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佛教的法器 》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幡)
幡
幡(梵pataka,pataka、dhvaja、ketu),幡为旌旗的总称,又作旛。音译波哆迦、驮缚若、计都。与“幢”同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象徵佛菩萨之威德。在经典中多用为降魔的象徵,在《观心论灌顶法师疏》中说:“缯幡,即翻法界上迷生动出之解。幡坛不相离,即动出不动出不相离也。”
《华严经》<十回向品>中亦说:“菩萨施上妙幢幡,回向云:‘愿一切众生,常以宝缯,书写正法,护持诸佛菩萨法藏。’”即指书经咒于幢幡上。
经典中亦常谓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难,往生诸佛净土,又说供养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场常加使用,因而成为庄严之法具。在《长阿含》卷四<游行经>中说:“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散华烧香,作众伎乐,供养舍利。”
幡之形状,一般是由三角形的幡头、长方形的幡身、置于幡身左右的幡手,及幡身下方的幡足构成,有大有小。通常是以布制成,也有金铜制、杂玉制、纸制等类。其所悬挂之场所,有时是堂内柱上,有时树立在佛堂之前庭,或附著于天盖之四隅。
幡的种类有多种,可依其材质、形状、目的等而分如下:
1、依材质分:有金铜幡、板幡、纸幡、玉幡(以宝玉装饰者)、平幡(平绢所制者)、丝幡(束丝所制者)等名称。
2、依色彩色:有五色幡(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幡,即续色幡)、八色幡(用于灌顶道场)、青幡(请雨经法)、黄纸幡(大元帅法)等名称。
在《灌顶经》中卷十一说黄纸幡用于荐亡:“若四辈男女,若命终时,若已命过,于其亡日,造作黄旛,悬著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旛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旛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其福无量。旛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
3、依仪礼分:有命过幡(人死时,为死者积福时而建)、续命(神)幡(为祈廷命而立)、送葬幡、施饿鬼幡。
4、依所挂场所而分:有堂幡、高座幡、天盖幡、庭幡。
5、依幡身所描绘之图会:有种子幡、三昧耶幡、佛像幡、莲华幡。
此外,在我国,另有于幡身施以刺绣者,此称绣幡。亦有造六角或八角之幢形,以兼具幡幢两种功德者,称为幢幡;其木制者,称为木幢幡。
关于造幡的功德,《撰集百缘经》卷七<顶上有宝盖缘>记载,迦毗罗卫国有一个长者之妻子,诞生时空中悬有大幡盖,因此名其为波多迦(即“幡”)。波多迦后出家得阿罗汉果,受世人敬仰。
此外,《药师本愿经》、《十方随愿往生经》及《释门正统》卷四等亦说命终时悬幡可廷寿或招福,此即是“续命神幡”与“命过幡”。《释迦谱》卷五<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中说:“塔成造千二百织成幡及杂华,未得悬幡。王身有疾,伏枕慷慨曰:‘若威灵有感,愿察我至诚,(中略)由是病愈增算十二,故因名为续命幡。’”
《灌顶经》卷十一也说及命过幡之功德:“若人临终之日,当为烧香然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世若有罪业应堕八难,幡灯功德必得解脱。”
密教则谓幡具有无量佛德,如行者以顶触幡则来世成道可至佛位,此称灌顶幡。《秘藏记》卷中也说:“世人皆以幡号灌顶,是以幡功德先为轮王,后终成佛以至佛果,名为灌顶。”
绘在幡上之图像,称绘幡,描绘佛、菩萨明王及天部的幡,包括佛像幡、五(七、八)如来幡、菩萨像幡、明王幡、不动幡、天王幡、七大龙神幡等,种类繁多;至于种子幡则是以种子代替图绘的幡;三昧耶形幡又称佛法幡,是描绘佛及菩萨三昧耶形的幡。所谓三昧耶形,即是以形表佛及菩萨为悟道所立的誓愿,如诸佛之印相、观音菩萨的莲花及不动明王的剑等;幢幡是以六角或八角幢型所作的幡,将幢与幡的功德合为一体。木制幢幡,又称为木幢幡。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幡)
正序 倒序
- 1. 出版缘起
- 2. 序
- 3. 第一章 总论 (法器的种类)
- 4. 第一章 总论 (供养用的佛具)
- 5. 第一章 总论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
- 6. 第一章 总论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 7. 第一章 总论 (密教的法器)
- 8.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佛坛)
- 9.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须弥坛)
- 10.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幡)
- 11.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幢)
- 12.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盖)
- 13.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经幢)
- 14.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洒水器)
- 15.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灯明)
- 16.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华)
- 17.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华鬘)
- 18.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衣祴(花笼))
- 19.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香)
- 20.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涂香)
- 21.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香 炉)
- 22.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饮食器)
- 23.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镜子)
- 24.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木鱼)
- 25.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钟)
- 26.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大鼓)
- 27.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磬)
- 28.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引磬)
- 29.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铜钹)
- 30.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戒尺)
- 31.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犍稚)
- 32.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云版)
- 33.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钵)
- 34.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三衣)
- 35.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澡 豆)
- 36.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头巾(僧帽))
- 37.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手巾)
- 38.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齿木)
- 39.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净瓶)
- 40.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漉水囊)
- 41.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尼师坛(坐具))
- 42.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念珠)
- 43.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锡杖)
- 44.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拄杖)
- 45.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戒刀)
- 46.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拂子)
- 47.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如意)
- 48.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香板、竹箆等警策法具)
- 49.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蒲团)蒲团
- 50.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曲彔)
- 51.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界 尺)
- 52. 第七章 置物用的法器 (舍利容器)
- 53. 第七章 置物用的法器 (佛龛)
- 54. 第七章 置物用的法器 (经箱)
- 55. 第七章 置物用的法器 (戒体箱)
- 56.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曼荼罗)
- 57.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铃)
- 58.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杵)
- 59.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羯磨杵)
- 60.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盘)
- 61.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錍)
- 62.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象炉)
- 63.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阏伽桶)
- 64.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法螺)
- 65.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线)
- 66.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护摩炉)
- 67.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护摩杓)
- 68.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宝瓶)
- 69.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丸香)
- 70.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橛)
- 71.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法/轮)
- 72.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唐卡)
- 73.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哈达)
- 74.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食子)
- 75.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八吉祥)
- 76.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轮王七宝)
- 77.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六拏具)
- 78.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祈祷石和摩尼旗)
- 79.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摩尼转和转轮藏)
- 80.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五佛冠)
- 81.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曼达盘)
- 82.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手鼓)
- 83.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钺刀)
- 84.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颅器(嘎巴拉))
- 85.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金刚降魔杵(普巴杵))
- 86.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黄铜号角)
- 87.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嘎乌)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