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史记 》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①年少时,为郡小吏,②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注①索隐地理志汝南上蔡县,云“古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至十八代平侯徙新蔡”。二蔡皆属汝南。后二代至昭侯,徙下蔡,属沛,六国时为楚地,故曰楚上蔡。
注②索隐乡小史。刘氏云“掌乡文书”。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①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②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③故诟④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⑤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⑥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注①索隐言万乘争雄之时,游说者可以立功成名,当得典主事务也。刘氏云“游历诸侯,当觅强主以事之”,于文纡回,非也。
注②正义言秋时万物成熟,今争强时,亦说士成熟时。
注③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杨子法言曰:“人而不学,如禽何异?”言不能游说取荣贵,□如禽兽,徒有人面而能强行耳。
注④正义呼后反,耻辱也。
注⑤索隐非者,讥也。所谓处士横议也。
注⑥正义言讥世富贵,恶其荣利,自托于无为者,非士人之情,实力不能致此也。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①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②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觽,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③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醦上骚除,④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注①索隐胥人犹胥吏,小人也。去犹失也。几者,动之微。以言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小人不识动微之会,故每失时也。刘氏解几为强,非也。
注②索隐言因诸侯有瑕衅,则忍心而翦除,故我将说秦以并天下。正义胥,相也。几谓察也。言关东六国与秦相敌者,君臣机密,并有瑕衅,可成大功,而遂忍之也。
注③正义秦孝公,惠文公,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
注④集解徐广曰:“骚音埽。”索隐骚音埽。言秦欲并天下,若炊妇埽除醦上之不净,不足为难。
会韩人郑国来闲秦,以作注溉渠,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闲于秦耳,请一切逐客。”②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③
注①正义郑国渠首起雍州云阳县西南二十五里,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傍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以溉田。又曰韩苦秦兵,而使水工郑国闲秦作注溉渠,令费人工,不东伐也。
注②索隐一切犹一例,言尽逐之也。言切者,譬若利刀之割,一运斤无不断者。解汉书者以一切为权时义,亦未为得也。
注③正义在始皇十年。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①迎蹇叔于宋,②来丕豹、公孙支于晋。③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④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⑤北收上郡,⑥南取汉中,⑦包九夷,制鄢、郢,⑧东据成皋之险,⑨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⑩强公室,杜私门,蚕食⑾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注①索隐秦本纪云“晋献公以百里奚为秦穆公夫人媵于秦,奚亡走宛,楚鄙人执之”是也。正义新序云:“百里奚,楚宛人,仕于虞,虞亡入秦,号五羖大夫也。”
注②索隐秦纪又云“百里奚谓穆公曰:‘臣不如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代莫知。’穆公厚币迎之,以为上大夫”。今云“于宋”,未详所出。正义括地志云:“蹇叔,岐州人也。时游宋,故迎之于宋。”
注③索隐丕豹自晋奔秦,左氏传有明文。公孙支,所谓子桑也,是秦大夫,而云自晋来,亦未见所出。正义括地志云:“公孙支,岐州人,游晋,后归秦。”
注④索隐秦本纪穆公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此都言五子之功,故云“并国二十”;或易为“十二”,误也。
注⑤索隐案:惠王时张仪为相,请伐韩,下兵三川以临二周。司马错请伐蜀,惠王从之,果灭蜀。仪死后,武王欲通车三川,令甘茂拔宜阳。今并云张仪者,以仪为秦相,虽错灭蜀,茂通三川,皆归功于相,又三川是仪先请伐故也。
注⑥正义惠王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
注⑦正义惠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
注⑧索隐九夷□属楚之夷也。地理志南郡江陵县云“故楚郢都”,又宜城县云“故鄢”也。正义夷谓并巴蜀,收上郡,取汉中,伐义渠、丹儣是也。九夷本东夷九种,此言者,文体然也。
注⑨正义河南府泛水县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华,一作‘叶’。”
注⑾索隐高诱注淮南子云:“蚕食,尽无余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①有随、和之宝,②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③乘纤离之马,④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⑤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韂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⑥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⑦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⑧阿缟之衣,锦绣之饰⑨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⑩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⑾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韂、桑闲、昭、虞、武、象者,⑿异国之乐也。今□击瓮叩缶而就郑韂,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注①正义昆冈在于阗国东北四百里,其冈出玉。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濆山一名昆山,一名断蛇丘,在随州随县北二十五里。
说苑云‘昔随侯行遇大蛇中断,疑其灵,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去,因号其处为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径寸,绝白而有光,因号随珠’。”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注③集解见苏秦传。索隐越绝书曰:“楚王召欧冶子、干将作铁剑三,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太阿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纤离,蒲梢,皆骏马名。”索隐皆马名。徐氏据孙卿子而为说。
注⑤集解郑玄注月令云:“鼍皮可以冒鼓。”
注⑥索隐决提二音。周书曰“正北以駃騠为献”。广雅曰“马属也”。郭景纯注上林赋云“生三日而超其母也”。
注⑦索隐下陈犹后列也。晏子曰“有二女,愿得入身于下陈”是也。
注⑧索隐宛音于阮反。傅音附。宛谓以珠宛转而装其簪。傅玑者,以玑傅着于珥。珥者,瑱也。玑是珠之不圆者。或云宛珠,随珠也。随在汉水之南,宛亦近汉,故云宛。傅玑者,女饰也,言女傅之珥,以玑为之,并非秦所有物也。
注⑨集解徐广曰:“齐之东阿县,缯帛所出。”
注⑩集解徐广曰:“随俗,一作‘修使’。”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注⑾索隐说文云:“瓮,汲缾也。于贡反。缶,瓦器也;秦人鼓之以节乐。”
灿音甫有反。
注⑿集解徐广曰:“昭,一作‘韶’。”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觽,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觽庶,故能明其德。①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黔首以资敌国,②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③
注①索隐管子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文子曰:“圣人不让负薪之言,以广其名。”
注②索隐资犹给也。
注③索隐藉音积夜反。赍音子奚反。说文曰:“赍,持遗也。”赍或为“资”,义亦通。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觽。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①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注①集解新序曰:“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达始皇,始皇使人逐至骊邑,得还。”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①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
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②而定一尊;③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髃下以造谤。
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④治离宫别馆,周篃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注①索隐重音逐用反。重者,再也。
注②索隐刘氏云:“前时国异政,家殊俗,人造私语,莫辨其真,今乃分别白黑也。”
注③索隐谓始皇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
注④正义六国制令不同,今令同之。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
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①
注①索隐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李斯言己今日富贵已极,然未知向后吉凶止泊在何处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①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③
注①正义今沂州。
注②正义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东南五十里。
注③集解辩士隐姓名,遗秦将章邯书曰“李斯为秦王死,废十七兄而立今王”也。然则二世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此书在善文中。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①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髃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②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③
注①正义沙丘台在邢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辎车’。”
注③集解文颖曰:“辒辌车如今丧□车也。”孟康曰:“如衣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之‘辒辌车’也。”如淳曰:“辒辌车,其形广大,有羽饰也。”
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
长子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胡亥曰:“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①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韂君杀其父,而韂国载其德,孔子着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胡亥喟然叹曰:“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赵高曰:“时乎时乎,闲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
注①集解史记音隐宰显反。索隐音义云宰殄反。刘氏音将浅反,则谫亦浅义。
古人语自有重轻,所以文字有异。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
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鷪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命悬于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②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斯曰:“吾闻晋易太子,③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④身死为戮;纣杀亲戚,⑤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⑥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注①索隐斯言忠臣之节,本不避死。言己今日亦庶几尽忠不避死也。
注②索隐水摇者,谓冰泮而水动也,是春时而万物皆生也。
注③正义谓废申生,立奚齐也。
注④正义谓小白与公子纠。
注⑤正义谓杀比干,囚箕子。
注⑥索隐言我今日犹是人,人道守顺,岂能为逆谋。故下云“安足与谋”。
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觽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于阳周。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属上郡。”正义阳周,宁州罗川县之邑也。
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闲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乱主之所禁也。
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愿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髃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
于是髃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①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注①集解史记音隐曰:“矺音贮格反。”索隐矺音宅,与“磔”同,古今字异耳。磔谓裂其支体而杀之。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
书上,胡亥大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髃臣人人自危,欲畔者觽。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傜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李斯数欲请闲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吾有私议而有所闻于韩子也,曰‘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①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②藜藿之羹,饭土匦,③啜土铏,④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⑤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⑥决渟水致之海,⑦而股无胈,⑧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
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贵于有天下也。夫所谓贤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万民,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故吾愿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柰何?”李斯子由为三川守,髃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
注①集解徐广曰:“采,一名栎。一作‘柞’。”索隐采,木名,即今之栎木。
注②索隐粢音资。粝音郎葛反。粢者,稷也。粝者,□粟饭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溜’。”
注④集解音刑。
注⑤集解徐广曰:“觳音学。觳,一作‘毂’,推也。”索隐觳音学。尔雅“觳,尽也”。言监门下人饭犹不尽此。若徐氏云“一作‘毂’。毂,推也”,则字宜作“较”。邹氏音角。
注⑥正义谓河之九曲,别为堤防。
注⑦集解徐广曰:“致,一作‘放’。”
注⑧集解胈,肤毳皮。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①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注①索隐督者,察也。察其罪,责之以刑罚也。
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①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②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
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
注①索隐上音资二反,下音呼季反。恣睢犹放纵也。谓肆情纵恣也。
注②正义言有天下不能自纵恣督责,乃劳身于天下若尧﹑禹,即以天下为桎梏于身也。
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①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灰于道者。②夫□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释,③铄金百溢,盗跖不搏”者,④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跖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跖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跖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⑤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牧其上。⑥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⑦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
可不哀邪!⑧
注①索隐格,强扞也。虏,奴隶也。言严整之家本无格扞奴仆也。
注②正义□灰于道者黥也。韩子云:“殷之法,□灰于衢者刑。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曰:‘灰□于衢必燔,人必怒,怒则□,□则三族,虽刑之可也。’。”
注③索隐八尺曰寻,倍寻曰常,以言其少也。庸人弗释者,谓庸人见则取之而不释,以其罪轻,故下云“罚不必行,则庸人弗释寻常”是也。
注④索隐尔雅“铄,美也”。言百溢之美金在于地,虽有盗跖之行亦不取者,为财多而罪重也,故下云“搏必随手刑,盗跖不搏”也。搏犹攫也,取也。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故人取物亦谓之搏。
注⑤集解许慎曰:“楼季,魏文侯之弟。”王孙子曰:“楼季之兄也。”
注⑥集解诗云:“□羊坟首。”毛传曰:“牝曰□。”
注⑦索隐峭,峻也,高也,七笑反。堑音渐。以言峭峻则难登,故楼季难五丈之限;平堑则易涉,故跛□牧于泰山也。
注⑧索隐舍犹废也,止也。言为人主不能行圣人督责之术,则已废止,何为勤身苦心,为天下所役,是何哉?“可不哀邪”,言其非也。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闲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磨俗,①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
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髃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
注①索隐拂音扶弗反。磨音莫何反。拂世,盖言与代情乖戾。磨俗,言磨砺于俗使从己。
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觽者为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觽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
“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髃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①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②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注①集解徐广曰:“通,或宜作‘照’。”
注②集解徐广曰:“揆,一作‘拨’也。”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髃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①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闲。”赵高谓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闲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闲,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
且固我哉?”②赵高因曰:“如此殆矣!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③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
注①索隐房音旁,一如字。
注②索隐谓以我幼故轻我也。云“固我”者,一云以我为短少,且固陋于我也,于义为疏。
注③集解徐广曰:“公,一作‘讼’,音松。”
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①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
“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儙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髃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弒简公于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为韩安相也。
②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
注①集解应劭曰:“战国之时,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曰角抵。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案:秦名此乐为角抵,两两相当,角力,角伎蓺射御,故曰角抵也。”骃案:觳抵即角抵也。
注②索隐□,亦作“起”,并音怡。韩大夫弒其君悼公者。然韩无悼公,或郑之嗣君。案表,韩□事昭侯,昭侯已下四代至王安,其说非也。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
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觽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
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貋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留三日,赵高诈诏韂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髃盗兵大至!”
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既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髃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秦本纪云‘子婴者,二世之兄子也’。”索隐刘氏云:‘弟’字误,当为‘孙’。子婴,二世兄子。”
子婴既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髃臣百官皆畔,不适。①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②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注①集解徐广曰:“适音敌。”
注②正义轵道在万年县东北十六里。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索隐述赞】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诳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正序 倒序
- 1. 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 2. 卷二·夏本纪第二
- 3. 卷三·殷本纪第三
- 4. 卷四·周本纪第四
- 5. 卷五·秦本纪第五
- 6. 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 7. 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 8.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 9. 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 10. 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 11. 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
- 12. 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 13. 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
- 14. 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 15. 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 16. 卷十六·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 17. 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 18. 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 19. 卷十九·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
- 20. 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 21. 卷二十一·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 22. 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 23. 卷二十三·礼书第一
- 24. 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 25. 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 26. 卷二十六·历书第四
- 27. 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 28. 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 29. 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
- 30. 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 31. 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 32. 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 33. 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 34. 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 35. 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 36. 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
- 37. 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 38. 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 39. 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 40.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41. 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 42. 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 43.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 44.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 45. 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
- 46. 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47.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 48. 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 49. 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 50. 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51. 卷五十一·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52. 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53. 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 54. 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 55. 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56. 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 57.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58. 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59. 卷六十·王世家第三十
- 60. 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 61. 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 62. 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63. 卷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 64.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 65. 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 66. 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 67. 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 68. 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 69. 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 70. 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71. 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
- 72. 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73. 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 74. 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75. 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76. 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 77. 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78. 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 79. 卷八十·乐毅列传第二十
- 80. 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 81. 卷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 82. 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83. 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84. 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 85. 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 86.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 87. 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 88. 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 89. 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 90. 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91. 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92. 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93. 卷九十四·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 94. 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 95. 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96. 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97. 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 98. 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99. 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100. 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101. 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102. 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103. 卷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104. 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105. 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106. 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107. 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108. 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 109.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 110. 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111. 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 112. 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 113. 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 114. 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 115. 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 116. 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 117. 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 118. 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 119. 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第六十
- 120. 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 121. 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 122. 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123. 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 124. 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 125.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126. 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127. 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128. 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129.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