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1
17:5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戒了吧,拖延症! 》

“病态”的悠闲:还有明天!(2)

就这样,胡小懒从沉浸在被表扬的喜悦中,到接到新任务又沉浸在抱怨中,再到最后想明白了,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胡小懒多希望自己不忙的时候,它能走得慢一点儿,可这家伙铁面无私,毫不留情。

吃过午饭之后,胡小懒觉得有点困,难得清闲,睡会儿吧!睁开松惺的睡眼,已经1点半了。看资料吧!今天,他想着先看看并消化一下项目资料,心里有个大概。对胡小懒来说,他最喜欢干的就是这样的活儿了,不用太费脑子,挺悠闲地看看资料,喝一杯绿茶,享受着阳光,实在太美好了!况且,这点活儿很快就干完了,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想到这里,胡小懒的心顿时雀跃了,还有点久违的小激动。其实,喜欢拖延的人都这样:做事时不是先捡着重要的做,而是捡最容易的做,把要事放到最后。

想得挺好,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下午,部门临时决定开会,这一开竟然就是两个多小时!临近下班,胡小懒的资料也没看完。“算了,不是还有晚上吗?带回家得了!”胡小懒收拾好东西,带着资料,走出了公司大门。

晚上,在电视、电脑面前,胡小懒自以为强大的意志,瞬间就崩塌了。一转眼就到了12点,资料只在临睡前翻了两页,他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结果,一沓子资料被他抱在怀里,相拥而眠了。这一天,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匆匆而去了,再不复返。熟睡的他可能并未察觉,有一个可怕的、难以摆脱的恶魔——拖延症,已经悄悄地盯上了他。

有位哲人曾说过一句精辟的名言:“毁灭人类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因为告诉他们还有明天,他们就不会在今天努力了。”

歌手兼演员迪恩马丁,在歌曲《明天》中敏感地捕捉到了“稍后思维” (later thinking)的精髓。在这首歌中,马丁唱到一扇破损的窗户、一个滴水的龙头,以及其他拖延的后果。他反复唱着一句歌词:“明天马上就到。”词作者非常了解这种经典的拖延思维效果:既然“将来做”总是更合适,于是“现在”可以做得很少。

明天,是拖延者们给自己的心理安慰。他们习惯性地把今天要解决的事拖到明天,希望明天一切都会好转。如果说一件事不存在截止期限,那么拖延自然是再美好不过的事,因为总会有明天。可大多数情况下,一件事总会有期限,这就跟牛奶咖啡有保质期是一样的,你根本不敢也不愿意去错过这个期限,这一刻拖延了,下一刻你就得拼命地找补。

胡小懒也以为明天很美好,把看资料的事全部寄托在那里,可怜的他丝毫不知道——不珍惜今天的人,其实根本没有明天。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