  下面再以问答进行说明。
  问:既然说愿生净土者,随著此生命尽即得往生,是否有圣教证明呢?
  答:大略从七部经典中加以引证。
  一、依《大经》说,佛告诉弟子阿难,如有众生希今望今世得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各种功德,愿往生其佛国土,就能获得往生。所以经中赞叹说:「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观无量寿经》在九品往生之内,都说临命终时,正念阿弥陀佛,即能往生。
  三、依《起信论》所说,佛陀教导众生,应洞观佛法真理平等如实而无差别。也有刚开始发心修行的菩萨,信仰之心较为软弱而不坚定,自称不能经常逢遇佛陀,亲承供养,所以想要退转。应当知道如来有各种方便法门,能够摄引护持众生信心。如以专心一意念佛的因缘,便能随愿而往生净土,以常见佛的缘故,可以永远脱离诸恶道。
  四、仇《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当时释尊告诉比丘:我当为你们演说西方安乐世界的事情。那儿现在有佛,称号为阿弥陀。如有四众弟子能正念受持此佛名号,坚定自己信心,时时刻刻忆念不忘,在十日十夜中灭除散乱之心,精勤地修习念佛三昧,如能令此心念相继不断,十日之中,必能见到阿弥陀佛,都能够往生西方净土。
  五、依《法鼓经》说,如人临终之时,不能依念,但知那儿国土有佛在世,心里作往生其佛土的意愿,也能够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说,若有众生临终之时,或已死去堕入地狱内,由其家内眷属为亡者念佛,并为他转诵祈福,此亡者即能出离地狱,往生净土。更何况现在能自己修习念佛,怎么会无法往生呢?所以经中说:「现在眷属,为亡者追福,如以祭品供祀先祖,其先祖定能得食。」
  七,广引诸经加以证实。如《大法鼓经》说,如善男子、善女人,常能专心一意称念诸佛名号的,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必然常见此人如在眼前,所以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在十方净土中必随其意愿而得往生。
  又《大悲经》说,什么叫大悲?如专心念佛相续不断,随其命终,必定生於安乐净土。如能展转相劝,合他人也一齐念佛者,当知此等众生都可称作行大悲的人。
  所以《涅盘经》说,佛告诉大王,假如你打开国库的宝藏,在一个月内布施一切众生,所得的功德,不及有人口称念佛一声,此功德超过打开库藏布施众生的功德,不知多少倍。
  又《增一阿含经》说,佛对弟子阿难说:「如有众生供养整个阎浮提世界中所有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的功德多不多?」阿难对佛说:「世尊,很多很多,无法以数字计算。」佛对阿难说:「如有众生,以善心相续称念佛的名号,虽然只是如同取一滴牛乳般那么短的时间,所得功德比之前者,更多得无法估量。」
  《大品经》说:「若有人以未入禅定之心,即散乱心念佛,及至其苦尽而福则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也是这样,至其苦尽而福则不尽。故而可知念佛的利益巨大而不可思议。《十往生经》及诸大乘经等,都有明文可以证实,这就不再具体引证了。
原典
  第一、氵凡明修道延促(1)者,就中有二:一、明修道延促,二、问答解释。
  一、明延促者,但—切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皆欲早证无上菩提者,先须发菩提心为首。此心难识难起,纵令发得此心,依经终须修十种行,谓信、进、念、戒、定、慧、舍、护法、发愿、回向,进诣菩提。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迳一万劫,始证不退位。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2),亦曰假名,亦名不定聚(3),亦名外凡夫,未出火宅。何以得知?据《菩萨璎珞经》:「具辩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显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
  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说云,於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资粮(4)六波罗蜜(5),一切诸行。一一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
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6),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二、问曰:既言愿往生净土,随此寿尽即得往生者,有圣教证不?
  答曰:有七番,皆引经论证成。
  一,依《大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故《大经》赞云:「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依《观经》,九品之内,皆言临终正念即得往生。
  三,依《起信论》云,教诸众生,劝观真如平等一实。亦有始发意菩萨,其心软弱,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以常见佛故,永离恶道。
  四、依《鼓音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7),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 ,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若能令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皆得往生。
  五、依《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之时,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云,若有临终及死堕地狱,家内眷属,为其亡者念佛及转诵斋福,亡者即出地狱,往生净土。混其现在自能修念,何以不得往生者也。是故彼经云:「现在着属为亡者追福,如饷(8)远人,定得食也。」
  第七、广引诸经证成。如《大法鼓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意称念诸佛名号者,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是故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又《大悲经》云,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安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是故《涅盘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校量。
  又《增一阿含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供养一阎浮提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功德,宁为多不?」阿难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数量。」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构牛乳顷,所得功德,过上不可量,无有能量者。」
  《大品经》云:「苦人散心(9)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故知念佛利大,不可思议也。《十往生经》,诸大乘经等并有文证,不可具引也。
注释:
  (1)延促:延者长,促者短。延促即长短之意。
  (2)轻毛:即指羽毛,以其极轻而随风飘荡不定。比喻凡夫根机浅薄,信仰不坚,进退未定,有如羽毛之飘荡,未有一定。
  (3)不定聚:三聚之一。指凡夫众生根性不定,或可证悟佛道,或不得证悟。参见前「正定聚」之注文。 
  (4)资粮:资为资助,粮为粮食。人的生活,必须依靠粮食以资自己的身体。佛家以修习功德善根,作为自己追求佛道的精神粮食,故喻之为资粮。
  (5)六波罗蜜:即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家以修此六种行即可达到涅盘境界,故称为六度。参见「四摄六度」注。
  (6)究竟清凉:指获得解脱以后的涅盘境界。佛家以众生所居之世界为三界火宅,与此相对,脱离三界轮回的涅盘境界,便是究竟清凉之处。
  (7)四众:比丘和比丘尼,为出家两众;优婆塞和优婆夷(男、女居士),为在家两众,合称四众。是佛教最基本的信众,故有时亦作四众弟子。
  (8)饷:指以食物款待,这儿指以祭品祭祀亡故的先人,远人即指先祖之灵。孔子有曰:「慎终追远」。
  (9)散心:与定心相对,指未加收摄的散乱之心。
译文
  二、比较此土与净土之禅观利益,以劝众生发往生净土之心。由於此方秽土,众生心念散乱,难以进入禅定境界,即使通过修习而得禅定,也只能获烦恼界的诸禅定,未断喜欲、食欲等情。而且即使能降伏业力,获生於上界诸天的果报,但一旦寿命享尽,还是要堕入轮回。所以《智度论》说,以听闻佛法,守持戒律而入於禅定者,仍然未能获得断尽烦恼的无漏法。虽然说可有此功德,但此事尚未可信。但如果愿修习往生西方净土,所行之事和所生之境都是光明清净,容易进入禅定境界,灭除多劫以来之罪,永远进入快速上进的禅观中,得毕竟如实之涅盘境地,如诸部大乘经典经常演说的那样。
  问:如西方众生根机殊胜,可以感得禅定境界:此土境界诸天人色身根劣,就不能进入禅定境界吗?
  答:若论修习禅定之因,该贯通於彼土(净土)与此土,然而彼±境界果位是不退转,并具有他力护持,所以说是殊胜。此土虽然克期修习禅定,但光有自己的功力,缺少他力护持,业力报尽不免重入退转之位,就这一点而论,此土不如净土。
原典
  第二、次明此彼禅观比校劝往生者。但此方秽境,乱想难人,就令修得,唯获事定(1),多喜味染(2)。又复但能伏业(3),报生上界,寿尽多退。是故《智度论》云,多闻持戒禅,末得无漏法。虽有此功德,是事未可信。若欲向西修习,事境光净,定观易成,除罪多劫,永定速进,究竟清凉,如大经广说。
  问曰:若西方境界胜,可为禅定感;此界色天劣,不应为禅定招?
  答曰:若论修定因,该通於彼此。然彼界位是不退,并有他力持,是故说为胜。此处虽复修定克,但有自分因,阙无他力摄,业尽不免退,就此说不如。
注释:
  (1)事定:又作事禅,相对於理禅而言。指还未断绝烦恼的初级禅定境界。又可称为「有漏定。」
  (2)味染:染即染污,贪著於饮食味欲,即为味染。
  (3)伏业:伏为降伏、制伏之意。伏业即为能降伏业力。
译文
  三、此土和彼土是秽界和净界二种境界,也即是有漏与无漏之差别。如说此处境界,只有地狱、饿鬼、畜生三种归途。到处是丘坑山涧、沙石棘刺、水早暴风、雷电霹雳、虎狼毒兽、强盗恶贼、荒乱破散,水、火、风三种灾难不停地破坏世界。说到此界众生,刚唯有贪、瞋、痴三毒,八种颠倒之见,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所追逐,深深的污秽罪恶,不可具体言说,所以名为有漏,令人深可厌也。
  再看看往生净土者,据《大经》说,十方人天只要往生西方净土,无不获得种种利益。为什么呢?一旦生於彼极乐国土,行则有金莲捧足,坐则有宝座承受身躯,出则有帝释天王在前开道,入则有大梵天王随从於後。一切圣贤众都是我的亲属朋友,阿弥陀佛则是我的大师。宝树宝林之下,随我任意翱翔。八功德池中,任由我神游濯足。身体与佛同为金色,寿命与佛同样长远。学习则各种法门齐头并进,修禅则真俗二谛虚通融合。济度十方众生则可运用大神通,若入禅定境界则进入三解脱门。出游则入八正道,至归则到达大涅盘。一切众生只要往生彼国净土,都能证悟此大利益,何不思量要快速往生呢。
原典
  第三、据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者,若论此处境界,唯有三涂、丘坑,山涧沙卤,棘剌水旱,暴风恶触,雷电霹雳,虎狼毒兽,恶贼恶子,荒乱破散,三灾败坏。语论正报(1),三毒八倒(2),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之所追逐,深可秽恶,不可具说,故名有漏,深可厌也。
  往生彼国胜者,据《大经》云,十方入天但生彼国者,莫不皆获种种利益也。何者?一生彼国者,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3)在前,入则梵王(4)从後;一切圣众与我亲朋,阿弥陀佛为我大师。宝树宝林之下,任意翱翔,八德池中,游神濯足。形则身同金色,寿则命与佛齐,学则众门并进,止则二谛虚融。十方济运,则乘大神通;晏安暂时,则坐三空门。游则入八正之路,至则到大涅盘。一切众生,但至彼国者,皆证此益,何不思量不速去也。
注释:
  (1)正报:众生本身之个体,乃由过去世所作之因而受,故称正报。与依报相对,见前「依正」之注。
  (2)三毒八倒:三毒指贪、瞋、痴。八倒指凡夫与二乘人执迷的八种颠倒妄见。即凡夫以世间之苦和不净等执迷为常、乐、我、净,称凡夫四倒。二乘人以涅盘的常、乐、我,净执迷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称二乘四倒,合为八倒。
  (3)帝释:即帝释天,有时又译作释提桓因,为欲界六天之一的忉利天主,佛教的护法天人之一。
  (4)梵王:又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等。本为印度教主神之一,後作为佛教的护法天人,为色界的初禅天之王。又常侍佛之右边,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请佛转法轮。
译文
  四、引证大圣教导,奉劝后人产生信仰,愿求往生。依《观佛三昧海经》说,当时聚会中有十方诸佛,各於花台中结跏趺坐,显现於空中。以东方善德如来为首,告诉大众说:「你们应当知道,在过去无量世时,有名叫宝威德上王的佛出世。此佛出世也如现在释迦佛那样说三乘之法。其佛灭度後,末世之中,有一比丘带领弟子九人,前往佛塔礼拜佛像,见佛宝像端正庄严,诸弟子观後敬礼佛像,以目注视观瞻,各说一偈赞叹佛像。後来他们都随寿命长短,命终以後,投生於佛前。从此以後,恒常得遇无数佛陀。他们於诸佛之处,广修各种清净无欲之法,得深广如海之念佛三昧。既得此三昧,诸佛现眼前,即为他们授记,於十方诸处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即是我身,其余九方诸佛即是当时的弟子九人。十方佛世尊因礼拜佛塔,并以一偈赞叹佛的缘故而得成佛,他们并非别人,就是我等十方佛也。」这时十方诸佛从空而下,放千种光明,显现色身和眉间白毫光,各自坐於释迦佛床边,告知阿难说:「你知道吗?释迦文佛历经无数精进修行,修习百千种苦行,才求得无上佛智,得到此身果报。我们现在告诉你,你要护持佛所说的话,为未来世的天龙大众、四部弟子等说观佛相好及念佛三昧。」说完此话,十方诸佛都向释迦文佛致意、询问,问毕即各还本国。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