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1
15:2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佛学纲目 》

二、什么是佛教:印度佛教(2)

三、 大乘佛教时期

在部派佛教时期,虽然既有以革新为代表的大众部,又有以守旧为代表的上座部,但无论是根本二部,还是随后分裂出的二十小部,其自我发展都流于对佛教经典与戒律的机械遵奉。这种极为教条的形式主义作风,使得佛教越来越脱离社会和广大民众。为了祛除佛教发展中的这一弊端,在革新派逐渐兴起一场以恢复佛教真精神为目的的佛教运动。该运动的发起者,称自己的革新教团为“大乘”或“菩萨乘”,而贬称固守传统的教团为“小乘”或“声闻乘”。

大乘佛教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初期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自公元前一世纪兴起以来,就一直反对部派佛教过于重视对“存在论”的讨论,而忽视了具体的修行实践。在贬斥依四谛、八正道而成就的阿罗汉为小乘的同时,大乘佛教强调修持六波罗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菩萨十地的修证次第,以菩萨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之“利他行”,作为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分点。

初期大乘佛教虽然在思想上,还未形成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在对佛教信仰的整体认识上,已经与部派佛教有了明显的不同。

首先,部派佛教以出家声闻为主体的出世的佛教,而初期大乘佛教则是以在家菩萨为主体的入世的佛教。

其次,部派佛教以脱离轮回生死之苦,达到自我解脱为主要目的;而初期大乘佛教以发大誓愿进入轮回,救度一切众生为主要目的。

第三,部派佛教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目标,而初期大乘佛教以行菩萨道、最终成佛为最高目标。

第四,部派佛教重视对佛教理论的研习与探讨,且对经典教义过于拘泥刻板;而初期大乘佛教注重对佛法的信仰与修证,且对经典教义的阐释也比较灵活。

(二)中期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经过初期的发展之后,虽然不主张把佛教信仰理论化,把佛教的修行实践变成哲学思辨,但由于其对“空”性的宣扬,面对佛教内外纷繁复杂的各种“不空”事物,很难给出一种完备的解释。所以,在大乘佛教从初期进入到中期发展阶段时,不由自主地又将重心转移到佛教教理的哲学体系构建上来。

中期大乘佛教在理论上,主要面临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人能够发心、修道乃至成佛的核心主体是什么?(2)人、法二无我之空性的本质是什么?(3)人的各种心理意识活动的最深层作用是什么?

1. 如来藏思想

如来藏思想兴起于公元三世纪。“如来”是指佛,“藏”是隐藏之义。所谓“如来藏”,指一切众生都藏有的原本清净的佛性。

佛教宣扬一切众生之所以不得解脱,是因为被各种无明烦恼所困扰迷惑,由此带来无尽的轮回痛苦。要想彻底摆脱这些痛苦,就需要通过按照佛指示出来的方法路径,进行不懈的精进修行,最终证悟成佛。那么,众生是染污的,佛是清净的,一个自身已被染污的东西,到底凭借什么力量又能使自身变成清净的?变成清净之后的那个东西,与之前那个染污的东西,到底是同一的,还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众生本身就是充满烦恼,但烦恼不可能被烦恼祛除,那么烦恼到底何以被祛除?这就是在问众生修行成佛的原理是什么。姑且承认众生可以通过修行成佛,那成佛是否就意味着把之前的众生给灭掉了,如果成就后的佛就不是之前的众生,难道众生成佛就是自取灭亡吗?这是在问众生修行成佛的意义是什么。对此,如来藏思想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一切众生虽然都是烦恼之身,但由于清净的佛性早已隐藏于其中,且佛性是本体清净、永恒不变的,所以不会受外界烦恼而有所染污。那么,众生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祛除染污烦恼的过程,一旦烦恼除尽,清净的佛性也就自然显现了。换言之,佛性被烦恼掩盖起来,就是众生;烦恼消除,佛性显现,就是佛。正因为有清净的佛性隐藏在烦恼之中,烦恼才有可能被祛除;而不管有没有烦恼,佛性永远是清净的。成佛的过程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是让原本就已存在的佛性得以显现的过程。

如来藏思想解决了成佛主体和成佛之因的问题,但似乎这一隐藏在众生烦恼身中永恒不变的清净佛性,就成为众生实际的内在主宰——我。而佛教是主张无常、苦、空、无我的,如来藏思想似乎与之相悖,倒更接近于外道的梵我说。这种承认有恒常自性的观点,是不为后来中观学派所接纳的。

2.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兴起于公元六世纪,但中观思想最早于公元二至三世纪间就已经产生。南印度毗达婆国的龙树与弟子提婆,分别在各自的论著中,对大乘佛教初期形成的《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探讨与发挥,奠定了中观学派的理论基础。

所谓“中观”,指的是中道之观。而所谓的“中道”,指的就是远离一切对立相待的范畴,而见到的实相空性。中观学派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依缘起法而生起建立的,佛法也不例外,都是一相对而非绝对的存在,这种存在本身没有独立性,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自性存在,但为了分别、认识的需要,只能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来命名、描述。而修证成佛的过程,就是将执著于世间及其假名真实存在的各种错误认知,通过中观的方法进行破除,最终见到了诸法空性的实相,也就证道成就了。

中观学派所主张的“空性”,不是指的与“有”相对的“空”,而是指破除了“空、有”这一对范畴后,显现出来的更为根本彻底的“空性”。因为不论是依空说有,还是依有说空,这个空、有还是依缘起相待产生,并非独立的真实存在。中观学派为了便于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捉、认识“空性”,指出世间的一切存在都脱离不了四对基本范畴,即:生灭、断常、一异、来去。世间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只有将世间存在的假象彻底破除掉,也就见到了“空性”的实相。这种对世间存在基本范畴的否定,也就是对“空性”的界定与描述,即所谓的“八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众生通过修行,破除对世间存在的各种不正确的认识,见到“空性”,也就消灭了无明而证入佛的“涅槃”境界。所以说,在中观学派认为,佛果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实相,实相就是空性,

3. 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兴起于公元四世纪。弥勒论师与其弟子来自北印度犍驮罗国无著、世亲两兄弟,分别在各自的论著中,对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的思想进行了整理与发展,并对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重新审视。

瑜伽行派认为,中观学派为了阐述“空性”,对现实世界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粉碎,这对于身处现实世界的众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毫不留情的打击。众生对身处的“虚假”世界还都没有完全认识清楚,又如何让他们去心甘情愿地破除呢?所以,瑜伽行派就试图从理论上,将整个世界的产生原理及构成阐释清楚。

所谓“瑜伽行”,指的就是瑜伽师,这主要得名于该派的重要论著《瑜伽师地论》。瑜伽行派认为,世间的一切本质虽然是“空性”的,但不能否认其纷繁现象的存在。因为众生之所以执著于世间真实,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空性”,反而满眼都是“假相”。如果不先把世间“假相”搞明白、弄清楚,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破除它。

瑜伽行派认为,世间的一切诸法,无论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由众生“心识”变现出来的一种现相,而这些被投射出去的现相又反过来被“心识”所认知。这种变化过程是以众生的无明烦恼与宿世业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并遵循缘起、因果等原则进行的。“心识”只是对众生认识作用的一种统称或泛称,若就其所起的不同功用,又可被具体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是众生依据感知器官对各种现相进行的初步认识与判断。第七末那识,它的作用是以第八阿赖耶识作为认识对象,并执著第八识为“我”。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前七识都是由第八识所转生,所以第八识也是前七识所依的共同根本。

根据“八识”理论,作为根本识的第八识,由于在众生没有证道成佛前是一直存在的,所以第七识恒常以第八识为思量对象,从而形成的“有”的认识是无间断。虽然前六识已经形成了世间是“有”的认识,但世间万相并不是永恒持续的,是有生灭间断的,所以前六识形成的“有”的认识并不牢固。但在第七识由内形成的无间断的妄执作用下,使得前六识由外形成的有间断的妄执变得强化,从而共同形成了众生对世间坚固不破的“有”的执著。

如何破除对现相的执著,从而认识诸法实相呢?这就需要通过修行,将众生的“有漏八识”转化成“无漏四智”,进而也就证道成佛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