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4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文殊菩萨的故事 》

律师受衣—如馨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朝嘉靖年间,依止栖霞庵节公剃度,平日奉持戒律甚严,具备了出家众的五种德行,而对礼佛诵经,更是精勤不懈,事师三年,未曾有一念违背乃师的教诲。

    当时谈论经教的人很多,弘扬律仪的却微乎其微,他就很感慨地说:「佛法之所以能常住世间,律藏的摄受实在功不可没。」于是潜心研习戒律之学,用来报答佛陀的恩泽。

    他因为读诵华严经,至菩萨住处品,晓得了清凉山(五台山别名)乃文殊菩萨经常驻锡之处,很希望能够瞻仰大士的慈容,于是就告别了同参法侣,打点好简单的行囊,往清凉山的路途出发了。

    经过了三个寒暑,五台山的宝峰逐渐在望。后来到了金刚窟附近,恰是日落西山、余晖夕照的时分。正在徘徊远眺的当时,无意间看到一个体态枯瘦、头发斑白、衣着破旧的老妇人,从林木间走了出来,手里捧着祖衣『袈娑』,并向如馨律师打招呼道:

    「这一位大德!您礼佛非常的诚恳精进,一点儿也不怕劳苦,我手上捧着的这套法衣,本来是您往日受持用过的,只是中间停了好一段时间没有穿,现在理应再送还给您。文殊菩萨是很难得见到的,您一心要求见大士恐怕是白费心机了,就算是真的让您见到了,恐怕您也不认识吧!那又有什么益处呢?」

    如馨律师听了,一言不发,迟疑不决。这位老妇人也就离开了,走了没几步,又回头唤道:

    「大德比丘!我就是文殊呢!」

    如馨律师急忙赶上前去,想挽请大士向其请教,可是已经失去了大士的踪影,只是原来的法服还留存着。如馨律师只有低泣着顶礼,踱步回寺。恰巧寺里面的僧众梦见神人嘱咐道:

    「优波离尊者要来了,你们赶快去迎接顶礼啊!」

    因为这个缘故,僧众们都晓得了有这么一回事,一路上善男信女们摆设着香花来供养,数也数不清。

    如馨律师在妙德庵住了下来,又感应到五台山的五处主峰同时放光,在宝光之中,见到文殊大士现身为他摩顶,顿时心地洞开,了然无碍。

    后来他又到各地游访参学,一般的僧侣们都皈依了他。当他抵达金陵吉祥里时,创建了一座寺院,就将之命名为「古林」。一时各方龙门法象(高僧大德)都来聚会,各种法会有如云涌般大大地兴旺起来,神宗皇帝特地颁旨延请律师重返五台山,并命司礼内臣张然代表圣上接受在家菩萨戒。当律师升座主坛的时候,天空中现出了五色祥云,有如盖子般在法坛上空盘旋着,内臣张然还朝以后就把这个瑞象向圣上禀明,神宗皇帝于是赐给如馨律师「慧云律师」的封号,并颁赠金顶毗庐帽、千佛珠衣、钵盂锡杖等法衣法器。传戒法会功德圆满以后,律师仍回返古林寺,继续修行宏法。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律师受衣—如馨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