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释福运,乃是代州总因寺里面的一位和尚,不幸他身体染有重病,长时间都没办法医好。
于是他到清凉山(五台山亦名清凉山)去修行。
有一天,他在金刚窟前向佛礼忏,由于疲惫不堪就睡着了,迷茫中感到有人用水浇灌他的头部,醒来以后就获知自己的宿命,见到往昔自己原来是一名大法师,只是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身心不清净,却口若悬河的说法,为众人开示。
「这位大法师真是舌灿莲花,讲解得太好了!」
「可不是吗?很难听得到这幺圆满的经义,分析详尽,获益非浅!」
不少人三言两语,都是褒奖的话。
可是当他世寿尽了以后,却堕落到三恶道中的畜生道,先是为牛,复堕为狗,一直到偿还宿世恶业才再转投人身。
过去世种种,历历如在眼前。
「原来我的过去世中宿业与恶报竟那幺重,都为了一个不应有的贪念——
喜名闻利养之心,违背了出家人的基本原则,才落得如此的下场啊!」
他这幺想,心里非常悲痛,感慨不已,为了忏悔前愆,于是服香百日,愿以自身供养大圣文殊菩萨。
接着他找来了一大堆柴薪,跏趺而坐,自己燃起了火,勇敢地燃身供养。
火燃烧的剧烈痛苦似无感觉,一下子他就安然逝去,可是在他往生之时,身上的五窍耳、鼻、口等处竟然射出了流动的光芒,一直射入云霄。
如此的异征奇象,观者上千上万,大家都发出悲声,震撼了整个山岳。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光流五窍—僧福运
正序 倒序
- 1.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 2. 如愿化去:祥云大师
- 3. 烧身酬债:北齐王子
- 4. 凡情失圣:明勖
- 5. 枣林:刺史延庆
- 6. 心通注经:刘谦之
- 7. 南海放光:陶士衡
- 8. 灵鹫异迹:乞斋贫女
- 9. 至诚遇圣:高节
- 10.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 11. 心空及第—令休大师
- 12. 应真屡现—罗汉显应
- 13. 遇圣解怨—环先二人
- 14. 真经胜火—摩滕法兰
- 15. 文殊化现—五髻仙人
- 16. 破生死关—必救都纲
- 17. 光流五窍—僧福运
- 18. 牛鼓偿罪—僧法爱
- 19. 当面错过—法顺
- 20.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 21. 罪由心造—李靖
- 22. 指出衣珠—无着禅师
- 23. 遍参圣境—道义禅师
- 24. 遇圣弘经—枣柏大士
- 25. 洗心得慧—法云
- 26. 弱女神通—三昧姑
- 27. 圣境屡现—唐法照
- 28. 佛足东来—大士放光
- 29. 本来清凉—裴相国
- 30. 欲火害人—释普明
- 31. 毒龙归化—降龙大师
- 32. 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 33. 文殊化身—寒山大士
- 34. 圣境难测—道宣律师
- 35. 常住三昧—金光照师
- 36. 法华多宝—神英和尚
- 37. 口放金光—二梵僧
- 38. 勃荷神异—金色猪
- 39. 诚感天华—安州张氏
- 40. 大士现形—衣蒲童子
- 41. 设浴圣现—僧道海
- 42. 不净得罪—智超法师
- 43. 摩顶功成—灵辩法师
- 44. 母妻同化—王僧吉
- 45. 往来自在—三沙弥
- 46. 咒力怖盗—僧继宗
- 47. 称名脱难—曹一贵
- 48. 天桥度关—王行者
- 49. 律师受衣—如馨
- 50. 狮子歌—镇澄大师
- 51. 五佛示梦—范李二中相
- 52. 解衣遇圣—一江和尚
- 53. 书经感通—释福登
- 54. 十指现灯—僧洪电
- 55. 大通佛现—笻溪禅师
- 56.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 57. 灯随心现—照远和尚
- 58. 文殊化身—戒阇黎
- 59. 文殊化身—戒阇黎
- 60. 寒山拾得问答(撮录「雪山师父交来」 )
- 61. 放无量光—无尽居士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