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善良的人对父母往往都很孝顺,他们知道父母把自己拉扯大是多么的不易;他们知道自己的生长壮大无疑是以父母的衰老辛劳为代价的。爸爸妈妈把他们的儿女往往从幼儿园一直养到大学,甚至当子女们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要操心他们的婚嫁。等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长辈们又开始关心孙子辈们的养育了……就这么操劳不已,恐怕真得“春蚕到死丝方尽”了。
佛经里也曾多次提到过父母恩如山似海,深广无边。为此,佛陀还专门宣讲过《父母恩重难报经》。故而,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十分强调子女要孝养父母,要懂报恩。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报恩?佛教经论始终坚定地认为,学佛、修行、广行善事乃至出家,才是最好的报恩方法。宁玛巴伟大的修行人华智仁波切也曾说过,如果你想真正报恩,最好的方法便是以行持善法、佛法的功德回向父母,并最好也能带动父母来修持佛法;如果你以造恶业的方式挣得利养去孝养父母,那样不但于父母无利反而有害!但是看看现在的芸芸众生,大都一头扎在浊浪扑天的经济大潮中,有几个能做到以行持佛法来报父母深恩呢?
幸好在这寥若晨星的真知报恩方法的人群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在佛学院出家的雪源,这张憨厚而清纯的面孔。我记得这个小伙子毕业于西南林学院,工作后经常处在世俗的应酬与学佛的矛盾,以及出家专修与难舍父母亲情的纠葛中。不过最终他还是出家修道了,此中原委还是由他自己来和盘托出吧。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活着?可能有许多人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纯粹是为一日三餐而活;有的则为暂时的安乐而活……林林总总,莫衷一是。那么到底为何而活呢?这个疑团从小学到大三,也一直困绕着我。直到某一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接触了佛法以后,才使得缠绕了十几年的疑惑得以化解。此中的因缘可谓说来话长。
我叫雪源,今年三十岁,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记得小时候我连佛号也没听说过,与佛教的最大瓜葛不过是逢年过节随母亲去附近的神庙上上香、磕几个头,如此而已。即使偶遇出家人也会不由得就心生邪见,视其为毫无出息、庸庸碌碌之辈。甚至还误以为凡做和尚者莫不是因生活所迫,或人生失意故而逃避现实罢了。倘不是大学毕业前的那次南岳之行,这些错误的认识还不知将绵延到何时。
九四年,我们选择了南岳衡山为毕业实习的地点。在紧张的实习之余,我们偶尔也会抽空去寺院参观一下。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去仔细地聆听了那平日里很难得闻的悦耳梵呗,还有庙里的悠扬钟声,附带着也顺便了解了一些佛教的历史……每当面对虔诚的信众时,就由不得让我肃然起敬,但往往就是在这个时候,心中同时也感大惑不解:是什么动力驱使他们虽无人约束但又秩序井然?他们何故要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来此深山僻野“受苦”?更不解的是:佛教传入我国已达两千年之久,它非但没有衰落,反而愈加深入人心……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我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佛经流通处。那里面陈列着的众多经典,让人在目不暇接之余不得不惊叹佛法的博大精深;桌上的念佛机也恒时发出阵阵悠扬的“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声,让我满了渴仰已久的聆听天籁梵音的心愿。流通处的老居士还非常和蔼地向我一一介绍了那些典籍的大致内容。最后我请了《竹窗随笔》和《觉海慈航》这两本书。回到住处慢慢开始翻阅后,万万料想不到的竟是越看越感到佛法的不可思议,最后竟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直看到傍晚时分。放下书本后,我才忽然感到平生似乎从未看过如此发人深省的好书,自此算是深深地体味到了那醍醐灌顶般的清凉。于是,我当下就决定第二天再去请上几本佛书,但转念一想,天哪!第二天正是实习结束返校的日子,怎么可能再到寺院里去呢?左思右想,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赶在当晚流通处关门之前再去请几本。就这样,我一口气跑了六里路,总算在寺庙关门前赶到了流通处,并请回了十几本针对初机的佛学书。自那以后,我便与佛教结下了难舍之缘。这应该算是我的学佛缘起吧。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林场工作,环境虽然改变了,但我却从未放松过对佛学的研究。林场山高树密,实在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我经常是一大早便先于别人而起,爬上半山坡,迎着旭日坐在树下诵早课,下班后又如是诵完晚课。半年之中,一切都是这么接部就班地在悄悄进行,从没间断过,亦不想让别人知道。后来我又被派往基层搞林业普查,每天都得翻山越岭,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间断过课诵——口袋里装的不是人民币,而是一本记事本和一本念诵集。
在家学佛,困难还是不小。比如后来我被调到县城的办公室工作后,应酬就特别多,尤其是每次随经理外出去饭店吃饭,我心里就犯愁。他们都已习惯于大鱼大肉,而我已经发心吃素了,这叫我如何是好呢?无奈之中,我只好星星点点般地吃点肉边菜。但时间长了,经理自然就产生了怀疑,这个时候我也就只好以身体不适等各种理由来加以掩饰了。
学佛日深,我渐渐萌发了出家的念头。可是面对日渐衰老的双亲,忆及他们从小到大对我身心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就不忍心撒手不管他们。我对父母历来都是百依百顺的,难道学了佛便要“大逆不道”了吗?原本想待父母终老之后再作打算,可是转念一想,真要等到那时,我岂不也要为人夫为人父了吗?儿女情长,纠缠不清,这难道不是永远也出不了家吗?难怪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所能事”了。心中十分惆怅之时,九六年我便南下广东,在一家外资企业谋了份差使。企业老板是香港人,诚信佛法。那时我一边上班一边带领十几位员工学佛,因之很受老板器重,但我心中还是念念不忘出家之志。一次,我们要印行妙莲法师的《往生有份》,客户要求将原版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以方便初学者,老板便将这项工作交由我去完成。对老板的信任,我不敢有丝毫马虎,便逐字逐句地开始反复校对起来。可以说以前看书我从未如此认真仔细过,故而对书中一字一句之印象和感受都极为深刻,特别是当第三遍校对时,受妙莲老和尚“平生最喜劝人出家”这句话的点化,我的心中豁然开朗,以前的惆怅一扫而光。当下就立定了志向:欲真报父母恩,非出家不可!
但此事如何向父母表白呢?我自幼孝顺父母,极不愿伤父母的心。面对父母呵护有加的爱护,我心里格外矛盾,几次话到嘴边又最终不得不咽了下去。毕竟人非草木,熟能无情?母亲已不再年轻,她那脆弱的心,能承受得了这对她来说也许是致命的打击吗?她从小爱我就甚于她自己的生命,每次我一生病,她就开始手忙脚乱甚至彻夜守候,唯恐我有所闪失,一旦见病情好转便又欢欣不已;凡有好吃的无不让我先尝,自己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但最后我还是鼓起了勇气,“残忍”地向母亲坦白了。母亲先是一怔,继而不停地哭,最后郑重地警告我:“倘若你出家,我就跳河自杀。”我顿时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原先的一切计划全都被打乱了。为了不让母亲过于伤心,我也只好暂时顺从了她。然而经过一两个月的反复考虑后,最终我还是毅然走出了家门。记得当时给母亲留了张纸条后,我便头也不回地奔赴学院,但一路上我都不停地在祈祷观世音菩萨,乞求她加被我的父母双亲……后来得知母亲因此而曾哭昏过去好几回,还引发了高血压……我深感此生欠母亲的太多太多,或许唯有努力修行方能回报母亲之深恩。
现在,虽然我已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讲述我的经历并非鼓动所有的知识分子朋友们都出家不可,我只是想奉劝有缘的知识界朋友,为了生活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我们不妨多了解了解佛法。
人身难得,请善加珍重!
雪源的出家是一个具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在排除了一时冲动、盲目随众后的明智选择,也是他往昔的殊胜因缘成熟,才使他得以走上这条光明道路的。盲目而愚痴的人往往对身著世尊亲定袈裟的出家人不知恭敬,不知他们知不知道,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绝大多数的历代帝王将相对出家人都是很尊重的。按照佛教的观点,即就是一个人没有其它功德,但只要他披上僧衣也会对众生有所利益。僧众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一样,众生整日沐浴在她的光辉下,但却恰恰忽略了她巨大而无声的存在价值。其实,著名诗人歌德对太阳的一番礼赞倒是十分适合作本文的结尾:“朋友们,朝着太阳奔去吧,为了人类的幸福之花快点开放!挡住太阳的树叶能怎么样?树枝能怎么样?拨开它们,向着太阳,努力奋斗吧!”
诸位在家人,为了让人类的幸福白花能遍地绽放,也请面向僧宝的红太阳精进修持吧!
目录
取 舍
正序 倒序
- 1. 《智海浪花》前 言
- 2. 索达吉堪布简介
- 3. 飞向全世界的佛法.
- 4. 我的佛教科学观.
- 5. 还生命以本来面目
- 6. 因指见月
- 7. 生活的沉思
- 8. 心中的佛教
- 9. 念佛感应见闻
- 10. 学佛念佛的利益
- 11. 生命之光
- 12. 慈悲的魅力
- 13. 斩断情缘
- 14. 从中校到佛子
- 15. 佛学伴我人生路
- 16. 我的转变
- 17. 放下包袱
- 18. 人到暮年方回首
- 19. 永 生
- 20. 征 途
- 21. 人生三步曲
- 22. 苦难让我清醒
- 23. 心中的香格里拉
- 24. 我的未来不是梦
- 25. 抉 择
- 26. 启 航
- 27. 唯有佛法不可思议
- 28. 寻找偶然的答案
- 29. 浪子回头
- 30. 快乐之源
- 31. 历 程
- 32. 印 迹
- 33. 取 舍
- 34. 莫道女儿娇
- 35. 心中的启明星
- 36. 心路漫言
- 37. 精神的力量
- 38. 常随佛学.
- 39. 富贵学佛
- 40. 佛光普照
- 41. 步出困惑
- 42. 雪域情怀
- 43. 心中那片蓝天
- 44. 我以科学论佛法
- 45. 故 乡
- 46. 发现真理追求大乐
- 47. 入佛因缘
- 48. 一生何求
- 49. 发现安详
- 50. 突破重围
- 51. 在人间
- 52. 永远的路
- 53. 心灵的超越
- 54. 归 家
- 55. 选择信仰
- 56. 以佛法指引人生
- 57. 心 迹
- 58. 神游宇宙奥妙之门
- 59. 发现心灵的归宿
- 60. 在痛苦中觉醒
- 61. 我走的是坦途
- 62. 物理与心理
- 63. 菩提路漫漫
- 64. 感受佛法
- 65. 我的心得与体会
- 66. 净化心灵的甘露
- 67. 红蓝白的变奏
- 68. 学佛心路
- 69. 走过的路
- 70. 妈妈带给我的佛缘
- 71. 出家之缘
- 72. 珍贵的眼泪
- 73. 心 声
- 74. 欢喜海洋
- 75. 为了心中的理想
- 76. 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吧
- 77. 走进佛门
- 78. 关爱生命
- 79. 解铃还需系铃人
- 80. 平等的世界
- 81. 学佛之路
- 82. 走在光明佛道上
- 83. 撞击灵魂
- 84. 人生定位
- 85. 在求索之中
- 86. 品味人生
- 87. 漫漫人生路
- 88. 千金散去品佛味
- 89. 以思辨求真
- 90. 对于生命的感悟
- 91. 最终的依怙
- 92. 日出东方
- 93. 三宝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94. 佛法让我懂得生活
- 95. 四海求真
- 96. 不爱西装爱僧装
- 97. 超拔尘世的佛法
- 98. 飘扬的经幡
- 99. 学佛有感发誓愿
- 100. 我的学佛经历
- 101. 哲学引我入佛门
- 102. 电话铃响了……
- 103. 潇洒学佛
- 104. 在求真的旅途上
- 105. 学佛之路.
- 106. 幸福人生
- 107. 天涯咫尺
- 108. 惠我以真实之利
- 109. 光明在前
- 110. 行医与学佛
- 111. 明明白白我的心
- 112. 人生转折
- 113. 理智之道
- 114. 动脑学佛
- 115. 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 116. 音符间跳跃的佛法妙音
- 117. 感悟人生
- 118. 设计灵魂
- 119. 再回首
- 120. 心路历程
- 121. 真实与虚幻之间
- 122. 迷茫的一代
- 123. 学佛随想
- 124. 新生命
- 125. 再 生
- 126. 悲欣交集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