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4
13:43
评论

您正在阅读:《 20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

34.给予他人所需要的

有一句话叫“投其所好”。如果你身上有他人所需要的东西,他人必定会对你感兴趣。而这种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比如他人所需要的赞美、能力、安全感等等。 
  昨天,在小区散步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幅画朝我奔过来。我还没看清他是谁,他就非常迫切地问我:“阿姨,你看我的这幅画画得好吗?” 
  我这才想起来,这是我前几天在小区公园玩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小朋友。 
  当时,这个小朋友拿着画笔,趴在长凳上画画,我就坐在他旁边。他画了一个冒着炊烟的房子,房子前面有几棵树,虽然我看起来完全是“抽象派”的作品,但他自己却是非常自豪。这个男孩非常开朗,主动把画递给我看。 
  为了迎合男孩的自豪心理,我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故意看了很大一会儿,并赞美他的画有意境,还一再表示他的画很好。小男孩高兴极了。 
  没想到,他今天看到我后,一眼就认出了我,还主动拿出第二幅作品让我判断。这次,我当然又夸奖了他。他笑得很灿烂。 
  在这里,我并不是提醒大家要懂得赞美的艺术,而是告诉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其实,如果你换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有个人,功利心非常强,他的成功欲望也非常强。他每每与人交往的时候,首先会考虑这个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利用价值。也许与小张交往,以后向银行借钱会比较容易;也许与小李交往,我会得到一些免费的信息;也许与小王交往,他的办公室会借给我……他对周围的人怀着期待之心、算计之意。他总是盘算着接触的人会给他带来哪些好处,而且这种倾向表现得非常明显,而他对朋友的付出则是很小。比如,跟朋友一起吃饭,他总是不掏钱;别人找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有很多的借口拒绝。久而久之,他的朋友们都远离他了。 
  前面我们说过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在交往的时候,我们有所付出,也有所收获。只有付出和收获保持平衡时,交际的双方最愉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才是最稳定可靠的。 
  所以,我们要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后达到自己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这就需要我们在交往中常常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 
  而做到这些首先要对他人感兴趣。卡耐基说过“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了解他人的兴趣所在,需求所在,因为他人的需求构成了与你交往的动机。 
  另外,要让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得到别人的信赖,可以关注他人无意中透露出来的需求,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实现。这样你会收到很不错的效果。 
  比如,你在与一个自己的潜在贵人(今后可能在某方面会帮到你的人)聊天的时候,对方说:“听说周华健的演唱会要在北京举行,一直没时间去买票。我很喜欢听他的歌,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去看看。”他可能是“说者无心”,但是你最好要做到“听者有意”。抽空到票务公司去买一张票送给他。 
  虽然对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期望你会这样做,但如果你主动做到这一点,就会在对方心里留下这样的印象:灵活、乖巧、善解人意等等。对方会因此而记住你,或是感激你,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手。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