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19:06
评论

您正在阅读:《 父母恩重难报 》

缘起


  第一章
  讲经的人、时、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阿难说:「我的确是这样听到——某一个时候,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此《父母恩重难报经》。
  「如是我闻」——是每部佛经开头的经序。佛陀讲经时,弟子并没有当场记录,而是由侍者阿难尊者凭记忆于事后传诵下来的。因为阿难每天都随侍在佛陀身边,佛陀向弟子所讲的话,或对某些求教者所讲的道理,他都凭着记忆力和智慧,摄受在脑海中,所以有句话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佛陀讲经四十九年,直到八十岁入灭。在佛陀将入灭前,由于佛陀的弟子们大多已修到解脱境界,看到佛陀即将入灭,大家表情都肃穆而凝重。而阿难身为佛陀的侍者有二十多年之久,日夜相处,感情深厚;尤其佛陀与阿难本是堂兄弟,佛陀即将入灭,当然更令阿难伤心。伤心的阿难激动地跑到一棵大树下,抱着树干大声痛哭。
  佛弟子阿那律陀远远听到阿难的哭叫声,循声找到阿难,拍拍阿难的肩膀。阿难回头看到阿那律陀,便向他说:「佛陀即将离开我们了!」然后哭得更伤心。原来阿那律陀也是佛陀的堂兄弟,阿难与亲人相见,当然更是感伤啊!
  由于阿那律陀已证得阿罗汉果,明白「人」只是天地宇宙间的过客,佛陀既然已经八十岁了,八十年前当他出生的那一刻,即已注定总有一天会入灭,所以阿那律陀把生死看得很自在。
  他牵着阿难的手说:「阿难,你不要悲恸,要把握时间,你的责任很重大,有很多事要赶快进行。我们要了解佛陀的心意:首先,将来佛教在人间要怎样推行?第二,将来僧团要如何管理?谁来当僧团的领导者?第三,如何结集经典,使经典能取信于人间,让人能辨别是否为佛陀所说的话?你要赶快向佛陀请示这些问题,千万别在此哭泣浪费时间啊!」
  阿难听了这席话,如梦初醒,急忙赶回佛陀的身边说:「佛陀,请您慈悲为我们开示,佛陀在世时,我们以佛为师,一旦佛陀入灭,谁来当我们的导师呢?」
  佛陀回答道:「以『戒』为师。你们必须依照我制定的规矩,依教奉行。」
  又问:「僧团中难免有一些不守教规的人,佛陀在世时都有不能受教的人,一旦佛陀离开了,什么人可以调伏他们呢?」
  佛陀回答道:「阿难!你要发慈悲心来教育他们。如能受教的,应该为他们欢喜祝福;如不能接受教法的人,应对其生怜悯心;至于劣性不改者,则默而槟之。(意即:不作正面处置,然淡默以对,任其自行修正或离去。)」
  阿难又问:「佛陀在世时讲了这么多妙法,将来我们应该把佛陀的教法流传于人间,但是异教的经典这么多,要怎样才能取信于人,让人相信这是佛陀所讲的教理妙法呢?」
  佛陀回答道:「你们每个人都要发心,把我说过的话结集成经典,流传于人间;如要取信于人,就用『如是我闻」四个字作开头吧!」
  因此,只要有「如是我闻」这句话,就可证明此经是佛陀所说的。这就是遵佛遗教。
  「一时」——也就是某一个时候。也许有人会想:为什么不标明西元前几年几月几日,来取信于人呢?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佛陀讲经时,并没有现场笔记,所有经典,都是阿难记忆在脑海中的,所以无法明确说出年月日。另一项最大的原因也是佛的智慧——佛所讲的经典,不但要流传在人间,也要流传于天堂、龙宫,如此到底是要标明天堂的时日呢?还是标明娑婆世界的人间时日呢?
  比如说: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亲讲《地藏经》,忉利天的一日,已是人间的一百年;而且在人间,世界各地的日夜时间都不一样。佛陀为了所讲述的经法,普天之下都能接受,所以就通用「一时」来概括。
  「祇树给孤独园」——是在舍卫国郊区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在此讲经说法的时间及次数较多。
  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祇树给孤独园」呢?这有一段典故:
  舍卫国当时有位「给孤独长者」,这位长者在国内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但很富有,而且很有爱心,因此博得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恭敬。
  长者除最小的儿子尚未结婚外,其余的均已成家,长者心想:我一定要为小儿子找位既漂亮又贤淑的女子为妻。
  正好邻国一位好友,有一个女儿很漂亮,他想与这位朋友结为姻亲,因此就到朋友家去拜访。
  长者一到朋友家,看到内内外外都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心里很高兴,以为朋友以这种华丽庄严的场面来迎接他,所以一见面长者就说:「我好感动啊!你不需要为我行如此大的礼节啊!」
  他的朋友回道:「你误会了!我不是为你,我是为佛陀!」
  长者一听到「佛陀」的名字,突然间内心一阵震撼,觉得有股莫名的欢喜,于是好奇地问:「『佛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值得你这么尊重呢?」
  朋友回答道:「你既然来了,就住下吧!明天中午我要恭请佛陀来家中供养,你就可以亲眼见到佛陀庄严的法相,听到佛陀的妙音法语了!」
  长者当晚彻夜难眠,心中一直期盼着天快亮,希望能早点见到伟大的佛陀,所以怎么睡也睡不着。于是他起床到处走动,不由自主地走出了花园,来到一片清净的丛林,看到一位形貌很庄严的修行者端坐在树下。长者不由自己地五体投地拜了下去。那时天将黎明,他抬起头来,看到这位修行者庄严而安详的慈颜,心中顿觉如露出摩尼宝珠般的光明和清净。
  他跪下虔敬地问道:「请问大德如何尊称?」
  佛陀说:「我就是你想要见的人啊!
  长者一听就说:「原来您是佛陀。怪不得我的朋友会如此的敬重您。佛陀啊!您能答应我,让我邀请您到舍卫国去好吗?舍卫国那个地方,很需要像您这么庄严有德、福慧具足的圣人,您是否愿意到那个地方去教化众生呢?」
  佛说:「只要那里有僧团居住的场所,有讲经的地方,我一定会去。」
  长者听了欣喜地说:「我现在马上回舍卫国,好好寻找一个地方供养僧侣,恳请佛陀慈悲施教。」
  长者回去后就开始找土地,但都不理想。最后他找到一个很好的地方,但这块土地的主人是祇陀太子,于是给孤独长者请求太子让售这块上地。
  太子不愿得罪长者,却又不肯让售土地,因此就出了一道难题给他。太子说:「可以啊!土地可以卖给你,但价钱很贵。」
  长者回道:「不要紧,我一定可以做到。」
  太子说:「只要你用黄金铺地,你的黄金能铺到哪里,那部份的土地就是你的。」
  长者回道:「那还不简单,只要金子与钱能买得到,即使用尽家产,我也要完成这个心愿。」
  他回家后,就把家中所有的黄金,派人用车子载到那块土地上,一寸寸地把黄金铺在地上。他向太子说:「你看!每一寸的土地我都铺满了黄金,这块土地是否已经是我的了?」
  太子看了心中非常感动,就向长者说:「你要供养的人到底是谁呢?竟然值得你用黄金来铺地?既然能让你这么尊敬,我想这个人一定是普天之下罕有的圣人。我真的很感动,请你把金子收回去,这块地就让我来捐吧!
  长者说:「不行,我的金子既已铺在地上,这块地就是我的了,我要以此来表示我供养佛陀的诚意。」
  太子非常后悔,心想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地捐了,现在想捐已没有机会。不过他心生一智地说:「好吧!既然你的金子都已铺满了土地,这块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地上的这些树木,金子无法铺上,我只好叫人把树砍掉。」
  长者一听,吃了一惊!这块土地的美,就是因为有这些树木,万一树真的被砍掉了,那岂不就破坏了园地的美感吗?他非常着急,马上向太子说:「我们一起捐赠吧!土地由我捐,树木由你捐;佛陀如果看到这些树木,一定会很欢喜的。」
  太子说:「只要有我的分就好。」于是给孤独长者就在这块地上盖起精舍,里面有讲堂,也有僧侣居住的地方。
  数个月后,房子盖好了,佛陀就率领弟子来到这里。长者即向佛陀介绍祇陀太子,并向佛陀说明土地与树木的缘由。
  佛听完之后说:「既然这个地方是你们两位合捐的,我就用你们二人的名字为名——因为太子捐树,所以称『只树』;而给孤独长者捐园地,就称『给孤独园」。」
  所以「祇树给孤独园」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父母恩重难报经》时,在场闻法的人有多少呢?有出家众二千五百人、菩萨、大菩萨等共约三万八千人。这段经文就是在描述听经者的数目。
  第二章
  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
  当时,释迦牟尼佛讲经并不是固定在某个地方,而是带领弟子到处弘法,有些在家众也会随着佛的去处而前往听经。
  由于印度地方非常辽阔,从这个村庄到那个聚落,都要走很远的路,而且所经过的地方,几乎荒无人烟。当时佛陀率领弟子一直向南方走。
  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印度的风俗习惯和中国不一样,中国人去世,都讲究地理风水,而且要棺木墓穴厚葬。但是印度的习俗,有的是用天葬,不论地位高低,也不分尊卑贵贱,凡是人去世后,甚或一息尚存时,就把他抬到荒郊的冢场,放在露天之下,任凭风吹日晒雨琳,或虫食鸟吃,直到变成一堆白骨。
  当佛陀看到路边这堆白骨时,就很恭敬地五体投地礼拜;这种举动令阿难觉得很不寻常。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现今所居之处,是在「欲界」中、五趣杂居的地方,亦云「凡圣同居土」。众生不但居于欲界,而且依欲而生活。
  何谓「五趣」呢?趣——就是趣向,有五条道路是众生所造之业的引力去处,哪五条道路呢?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若要往生善趣,就必须行十善业、断十恶业——能遵守五常,舍了这个躯体后,由于十善业的引力,还会再来人间,或上生天堂。如果不守人伦业因,没有慈心爱念,反而在人群中为非作歹,就会为恶业所引,往生畜生、饿鬼、地狱三恶趣。
  欲界是非常容易堕落的地方,切莫以为上天堂就可得到解脱——其实升天不如做人,因为在天道中,修行种福的机会很少,都是在享福,一旦福报享尽,还得再堕落。
  所以在人道中,做人最有意义,最能发挥生命良能的价值,也才有机会成为一位菩萨。因为人间苦乐参半,有苦难的人生,也有幸福的人生,苦难的人需要有福、有爱的人去帮助,因此,在人间才有种福、修福、行善的机会。
  其实修行,不能只修人天福,而要修到超越三界——唯有罗汉、菩萨才能脱离三界。菩萨为救度苦难的众生,而倒驾慈航来人间,所以要超越三界就必须修菩萨道。有句话说:「菩萨游戏人间」、「菩萨所缘,缘苦众生」,因为有苦难的众生,菩萨才会倒驾慈航来到人间。就如观世音菩萨,以慈眼视众生,并用其耳根寻声救苦,随处现形。
  比如慈济的救济工作,只要有人发现苦难的众生,就快速地将个案告知本会,而个案当地的委员接到本会通知后,就尽快前去采访;如果需要帮助,大家就会同心协力去帮助他们,此即「一眼观时千眼观,一手动时千手动」的最好引证;大家共同把爱献给社会,这就是超越人间与天界的大爱形态。这分清净的爱心从何而来呢?是我们依照佛陀的教法实行而所得者。
  唯有佛陀能指引众生,远离污秽、染着,撇开私我欲爱,融会佛心与我心;心念合一,就能脱离三界而且超越三界,所以尊称佛陀为「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四生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三界的众生,出生都不离这四种形态:湿生就是在水中或靠潮湿的地带来维持生命;胎生是靠母体怀胎得到生命;化生就是在人间行十大善或十大恶,临终舍此投彼时,化生天堂享乐,或化生地狱受苦;卵生就是鸡、鸭、鸟……之类。
  佛陀不只在人间显迹,甚至连畜生道、地狱道,也都前去度化。众生刚强,释迦牟尼佛为度化刚强的众生,所以有时随顺众生化生天堂,有时也随顺众生化生地狱,这无非为了示现慈父的形态来教导众生啊!
  以上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阿难等佛陀礼拜之后,就很恭敬地合掌问佛陀说:「世尊啊!您被称为如来,如来是人天的导师,人格崇高,怎么会向这堆白骨礼拜呢?」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我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
  佛陀对阿难说:「阿难,你跟随我出家,虽然也受人人所敬重——认为是我最亲近的弟子,怎么不明白这道理呢?你出家已久,然而所知道的事,还是不够广博。」
  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佛陀告诉阿难:「人人每一世都有一对父母,我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他们的骨头累积起来,就如同这堆白骨山啊!由于这个因缘,我应当恭敬礼拜。」
  由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的生命并不因此身老死,就什么都消失了,而是仍有无量未来的生命延续着。一如佛陀所说,这堆白骨也许是他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
  每个人一生中只有一对父母,而佛陀礼拜的成堆白骨,是佛陀过去生中多少父母的遗骨?可见佛陀来来回回人间有多久啊!有几生几世呢?佛既然是这样,我们当然也是这样啊!
  所以佛陀常常告诉我们,应该要时时敬重一切众生如己身父母,他们纵然不是我们今生的父母,但可能是我们前世的父母,甚至是未来世的父母。
  有时我们见到某些人会觉得很投缘,这是因为过去生中,你曾关心过他,所以今生他关心你,彼此敬重,自然一见面就会起欢喜心,觉得投缘。但也有人带着过去生中仇恨的业而来,在今世结为眷属,或夫妻、或父母、或子女,天天吵吵闹闹,彼此不合,这是因为过去生中所结下的恶缘啊!
  其实,生命并不只有今生今世,而是从过去生就不断地延续下来,说不定站在我们面前的人,就曾在过去生与我们互为父母兄弟姊妹。
  所以,佛陀一再教育我们,要好好看待一切众生,年老的要视同自己的父母;年轻的要当作自己的兄弟姊妹;而幼小的,则应视如自己子女般地爱顾。如能抱持这分心,时时感恩,我们就会无仇也无恨。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作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佛陀向阿难说:「你把这些骨头分成二堆:男的骨头较重,颜色较白;而女的骨头较轻,颜色也比较黑。」
  阿难白言:世尊,男子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熏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阿难听不懂佛的分析,所以又再问:「世尊啊!男人在世时,看到他的穿衣装束、举止形态,就知道他是男人;而女人在世时,擦困脂香水、穿红着绿,一看装扮,也知道她是女人。但一旦死了之后,皮肉脱落、骨头干枯,同是白骨一堆,我又怎能分辨男或女呢?」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
  佛于是再为阿难详细解说:「男人较为乐观豁达,天性外向,不易被家事所羁缚。尤其在印度,男人每天都很清闲,不像女人要生育孩子,又要操劳家事,所以男人比较能够去听闻佛陀讲经说法;听经之后,自然就懂得道理,知道道理就会守持戒律,也会礼拜三宝,念佛圣号。因为有修行,所以骨头较白也较重。」
  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看看从前的女人,多么悲哀!和现代的女性真是不能相提并论。几千年前的封建时代,女人是没有地位的,他们认为女人的本分就是结婚、生子,如果没生孩子,就被认为对不起夫家。
  当时的女人每天有做不完的家事、操不完的心,又因为见闻不多,所以知识较低;而且女人爱着心重、烦恼多,用情痴迷,占有心强,容易嫉妒又小心眼,所以佛说女人「易溺于情」。
  佛说:女人把生儿育女视为本分、天性,生了孩子后又必须哺乳,而乳汁是由血转化而成的。如果把母乳挤出,冻了一夜的露水之后,乳汁就会变成红色,所以说,孩子吸乳好像是在吸食母亲的血一般。一个小孩从出生到断乳,这期间总共要吸食多少母乳呢?需要八斛四斗。十斗成一斛,总共要八十四斗的白乳啊!
  人人都是母亲养大的,看了这段话,就知道母亲的恩有多重了!母亲用尽心血哺喂小孩,毫无保留地付出,以致无法好好修身,也无法清净自心,所以容易憔悴、耗损骨髓,也因此女人的骨头较轻,颜色也较黑。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阿难听了心如刀割,想到母亲生育他的痛苦,不由得心生悲痛、泪流满面,于是请问佛陀:「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心,要如何才能报答这分恩德?」
  既然我们要学佛,就要知道父母养育子女是多么的辛苦,我们应该知恩报恩。
  然而有些人一到生日,就大宴亲友,其实,生日有什么好铺张庆祝的?人生在世,如果不知为人群付出,这样的「人生」与「众生」又有什么差别?我们一辈子不知吃了多少别人辛苦耕种的米、穿坏了多少别人辛苦织成的衣服;若对社会毫无贡献,只是当一个消费者,那么又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
  老实说,生日这天就是母难日。母亲为了生育我们,受了许多的苦,例如阵痛时的呼天抢地,生死就在一线间;正当母亲受难、受折磨的日子,我们不思报答感恩,还宴客庆祝,这能算是「孝」吗?
  曾经有位老太太告诉我:「早知儿子会这样,过去就不需这么辛苦地养育他了。佛教说生日是母难日,但又有几个人知道呢?今天我儿子生日,但我却来到这里……。」我问:「既然是儿子生日,妳就该留在家里,让儿子好好地报答亲恩啊!」她说:「哪有什么亲恩好报答的?我儿子为了自己的生日,想杀猪公宴客,我劝他不要杀生,生日应该茹素,没想到儿子却回答:『妳懂什么?妳看不过去,要吃素就到寺院去吧!』」
  生日正是母亲生产痛苦挣扎的日子,这个儿子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却这样顶撞母亲,教母亲情何以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警惕自己啊!
  为人父母者,都会为子女操心,既然大家都知道为子女担忧的烦恼,就应该体会得出父母为自己操心的忧恼;大家为子女辛苦付出,正如同当初父母亲为我们的辛苦付出一样,所以大家应该要知恩报恩。因为人的身体是由父精母血所构成,以此身躯做一件好事,这分功德就属于父母,如果能以父母所赐身躯力行善业,就是报父母恩。所以我们,要多为父母植福,多为父母行善;更何况做好事不但上能报父母恩,下还能为子女种福田!
  中国人说「慎终追远」,就是要我们记得生命的根源,对生命的根源要时时抱持感恩心。虽然贵为佛陀,他不只是感恩这世的父母,甚至连旷劫累世的父母,他也一样感恩。所以佛陀向弟子说:「普天之下的老者都是我的父母,也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父母。」
  父母子女都是业缘的相互牵引,说不定现在我们面对的、计较的、怨憎会的人,来世就是自己的父母子女。爱愈深、缘愈重:恨愈深、怨愈重,有怨有爱就冤冤相报,爱恨牵连,即是斩不断的生死祸根!这就是凡夫的爱与恨。
  菩萨的爱是超越的,菩萨所爱的是普天之下的众生,不只是今生此世,甚至未来的生生世世。这分清净大爱的深切,远比慎终追远的道理更透彻、更长久。
  《佛说人有二十难》中,有一难是「生值佛世难」,要与佛生在同一个时代,实在很难。但依《父母恩重难报经》上所说,其实并不难,因为佛随时都现身在人间。佛陀生生世世往来人间,在旷劫累世的时空中来来去去,他的方向非常正确,没有丝毫偏差,不断地游化人间,做度人的工作。
  佛陀向阿难描述男女骨骸的区别之后,阿难了解了母亲的辛苦,心痛如割,礼请佛陀开示报答亲恩之法,于是佛陀为他分析胎儿在母胎中的成长变化。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