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0
23:42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在家律学 》

受 戒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受戒学戒与持戒

第一节 受戒

《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大正九·四三三中)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之所承认的。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门外汉。

佛教的戒律,因为佛子身分的不同以及等级的差别,所以也分有如下的各种名称:

甲、在家戒,共有四种:

一、三皈戒。

二、五戒。

三、八关戒斋。

四、菩萨戒。

乙、出家戒,共有五种:

一、沙弥及沙弥尼戒。

二、式叉摩那戒。

三、比丘尼戒。

四、比丘戒。

五、菩萨戒。

在这里,有三点要说明的。

有人以为,三皈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其实,三皈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皈之后,也有三种禁止:

第一、皈依佛,尽形寿不皈依天魔外道。

第二、皈依法,尽形寿不皈依外道邪说。

第三、皈依僧,尽形寿不皈依外道徒众。

所以,皈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

其次,在家人的八关戒斋,即是出家沙弥及沙弥尼所受十戒的上来九戒。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死生之门,所以称为八关。另加中后不食,称之为斋,合起来,便是八关戒斋。

再说,菩萨戒,在中国的近世,通行《梵网戒本》,此一戒本,可以通于四圣六凡(地狱道不能受戒,但也有人以为或可受戒)的一切众生,所以也不分在家的或出家的。近年,台湾传受菩萨戒,僧俗分开,出家人受梵网戒,在家人受优婆塞戒经的六重二十八轻戒。其实,这是尚有讨论余地的;因为《优婆塞戒经》中,明明告诉我们,六重二十八轻戒,乃是菩萨戒的根本,并非即是菩萨戒。

照理说,菩萨戒不论在家或出家,都是平等的。

不过,佛法虽讲平等,乃是讲性体上的平等——立足点上的平等,不是讲事相上的平等——没有老少,没有尊卑,没有前后的平等;佛说人皆可以成佛,因为人皆本具佛性,众生不是诸佛,因其佛性未显。故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有等级和层次的,从三皈五戒,级级增加,层层上升,以三皈为基础,菩萨比丘为具足,受了三皈戒的人,自然不能达到菩萨比丘戒的戒行,却没有一个菩萨比丘是不受三皈戒的。以此可知,三皈仅是引导入门的方便,菩萨比丘才是进入佛门的最后身分。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也都现的比丘相,因此,凡是受了三皈戒的人,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受了五戒的人,应该再进一步,求受菩萨戒,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人,如果发心出家,自是功德无量。倘若无法摆脱世缘,无法披剃出家者,也该受持八关戒斋,为生死的牢狱打开一条出离的道路,切不要以为信了佛,皈依了三宝,就是佛子身分的“所作已办”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