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11:2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间是剧场 》

智慧与慈悲(1)

虔诚心亦是如此。理解什么是虔诚很容易,但要有虔诚心,则需要具备很大的福德。在有福德之前,你是不可能有虔诚心的。我想不只是智慧、慈悲、虔敬这样的精神性特质,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也需要有许多的福德才行。

举个例子来说——但这么说好像有点野,假如我的翻译对这位尼师说:“你好美哦!”倘若她具有哪怕是稍纵即逝的福德,那么这番恭维必定会带给她很大的快乐,但如果她没有足够的福德,同样一句话可能会造成问题。比方说这句话会使她产生期待,虽然我的翻译可能只是出于礼貌,但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来适当地诠解这句话,她可能会期待跟他到别处去!这时候,如果翻译是有耐性或讲究技巧的人,倒还好,不过我并不认为他可以每天对尼师说你很漂亮。所以福德,藏文称为“索南”(sonam),真的是能对每件事产生重大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相信你们一定在人生里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本应令你不开心的事却让你高兴不已,这极大程度上是因为福德的缘故。

现在你可能会想:“要怎样才能有福德?”很奇怪,对于想要有福德这件事,也必须先有福德才行。福德是福德的因,这是佛法修行中困难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整的智慧观念是超乎各种概念、超乎所有习性的攀缘之上的,为了得到这种智慧,我们谈福德,而福德与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空性亦然,这是我们必须了悟的。为了证悟空性,一个人必须要有福德。就像是对上师赞颂或献供(一如外面的人正在做的),或是像你们之中的某些人耐心地听我说话而不被外面的鼓声所干扰一样,一个人能够以这些方式来累积福德。

有两种积聚福德的殊胜方法:对众生的悲心,以及对佛、法、僧与上师的虔诚心。事实上,两者可以化简为一,即慈悲心。当我们谈到大乘时,谈的就是慈悲心。

这种悲心在金刚乘里,大多被诠释为虔诚心,这也是“钦哲”之名的第二个面向。藏文里的“册瓦”(tsewa)即是悲心。悲心不只是同情心,事实上,它是了知平等的心。了知自他之间的平等,好坏之间的平等,一切二元对立之间的平等,这就是悲心。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悲心是很难生起的。有太多强有力的东西,如自私、我执以及助长我执的因素,在阻碍悲心,与悲心作对。

我无法讨论你们的状况,就我自身经验而言,哪怕几秒钟的时间,我都很难拥有真正的悲心。当我读菩萨戒、祈请文、祈愿文时,即使我了解其含意,但这一切的背后仍然是自私之心。大乘经典里谈到许多不同的菩提心,最殊胜的菩提心是一种牧羊人式的菩提心——希望为了众生而成佛,希望在所有众生都成佛之后才成佛。这种菩提心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菩提心,我可没有。我不在乎别人,最起码我觉得自己很棒,好歹我想成佛。很多人并不想成佛,至少我是想成佛的,虽然我只是为了自己而成佛!对你们来说想必也是如此。当我们向佛、法、僧三宝献供时,虽然嘴上说是为了一切众生的缘故,心里想的却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所以对我来说,对众生的悲心是很困难的。在金刚乘里,虔诚心被解释为较高层次的悲心,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金刚乘的原因之一吧!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