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史记 》
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楚元王刘交者,①高祖之同母②少弟也,字游。
注①正义年表云都彭城。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父’。”索隐按:汉书作“同父”。言同父者,以明异母也。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
①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②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
”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③而王次兄仲于代。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云丘嫂也。”索隐汉书作“丘”。应劭云“丘,姓也”。
孟康云“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今此作“巨”,巨,大也,谓长嫂也。
刘氏云“巨,一作‘丘’。”
注②索隐栎音历。谓以杓历釜旁,使为声。汉书作“轑”,音劳。
注③集解徐广曰:“羹颉侯以高祖七年封,封十三年,高后元年,有罪,削爵一级,为关内侯。”
索隐羹颉,爵号耳,非县邑名,以其栎釜故也。正义括地志云:“羹颉山在妫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
按:高祖取其山名为侯号者,怨故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次兄名喜,字仲,以六年立为代王,其年罢。卒谥顷王。
有子曰濞。”
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韩信于陈,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①□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②夷
王四年卒,子王戊立。
注①索隐汉书云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也。
注②索隐汉书名郢客。
王戊立二十年,冬,坐为薄太后服私奸,①削东海郡。春,戊与吴王合谋反,其相张尚﹑太傅赵夷
吾谏,不听。戊则杀尚﹑夷吾,起兵与吴西攻梁,破棘壁。
②至昌邑南,③与汉将周亚夫战。汉绝吴楚粮道,士卒饥,吴王走,楚王戊自杀,军遂降汉。
注①索隐汉书云“私奸服舍中”。姚察云“奸于服舍,非必宫中”。又按:集注服虔云“私奸中人
”。盖以罪重,故至削郡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大棘故城在宋州宁陵县西七十里,□梁棘壁。”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有梁丘故城在曹州成武县东北三十二里”也。
汉已平吴楚,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①以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
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柰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是时礼为汉宗正。乃拜礼为楚王
,奉元王宗庙,是为楚文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德侯名广,吴王濞之弟也。其父曰仲。”
文王立三年卒,子安王道立。安王二十二年卒,子襄王注立。襄王立十四年卒,子王纯代立。王纯
立,地节二年,中人上书告楚王谋反,王自杀,国除,入汉为彭城郡。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纯立十七年卒,谥节王。子延寿立,十九年死。”索隐按:
太史公唯记王纯为国人告反,国除。盖延寿后更封,至十九年又谋反诛死,故不同也。正义汉书云
王纯嗣十六年,子延寿嗣,与赵何齐谋反,延寿自杀,立三十二年国除。与此不同。地节是宣帝年号,
去天汉四年二十九年,仍隔昭帝世。言到地节二年以下者,盖褚先生误也。
赵王刘遂者,①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
高后王吕禄于赵,一岁而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吕禄等,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注①正义年表云都邯郸。
孝文帝□位二年,立遂弟辟强,①取赵之河闲郡为河闲王,②*(以)**[是]*为文王。立十三年卒,
子哀王福立。一年卒,无子,绝后,国除,入于汉。
注①索隐音壁强二音,又音辟疆。
注②正义河闲,今瀛州也。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错以适削赵王常山之郡。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其相建德
﹑①内史王悍谏,不听。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北使匈奴,与连和攻汉。
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于梁,不能西。匈奴闻之,亦止,不肯
入汉边。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②赵幽王绝后。
注①索隐建德,其相名,史先失姓也。
注②正义邯郸,洺州县也。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
公,①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②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
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注①索隐汉书申公名培,王戊胥靡之。
注②集解赵尧传曰:“赵人防与公也。”索隐此及汉书虽不见赵不用防与公,盖当时犹知事夡,或
别有所见,故太史公明引以结其赞。
【索隐述赞】汉封同姓,楚有令名。既灭韩信,王于彭城。穆生置醴,韦孟作程。王戊□德,与吴
连兵。太后命礼,为楚罪轻。文襄继立,世挺才英。如何赵遂,代殒厥声!兴亡之兆,所任宜明。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正序 倒序
- 1. 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 2. 卷二·夏本纪第二
- 3. 卷三·殷本纪第三
- 4. 卷四·周本纪第四
- 5. 卷五·秦本纪第五
- 6. 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 7. 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 8.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 9. 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 10. 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 11. 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
- 12. 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 13. 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
- 14. 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 15. 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 16. 卷十六·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 17. 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 18. 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 19. 卷十九·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
- 20. 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 21. 卷二十一·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 22. 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 23. 卷二十三·礼书第一
- 24. 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 25. 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 26. 卷二十六·历书第四
- 27. 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 28. 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 29. 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
- 30. 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 31. 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 32. 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 33. 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 34. 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 35. 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 36. 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
- 37. 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 38. 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 39. 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 40.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41. 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 42. 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 43.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 44.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 45. 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
- 46. 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47.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 48. 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 49. 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 50. 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51. 卷五十一·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52. 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53. 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 54. 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 55. 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56. 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 57.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58. 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59. 卷六十·王世家第三十
- 60. 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 61. 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 62. 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63. 卷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 64.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 65. 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 66. 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 67. 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 68. 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 69. 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 70. 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71. 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
- 72. 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73. 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 74. 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75. 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76. 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 77. 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78. 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 79. 卷八十·乐毅列传第二十
- 80. 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 81. 卷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 82. 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83. 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84. 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 85. 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 86.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 87. 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 88. 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 89. 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 90. 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91. 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92. 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93. 卷九十四·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 94. 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 95. 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96. 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97. 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 98. 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99. 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100. 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101. 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102. 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103. 卷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104. 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105. 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106. 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107. 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108. 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 109.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 110. 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111. 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 112. 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 113. 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 114. 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 115. 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 116. 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 117. 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 118. 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 119. 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第六十
- 120. 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 121. 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 122. 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123. 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 124. 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 125.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126. 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127. 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128. 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129.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