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21:5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关于这颗心 》

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因此,修行已久且熟练的老师,在言行上可能会显得没有什么作为,但他守护自己的心,他是安定的。看见其外在的表现,你可能会想模仿,畅所欲言,不过那是不同的,你们并非在同一个水准上,而是来自不同的地方。虽然阿姜可能只是坐在那里,但他并非漫不经心,他与事物同在,但不为所惑。

我们看不到这点,因此不能只根据外在现象做判断。当我们说话或行动时,内心也随之起伏,而有修行的人做事或说话是一回事,他们的内心状态则不同,因为它安住在法与律上。

例如,有时阿姜可能会对弟子很严厉,说的话听起来粗俗而随便,行为也很粗鲁。但我们只能看到他身、口的行为,而看不到他安住在法与律上的心。信守佛陀的教导:"不放逸是无死之道,放逸则是死亡之道。"(《法句经》)深思这句话,别人怎么做都不重要,只要不放逸。

想想经上所说:"比丘是乞士。"若只从外表如此定义比丘,我们的修行形式就会很粗糙。若了解佛陀定义的比丘是"看见轮回过患的人",就会深刻许多。

看见轮回过患的人,就是看见过失与世间苦难的人。这世间有这么多过患,但大多数人都未看见,只看见欢笑与快乐。什么是轮回?轮回之苦是势不可挡的,令人难以忍受。快乐也是轮回。若未看见轮回的过患,当有快乐时,我们便执著它而忘记痛苦。我们对它毫无所知,犹如小孩不知火的危险。

若我们如此了解佛法的修行--"比丘是看见轮回过患的人",将这教法牢牢地根植于生命中,则无论行、住、坐、卧或身在何处,都能厌离。我们将能反省自己,且不放逸,即使轻松地坐着也有相同的感觉。无论做什么,都看见这个过患,因此我们是处于一种非常不同的状态。这样修行,即称为看见轮回过患的人。

一个看见轮回过患的人,既活在轮回中,也不活在其中。换句话说,他们既了解世俗概念,也了解它们的胜义。这种人无论说的、做的或想的事,都和普通人不同,他们的行为更有智慧。

所以我才说:"是迎头赶上,而非模仿。"愚蠢的人会抓住每样东西,你千万不能那样做!别忘记自己。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