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

怒火攻心,愤愤难平之时(2)

中道:怒火的调理

人们常说,狂怒之下血液会倒流。人在怒火中烧时往往会陷入理智尽失的状态,所以在怒火攻心时首先要把理智拉回来。“生气”与“发火”不同,“生气”是指气由心生,但尚在胸中。若是将火气释放出来,则是“发火”了。“生气”时人们常常情绪波动,难以控制自己。没有人是在告诉自己“我该生气”之后才生气,而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怒火上涌。同样也很少有人在怒发冲冠之时还能自省:“啊,我在生气呢。”

狂怒之下,若是不能及时管住自己的怒火,就会暴跳如雷地发泄一通。但若能及时拉回理智,觉察到“我快要生气了”,并小心调理,火气是可以散去的。这就像两块打火石在碰撞中迸出火花,若是此时周边没有引火的棉絮,擦出的火花只能归于寂灭;若是将棉絮递至引火石边,便会瞬间引燃,火势骤升。

由此可见,在愤怒的火苗燃起的那一瞬间敏锐察觉并将其及时掐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一,我们在平常日子里要勤于练习对生气时情绪的观察与把握。但是由于人们生气时常会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所以这种练习并不容易。有句话这么说:分分秒秒都要保持清醒。因为只有头脑一直保持警醒,才能在怒气生成的瞬间有敏锐的察觉。

虽说在生成的瞬间加以制止火气能够消散,但只要稍晚一秒钟,已生成的火气就不会很快消失了。所以第二,火气停不住时,要密切关注火气的动态。不是要你去考虑爆发还是忍耐的问题,而是要你严密留意火气发展的态势。这可以称作是化解怒火的持续过程。也就是说,从火气开始生成一直到火气全然消散,这整个过程都要求你密切留意并予以调节,切不可大意分心。

若对火气有所察觉并自觉调理,火气便不会升温,最终慢慢淡去。在有意识的调理下,没有什么火气能持续一两年,甚至会消失于分秒之间。但若是压抑火气,持续的火气会在人体内长时间存留。所以不要再苦苦压抑,而是敏锐察觉火气的生发,持续地对其进行调理,直至火气全然消散。当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火气的存在时,我们称这个调理过程为“观法”。而这种摈弃了爆发或隐忍,通过观法达到自然消除的过程,即为“中道”。

是非对错,原无定论

那么人的火气缘何而来呢?一定是有这么一个人,他的言行让你忍无可忍。那么这些言行是不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愤怒呢?不尽然。有人难以接受,有人则不以为意。只考虑你自己的立场,他的言行的确可恨。

打个比方,当基督教徒针对某些问题发表见解时,同为基督教徒的伙伴们确信不疑,但旁边的佛教徒朋友们听了可能就不太爽快了。总统宣布的某些政策,有些地区的人们对此连连摇头,有些地区的人们则拍手称好。还有时同样的话语,男人和女人听了之后也会有截然相反的回应。

由此可见,并不是某个人的言行引发了你的怒火,而是相较于你的立场而言时引发了你的错觉。也就是说,不是他令你发火,而是你闻其言观其行后自己生了火气。而生气是因为你认为“我对他错”,所以生气其实是在你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见解或价值观时发生的反应。所以,若想不生气,将“我才是对的”这一想法放下即可。但这并非易事,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某处有座山,生活在右侧的人们叫它“西山”,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不要忘了,对生活在左侧的人们来说,它却该叫做“东山”。人们总是死守着自己的立场来指点天下,论断万事。称这座山为“东山”的人认为,“东山”不是他一人在叫,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这么叫,所以他没错。这就是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凭据将自己的主观认知客观化的行为。

但“是非对错”并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个人的想法有所改变,地点有所转移,岁月悠然流逝后事物的对错也跟着变化的原因。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如在韩国,新罗、高丽或朝鲜时代对于同一事物也是众说纷纭,评价不一。就是到了现在,也无法保证朴正熙时代的褒贬评价不会在金泳三、金大中时代翻一个个儿。

个人也是如此,诸位读者在为人父母,养得一儿半女后,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父母的心情,才会恍然明白:年幼时一口咬定的,认为是颠扑不灭的,原来全是错的。

世间原无是非对错。在发火时要懂得自我反省:我又偏激固执了,我又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了。这,就是一种修行。

退一步讲,如若在当时没能察觉,那么也要在发火之后认清此刻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持续地予以关注。如果仍旧火气涌动,那就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将心比心地为对方着想。无论爆发还是忍耐,都应怀着忏悔的心去祷告。不是一定要你满嘴念叨“我错了”,而是在祷告中仔细思考:我究竟错在哪儿了?

这时你应该意识到:“我一直没能理解你的心,其实从你的立场出发,你的所作所为都是情有可原的。可我却固执己见,耿耿于怀,一味地误解你怨恨你,我真的错了。”这样你胸中的怒气便会烟消云散。所以要理解对方,必须先反省自身。忏悔就是让你放下“我一定是对的”的想法,从而为对方着想。

禅宗讲求在生气时参悟“我缘何生发了这一股怒气”,而不是去调理火气或事后忏悔。不要一口咬定“都怪你”或者“都怪我”,而是去探究火气的根源。

从以上方法中择取其一,诚心修行,你的心境必定会比现在平和得多。而这之中,忏悔可以说是最容易的方法。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