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11:28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08 依止上师

六、依止上师 
  依止上师之引导分二:依师之必要,依师之次第。 
  依师之必要 
  依止上师之引导: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未宣说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现量见到的也无有一人以自我造就及魄力而生起十地、五道功德的。如此自己以及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上一般知之甚少。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因此说:善知识和善道友是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引导者,所以应当恭敬依止。 
  依师之次第分三:首先观察上师,中间依止上师,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趣。 
  首先观察上师 
  本来凡夫人很容易为友伴等暂时的因缘所改变,所以我们当于一切时处依止上师和善友。譬如,普通的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的檀香树林中,经过数年后,就熏染上了栴檀木的妙香。于是,这节普通的木材也会发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样,若依止具相的高僧大德,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妙香,一切威仪也将成为大德那样(如理如法)。如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云:“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亦随行。” 
  如今处于五浊恶世,虽然圆满具足众多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一切法相的上师极为难得。但是,对于人们所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未违犯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相续清净;通晓经续论典——广闻博学;对无边的众生如母对独子般慈爱——具大悲心;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的仪轨--(通达显密);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现前断证);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摄事摄受具善缘的弟子--(圆满四摄)。如《功德藏》云:“圆满诸胜法相者,浊世力致故难得,三戒清净之大地,多闻大悲润心续,精通如海显密仪,断证净慧果丰富,四摄鲜花奇争艳,善缘弟子如蜂集。”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之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必须具足诸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获得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成熟相续;没有违犯灌顶时所受持的誓言和其他戒律--净持律仪;烦恼和分别念微弱--相续调柔;精通一切密宗金刚乘基、道、果的一切续部意义--精通显密;面见本尊等念修之相皆已圆满--念修圆满;现量证悟实相之义--解脱相续;心相续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断除了今生世间的贪执--琐事鲜少;为了来世精进忆念正法--精进修持;现见轮回的痛苦,生起强烈厌离心,并且劝勉他人(趋入正法)--厌世劝他;以各种各样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摄受弟子;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具有传承之加持--具有加持。应当依止如此一位上师。如《功德藏》云:“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念法琐事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 
  除此以外,应当舍弃的上师之法相:虽然自相续中无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却自以为我乃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者贵族子弟84等,种姓方面已胜过其他人,并且现在我的传承也是那样的。这种如同婆罗门世袭相传的门第观念(并非佛教中所说的具相上师);或者虽然具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而修持,而是担心自己在某处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此师称为如木磨85之上师。 
  有些上师不能调伏弟子的相续,自己的相续也与凡夫人无有差别,无有丝毫特殊功德。但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对他生起信心,未经观察便将其置于高高的位置,他获得名闻利养后,自相续已改变,充满了我慢,见不到圣者的功德,这种上师称为如井蛙之上师。据说从前,有一只年迈的青蛙长期居于井底。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青蛙到它面前。井蛙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海蛙回答:“我从大海来。”“你的海有多大呢?”“大海非常大。”“那么,有此井的四分之一大吗?”“不止。”“那么,有没有一半大呢?”“不止。”“那么,有此井这么大吗?”“不止不止。”“不可能有那么大吧?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于是,两只青蛙一同前去,见到大海时,井蛙(吓得)昏倒了,头顶裂开而死。 
  未曾依止过智者上师,也没有精进修学经续,孤陋寡闻;相续中烦恼粗重,无有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誓言;相续比凡夫人还低劣,而行为却如大成就者一样,所做所为高如虚空;嗔恨和嫉妒心粗重,断掉了慈悲心的吊索,这便是所谓的如疯狂向导之上师,将弟子引入邪道。尤其是无有胜过自己的少许功德、远离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师,乃称为如盲人向导之上师,不知道打开(弟子)取舍之双眼。如《功德藏》云:“犹如梵志护门阀,顾虑失毁自地位,闻思非为来世果,犹如木磨之导师。虽与凡夫性不违,愚者起信置高位,获得利养心傲慢,犹如井蛙之上师。孤陋寡闻破律誓,心劣行为高如天,折断慈悲之吊索,若依狂师增罪恶。尤无胜己之功德,依无悲心名声师,如依盲主大错误,欺诈相伴漂暗处。”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上师是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不善加观察,遇到邪知识,将毁坏信士一生的善资粮,并且将失毁已得的暇满人身。譬如,一只毒蛇盘绕于树下,某人以为是树影而前去乘凉,结果被毒蛇害死。如《功德藏》云:“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因此,善加观察并且无误辨别后,应当依止一位具足前面所讲的诸功德的上师,并且恒时不离上师为真佛之想。如此圆满一切功德的上师乃是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的本体,仅仅是为了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补特迦罗的形象。如《功德藏》云:“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地之根即无上。” 
  如此殊胜的上师,为了引导所化众生,他暂时的行为好象与所有的普通人相同。但是,从了义上来讲,其已安住于佛的密意中,所以又与一切世人的行为相违。上师的一切所做所为都是为了随顺所化众生相续具有密意的行为,所以他又超胜于一切凡夫。他善巧遣除弟子的怀疑,并能忍耐弟子的一切邪行和忧劳,如独子之母一般。如《功德藏》云:“不了义随一切众,了义相违诸众生,具密意故胜有情,善遣疑忍忧邪行。” 
  如此具有一切德相之上师,犹如大船,能救度众生脱离轮回大海;犹如商主,能无误开示解脱遍知的圣道;犹如甘露雨,能息灭业惑炽燃的烈火;犹如日月,能遣除深深的无明黑暗,现出正法的光明;犹如大地,能容忍弟子的一切邪行及忧心劳身,并且广泛容纳一切见行;犹如劫波树(如意树),是利乐今生与来世一切功德之来源;犹如妙瓶,成为不可思议诸乘宗派一切意愿的宝库;犹如如意宝,乃是随心所欲四种事业(息、增、怀、诛)大海的源泉;慈如父母,对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爱憎,平等慈爱;悲如河流,对无边无际的众生生起广大悲心,尤其是对无依无怙的痛苦众生更是迫切悲悯;喜如山王,不为嫉妒心所转变,不为实执之风所动;舍如雨云,自相续不为贪嗔所扰乱。如《功德藏》云:“解脱有海如大舟,无迷胜道真商主,灭业惑火甘露雨,遣无明暗等日月,囊括诸乘如大地,利乐源如劫波树,圆具法库如妙瓶,上师胜过如意宝,平等爱众即父母,悲心广切等河流,无变喜心如山王,无乱舍心如雨云。”从大悲心与加持方面上师与诸佛相同,与其结上善缘者则即生成佛,结上恶缘者则断轮回之根,如颂云:“如是上师等诸佛,害彼亦入安乐道,何人正信依止师,降下一切功德雨。” 
  中间依止上师 
  中间依止上师的方法,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对自己生起病人想。”等有许多类似的喻义说法,如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须依止善巧的名医;行于恐怖路途的旅客,须依止勇敢的护送者;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恐怖危害时,须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去海中宝洲取宝的商人,须依止商主;想到达河对岸的船客,须依止舵手。同样,要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必须依止具有救护力的上师善知识,如《功德藏》云:“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 
  (弟子依止上师应具有的条件:)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违背上师善知识的意愿--精进大铠,自相续不会因出现暂时的违缘而改变誓言--智慧极坚,宁舍身命也去成办(上师吩咐之事)--承侍上师,听从上师所说的任何言教,不顾惜自己--依教奉行。这样的人唯以对上师的敬信必将获得解脱,如《功德藏》云:“精进大铠慧极坚,不惜身命作做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已,唯以敬信得解脱。” 
  (密乘弟子应具备的条件:)将上师视为真佛--具大信心;知上师善巧方便行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上师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痛苦无有依怙的众生--具大悲心;恭敬上师所传授的律仪和三昧耶戒--敬护净戒;身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上师及道友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所拥有的一切皆供养上师--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恶念——具有净相;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诸圣者知晓我的恶行,并一定会羞辱我的——具惭愧心。应当具足(以上条件)来依止上师。《功德藏》云:“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此外弟子的所作所为应时时刻刻随顺上师的心意,不要做违背上师意愿之事。无论上师如何严厉呵责制裁,即不嗔怒也不怨恨,犹如驯服之良马;因上师的指派而来往奔波也不生厌烦,犹如船筏;能够承受上师所吩咐的一切好坏之事,犹如桥梁;能够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寒冷、炎热,犹如铁匠的铁砧;听从上师的一切言教,犹如奴仆;断除我慢,常处卑位,犹如扫帚;舍弃骄慢,恭敬诸众,犹如断角的牦牛。此乃《华严经》等佛经中所说的依止上师的方法。如《功德藏》云:“极护上师具善巧,厉斥不嗔如良驹,来去无厌如船筏,犹如桥梁承贤劣,犹如铁砧忍寒热,依教奉行如忠仆,断除我慢如扫帚,舍骄慢如断角牛,契经所说依师法。” 
  以三种承侍令上师欢喜。上等为修行供养:通过苦行及精进的方式而修持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中等即身语承侍:自己的身语意精心侍奉上师,为上师服务;下等为财物供养:以慷慨供养饮食受用等方式令上师欢喜。如《功德藏》云:“若有财物供上师,身语恭敬承侍事,何时一切亦不毁,三喜之中修最胜。” 
  有时上师的行为显现不一定如理如法,无论是怎样的行为,应当了知都是善巧方便的行为,唯一观清净心。从前,大智者那诺巴已得大成就后,有一次本尊告诉他:“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圣者谛洛巴,你应前往印度东方。”那诺巴尊者立即起程奔赴东方。但是不知道谛洛巴上师到底住在何处。问当地的人们,都说不认识,他又问:“那么在此地还有没有谁叫谛洛巴呢?”人们回答:“有个以行乞为生的谛洛巴,人们称他乞丐谛洛巴。”那诺巴尊者心想:大成就者的行为是不定的,很可能就是他。于是又问:“乞丐谛洛巴住在哪里呢?”他们告诉他:“就在那边正冒出烟的破围墙内。”他前去(拜见)。谛洛巴尊者正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个装满了死鱼活鱼混杂的木盆,从中取出的每一条鱼都放在火上烤,然后享用,接着弹一响指。那诺巴上前顶礼请求摄受。谛洛巴尊者说:“你说什么?我是个乞丐呀!”那诺巴又再三诚挚请求,谛洛巴尊者才摄受了他。这样的行为并非是谛洛巴尊者因饥饿未得到食物而杀鱼,而是因为那些鱼是不知取舍之处的恶业众生,他具有超度它们的能力,为使它们与他结上缘而享用鱼肉,之后将其神识引到清净刹土。 
  同样,萨RA哈以弓箭手的形象、夏瓦热以猎人的形象等,印度圣地数多成就自在者显现劣种等极其低劣的形象。所以,对于(上师的)任何行为都不能生起邪见,应当唯一观清净心。如《功德藏》云:“诸行不应生邪见,圣地数多自在者,显现劣种恶行相,恶劣之中极恶劣。”如果将那些形象看作是邪行,观其过失的话,则如颂云:“长处于佛亦见过。”虽然是佛,但是也会有人见其过失。往昔,世尊的兄弟善星比丘,于二十四年(不同经中说法不一)中做世尊的侍者。他精通十二藏并能不参阅经文传讲。但是他看世尊的一切行为都是欺诳的,他想:除了有没有一寻光的差别外,我们二人完全相同。生起这种邪分别念,并且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说完就离开世尊了。当时阿难作为世尊的侍者,他问世尊:“善星比丘将来转生何处?”世尊回答:“善星比丘现在只有七天的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转生为一饿鬼。”阿难到善星比丘面前告诉他世尊所说的那些话。善星比丘想:有时他的妄语也可能是真的,所以这七天中我应谨慎行事,七天过后我再羞辱他。于是七天中未进饮食。到了第七天的早晨,(因为已)口干舌燥,于是他喝了一口水,没想到水未消化而死去。死后,于花园中转生为一具有九种丑相的饿鬼。 
  因此,若看到圣者上师的行为有过失,则应自相呵责,并且想:这是我自己的心识、眼识不清净所致,上师的行为无有丝毫过失或罪业,应对上师更加生起信心和清净心。如《功德藏》云:“自己未调自心前,迷乱观察无量罪,善星精通十二藏,见师行为狡诈相,善加思维改自过。” 
  此外,假如上师圣者表面似乎对自己特别憎恨,我们也不应生起嗔恨心,而应想:上师一定是看到了我的某种过失,才如此呵斥我。即上师观察到以呵责方式调伏我的时机已成熟,于是才如此调伏。应当在上师心情平静时,到上师面前作忏悔等。如《功德藏》云:“倘若上师现忿怒,见己过失呵责调,时机成熟应忏悔,如是智者不着魔。” 
  平时自己在上师的身边时也是同样,上师从座上站起时,自己不应仍坐在座位上,而应立刻站起;上师安坐时应(向上师)问安,再观察时机,供养适合上师心意的用品等。上师行走之时,随行也是一样。若走在上师的前面,则后背对着上师,故不应走在上师前面;若走在上师的后面,则会踩压着上师脚印,故也不应走(在上师的后面);若走在上师的右侧,则处于首席之位,故更不应走在上师右侧。因此,应当在上师的左侧稍后的位置恭敬随行。若因路途有怖畏,请求上师开许后走在前面也不相违;上师的坐垫和乘骑(车辆等)也是如此,不应踩踏上师的座垫、乘坐上师的车辆等,也不应猛厉开关上师的门或用力敲门,应轻缓开关。在上师的面前时,应断除身体的弄姿作态,表情的喜笑颜开或阴险愤怒等,也应舍弃说妄语、未经观察的胡言乱语、戏耍玩笑等滑稽语以及无意义的无关绮语。应怀着恭敬畏惧之心,舍弃无所谓的心态等,当修学寂静的威仪。如《功德藏》云:“上师起时莫安坐,坐时问安供受用,若行莫随前后右,踏垫坐乘等折福,不应猛厉敲师门,舍弃弄姿笑怒容,妄乱玩笑无关语,三门寂静而依师。” 
  假若有其他的补特迦罗辱骂、嗔恨上师,自己不应与其为友,如果以自己的能力可以制止他们的邪见和詈骂等,就应当去制止,若无能力则不应与其畅所欲言。如《功德藏》云:“詈骂嗔恨上师者,不应为友尽力止,畅所欲言增大罪,失毁一切诸誓言。” 
  此外,对上师的眷属和金刚兄弟姐妹们也是同样,无论相处多久也不应心生厌烦而应和睦友好相处,犹如腰带一样;无论暂时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舍弃骄慢,来往融洽,犹如食盐一样;对方的恶语中伤、无理争吵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也应尽力忍耐,犹如柱子一般。所以应和睦相处,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云:“和睦相处如腰带,融洽交往如食盐,极具忍耐如柱子,亲近师眷与道友。” 
  最后修学上师之意行 
  这样依止上师的一切方法已明确后。譬如,依止胜妙水池的天鹅不会搅混池水,而是轻盈嬉戏,尽情享受;蜜蜂飞入花丛中时,不会损坏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华后便离开。同样,我们应当了知:无有疲倦、不厌其烦地依教奉行,受持上师的意趣,依靠信心与精进的近取因,住于上师圣者心相续中的一切闻思修的功德能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就象从一标准瓶倾入另一标准瓶中一样。如《功德藏》云:“如依胜池之天鹅,蜜蜂品尝花汁味,恒时相处希奇行,无有疲厌持师意,信心近取得功德。” 
  上师、圣者行持菩萨行、积累福德智慧广大资粮时,自己也应发心供养微薄的财物受用或身语劳作,直至仅以意念随喜等结上善缘,由此圣者的无上发心力所产生的一切善业资粮,圣者获得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例如从前两个人一起前往卫藏(拉萨)。一个人除了少量的豆粉外没有其它口粮。他将少量的豆粉放入另一个人许多精白的糌粑中混合。过了几天,有许多糌粑的人说:“你的豆粉差不多用完了吧,我们去看看有没有用完。”然后两人去看,“噢,现在豆粉还没有用完”。这样看了数次豆粉一直没有用尽。最后只好与所有糌粑一起吃完。同样,他人造善业时,仅以少许财物供养或身语劳作等结上缘,也将获得同等的善根。尤其是上师、善知识暂时的指派或信使,甚至包括清扫上师的居室在内,都是无误资粮的圣道,应当尽力精进行持。如《功德藏》云:“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 
  皈依处以及积累一切资粮之无上福田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尤其是上师灌顶传法时,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胜加持融入于上师的相续中,并且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的境界中,所以,其余时间百千供养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食物的福德大。观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也是同样,如果了知形象虽然是某某本尊,而本体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师外,别无其他,则能速得加持。在相续中欲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唯以对上师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加持力和合,自相续中就会生起上师心相续中所证悟的智慧。所以,修持生圆次第等一切圣道的所修之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本性中,一切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乃是真佛。如《功德藏》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因此说,上师的密意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之中,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所化众生而化现为补特迦罗的身相。 
  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照上师教言修持,并以三种承侍使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若非如此,上师在世时没有承侍供养,不依教奉行,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绘制影像或说些进行修持(上师瑜珈)、修习实相之类的话,然后寻找另一甚深法,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不进行祈祷等,这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要想)在中阴界中能面见上师、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量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才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当然上师不可能亲自去中阴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恭敬上师,无论上师多么贤善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如《功德藏》云:“凡夫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侍,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见师难。” 
  首先观察上师,所谓的善巧观察是指在未结上求灌顶求传法的缘分之前善加观察,之后如果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则依止,若不具足法相则不依止。已经依止了上师后,上师无论行为怎样都应看作是善妙的,全部视为功德,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如果生起恶分别念,则会导致不可思议的过患。 
  所谓的观察上师,本来是指需要经典续部中所说的一切功德完全具足的一位上师,尤其是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必须具备。总而言之,观察上师可以摄于观察是否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从今以后不可能不成办弟子们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利益,这位上师所传的正法也是与大乘道相关的,所以也会令所有的弟子趋入正道中;如果不具有菩提心,上师被私欲所牵,便不可能很好地调伏弟子的相续,所传的法无论多么甚深希有,但最后只能是为了寻求现世的利益而已。 
  因此说,观察上师的一切要点可以摄于观察具不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自心相续中遍满菩提心,则无论他的(外表)装束等如何也应依止;若自相续中远离菩提心,即使表面上暂时的出离心、厌离心、专心修法以及威仪如法等如何善妙,也不应依止。但是,对于那些自相续以隐匿形式而住的高僧大德们,我们这些凡夫人无论怎样观察也不能了知他们不共同的功德。还有些狡诈、欺诳者,利用装模作样骗人的善巧方便冒充圣者,(因此难以分清真假,这时)依止自己生生世世有缘的上师非常重要。即:仅仅见到上师或听到上师的语言,甚至只听到上师的尊名也会周身汗毛悉竖,激动万分,生起无比信心,心情骤然改变,这说明他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师,不需要观察(也应依止)。 
  据说,从前绒顿拉嘎上师告诉米拉日巴尊者说:“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住在南方卓窝隆寺庙的圣者大译师马尔巴罗扎,你应当前往(南方依止他)。”米拉日巴尊者仅仅听到马尔巴尊者的尊名时,不共信心便油然而生。他暗自下定决心:纵遇命难也一定要去拜见上师,并且受持上师的意趣。后来亲自去拜见上师的时候,马尔巴尊者则以耕田农夫的形象来迎接米拉日巴尊者。在途中相见时,虽然米拉日巴尊者不认识上师,但当时,自己今世的敏锐分别念全部当下便消失了,他怔怔地站在那里。总的来说,对于上师(的看法)也与自己内心清净与否以及业力有关。所以,为自己传授正法窍诀的恩师,行为如何都应当不离真佛之想。如果自己没有宿缘,则无有值遇贤善上师的机会;若自己内心不清净,值遇真佛也不会见其功德,因此值遇自己宿世受过恩德的上师非常重要。 
  中间依止上师时,何时何地都应当不顾寒热饥渴等一切困难,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诚心诚意恭敬祈祷。自己暂时的一切所作所为也应请示上师,上师如何吩咐,就如何去做,以“我意唯您知”的诚挚信心依止上师。 
  所谓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是指对上师圣者的一切行为善加观察之后,自己也全部按照那样去修持依教奉行。如世间俗语云:“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总之,修行者也是模仿往昔诸佛佛子的行为。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应随学上师的一切行为。所以,上师的意趣行为怎样,(弟子)相续中也应当得到。譬如:弟子依止上师应象神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印模中有什么样的图案,全部会显现在神塔小像上。同样,上师心相续中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应与上师相同,即便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具有基本与师相同的功德。 
  因此,首先应当善巧观察上师,中间善巧依止上师,最后善巧修学上师的意行,这样的弟子无论如何必定会趋入正道。如《功德藏》云:“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因此说幸遇一位具有一切功德的殊胜善知识,依止时应当不顾惜身命,象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大智者那诺巴依止圣者谛洛巴、米拉日巴尊者依止马尔巴罗扎尊者那样。 
  常啼菩萨是如何依止法胜菩萨的呢?从前,常啼菩萨寻求智慧波罗密多法门时。一次在一片旷野上,从空中传来这样的声音:“善男子,前往东方,将会听闻到智慧波罗密多,不要在意身体劳累、昏沉睡眠、寒冷炎热、白昼黑夜,也不应左顾右盼,应当勇往直前,不久你就会获得智慧波罗密多的经典或见到具有智慧波罗密多法门之说法比丘。尔时,善男子,汝应于此圣者前听闻智慧波罗密多,对他生起本师想,并且恭敬正法,随后依止而行。若见其享受五种欲妙,也应了知彼乃菩萨之善巧方便,不应不起信心。”听到此话后,他便前往东方,没走多远,他意识到:我怎么没有问问那声音,(需要走多远呢?)现在,我根本不知道宣讲智慧波罗密多法的地方,到底往哪里走呀!他失声痛哭,并且暗下决心:乃至未听闻到智慧波罗密多法门之前,我决不在意辛劳疲惫、饥饿干渴、昏沉睡眠、白昼黑夜等,应如死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没有其他的作意,(不知)何时才能听闻到智慧波罗密多法呢?想到这里,他异常悲痛。 
  这时一位如来的身相出现在他面前,先赞颂求法的功德,后告诉他说:“距离此地五百由旬的地方有一名为香积的城市,由五百个七宝装饰的花园围绕,一切功德吉祥圆满。位于十字中央的是法胜菩萨的七宝宫殿,其周围达一由旬,并且花园等受用圆满。法胜大菩萨及其眷属六万八千女众一起享受五种欲妙,尽情享用欢乐宴会,快乐无比。在那里,法胜菩萨三时为众眷属宣讲智慧波罗密多,你亲近他,就会闻到智慧波罗密多。”常啼菩萨听到这话后无有其它作意,当时他听闻到了法胜菩萨在彼处宣讲智慧波罗密多的法语,也现前了许多禅定法门。并且见到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在宣说智慧波罗密多,他们说法后,赞叹法胜菩萨,然后不见了。 
  常啼菩萨对法胜菩萨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信心和恭敬心。他想:我应以如何方式前去拜见法胜菩萨呢?因我非常贫穷,无有衣服、珍宝、妙香、珍珠等任何资具供养善知识法胜菩萨,所以我应当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所得的资财供养法胜菩萨。从无始轮回以来我曾卖过无数次身体,并以贪欲之因,无数次身堕地狱,遭受砍割而虚度,但都不是为了求得这样的正法,也不是为了供养这样的高僧大德。于是他便到集市中心高声叫卖:“谁买人?有谁想买人?”但是,因为魔王波旬对常啼菩萨为正法如此苦行生起了嫉妒心,(从中作梗),以致无有任何人都听到常啼菩萨的声音。他没有寻到买自己身体的人,便到一旁悲伤哭泣,泪水夺眶而出。这时,帝释天王想观察常啼菩萨的意乐,于是化为婆罗门的身相,来到他的面前说:“我不需要人,但我要做一次供施,需要人肉、人油以及人的骨髓。如果你肯卖,我可以给适当的价钱。”常啼菩萨立即用利刃穿破右手,鲜血喷出,又割下右腿上的精肉,准备到墙角下断开骨骼而取骨髓时,一位商主的女儿从楼上看到了这种情景,来到常啼菩萨面前问:“善男子,您为何这般痛苦地折磨自己呢?”常啼菩萨向她讲述了为了供养法胜菩萨而卖身的经过。她又问:“那么对他做如此承侍会得到什么功德呢?”“他宣讲诸佛菩萨的善巧方便法以及智慧波罗密多,若可依此修学,则获得一切遍知,并将具足佛的诸多功德,还能够将圣法如意宝分享给一切众生。”“为了那些功德中的每一份功德,即便是舍弃恒河沙数身体也值得。但是,请你不要令自己遭受如此的疼痛,您供养法胜菩萨所需要的一切资具我可以给您,并且我也与您结伴前去法胜菩萨面前(闻法),我也希望得到那些功德,增长善根。”此时,帝释天王也现出了自己的身相对常啼菩萨说:“我是帝释天,是为了观察你的意乐而来,你需求什么我可以赐予。”常啼菩萨说:“请赐予我佛的无上功德。”“这不是我的界境,所以无法赐予。”“那么,我的身体要完全恢复不需要您费力,我可以依靠真实谛的加持。”是什么真实谛呢?他说:“愿以诸佛不退转授记之真实谛与我自己坚定不移的殊胜意乐之真实谛以及此等真实语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说完身体便与从前一模一样,帝释天也不见了。于是,常啼菩萨与商主之女一同去了她父母家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取了许多供养的资具,商主的女儿及其五百名侍女一起坐上马车与其父母及其众多随从一同奔赴东方。 
  (不久来到了)香积城,见到法胜菩萨正在为成百上千的眷属宣讲正法。见此情景后常啼菩萨获得了犹如比丘入于禅定般的安乐。于是与五百名女众随从下了马车,前去法胜菩萨面前。 
  在那里有一所由七宝组成的智慧波罗蜜多宫殿,红色栴檀严饰,各种珍珠璎珞覆盖,四方安置四盏如意宝灯,在四个白银香炉中燃着的全是黑沉熏香86,中央的四宝箧内放置有用琉璃溶液撰写在金函上的智慧波罗密多,众天人前来供养经函。常啼菩萨、商主之女及五百女仆询问了原因之后作了善妙供养。之后来到法胜菩萨为众人传法的座前。常啼菩萨及五百女众随从向法胜菩萨供养了那些供品,商主之女及其随从发了殊胜菩提心,因常啼菩萨问了:“前面见到的诸佛是从何而来,去于何处?”所以法胜菩萨宣讲了《诸佛无来无去品》之后从法座上站起回到家中,七年间安住于一等持的禅定中。 
  在此期间,常啼菩萨与五百女众眷属始终未曾睡眠和安坐,仅以站立行走两种威仪度日,一心期盼着法胜菩萨出定宣讲正法。七年即将过去之时,诸天人告诉常啼菩萨:“现在还有七天法胜菩萨将出定宣讲正法。”于是他与五百女众眷属一起去法胜菩萨将要传法之处一由旬以内的地方进行洒扫,为了不起灰尘首先需洒水时,魔王波旬使所有的水都不见了。常啼菩萨便刺破自己身体的所有脉管,用鲜血洒地压尘,商主之女与五百眷属也刺破各自身体所有的脉管,洒血压尘。这时帝释天王将所有的血用天境的红栴檀加持(之后,那块地就变成红色)(据说是现在的成都某处)。常啼菩萨及其眷属设置狮子座,一切陈设圆满之后,法胜菩萨入座,宣讲了智慧波罗蜜多。因此常啼菩萨获得了六百万禅定法门,面见了无数佛陀,从此以后在梦中也不离面见如来,据说现在常啼菩萨在妙音无尽如来座下。 
  同样,大智者那诺巴依止谛洛巴尊者时,也经历了千辛万苦,即如前面所说的谛洛巴尊者以乞丐的形象安坐时,那诺巴上前拜见后请求摄受,谛洛巴尊者最后答应了。之后他无论到何处都带着那诺巴,但一直未传法。 
  一日,谛洛巴尊者带那诺巴到了一座九层楼的楼顶说:“依照上师言教行持却不知有没有能从此楼顶跳下去的?”那诺巴想:这里没有其他人,这一定是说与我自己的。于是他从楼顶纵身跳下,几乎粉身碎骨,受了无量的疼痛和痛苦。上师来问他:“痛吗?”他回答:“不但痛,而且简直成了尸体一样了。”谛洛巴尊者做了加持后,他的身体恢复如前。又将他带到一处说:“那诺巴生火。”火生好后,上师将许多长长的竹杆上面涂上油在火上烤完,做成非常坚硬锐利的竹刺,说:“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也需要这样的苦行。”便将这些竹刺插入那诺巴手指和脚趾间,他身体的所有关节都僵直了,感受了无法忍受的痛苦。上师到别的地方去了,几天后回来取出那些竹刺。从伤口处流出许多血和脓水,谛洛巴尊者又做了加持后将其带走。 
  一天谛洛巴尊者说:“那诺巴,现在我肚子饿了,你去讨一些吃的吧。”那诺巴到了许多农夫正在吃饭的地方,讨了满满的一托巴87热气腾腾的稀粥,回来后供养上师。谛洛巴尊者则津津有味地享用着,显得十分欢喜。那诺巴心想:我以前跟随上师作了那么多事,从未见过上师象这次这么高兴,如果现在再去讨会不会还得到少许。于是他又带着托巴去了。那些农夫已经去干活了,剩下的稀粥放在原地。他想现在我偷一点也没事,想后拿起便逃,但被那些农夫看到了,追赶上来逮住他,将他打得半死。他又受了无量的苦痛,不能站起只好在那里躺了几天,上师又来做了加持后带他走了。 
  一日谛洛巴尊者说:“那诺巴,我现在需要许多财物,你去偷吧。”于是他到一位富翁家去行窃,结果被人察觉后逮住了他,又将其打得死去活来。几天后,上师来到他面前问他:“痛吗?”他如前回答(不但痛而且简直成了尸体一样)。上师做了加持后,又将他带走。这样的大苦行共受了十二次,还有十二次小苦行,如此他前后经历了二十四种苦行。 
  这样,所有的苦行圆满后,一天,谛洛巴尊者说:“那诺巴,你去打水来,我在这里生火。”那诺巴提水回来时,上师生完火后,便站起,来到(他面前),左手抓住那诺巴的喉窍说:“那诺巴,把头伸过来。”说罢,右手脱掉鞋子,拿起鞋便猛击他的额头,那诺巴骤然昏迷,失去知觉。苏醒之时,在他的相续中生起了上师心相续中所有的功德,师徒二人的意趣成为无二无别。 
  这样大智者那诺巴经历了二十四次苦行,但实际上,因为是依照上师的教言,所以成了清净业障的方便,虽然形式上只是无意义的劳苦,好象无有一个是正法。即上师也未宣说一句正法,弟子也未进行如一次顶礼等的修持善法,但因值遇成就的上师后,不顾艰难困苦,遵照上师的言教行持,以清净业障之力即可在相续中生起证悟的(智慧)。所以,所有的修法中没有超过依照上师言教行持的修法了,依教奉行的功德非常广大。同样,对上师的教言置之不理的过失也特别严重。还有一次,谛洛巴尊者说:“那诺巴,你不要担任布札马希拉寺护门班智达之职。”后来,那诺巴去印度中部地区时,巧遇布札马希拉寺护门班智达圆寂了,无有其他人能够与外道辩论。便请求他:“需要您做北门的护门班智达。”再三诚恳请求后,他做了北门的护门。一次与外道辩论,数日也不能辩胜,于是祈祷上师。一日他定睛一看:谛洛巴尊者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说:“上师,您的悲心实在微弱,我前面百般诚挚祈祷,您也不降临。”“我不是说过了嘛,不让你做护门班智达,现在你将我观想在头顶上,以契克印指着外道,即可辩胜。”依上师所说而行,结果那诺巴获胜,击败了所有的外道。 
  同样,米拉日巴尊者也如此依止了马尔巴罗扎尊者,情况是这样的:在阿里贡塘地方有一名为米拉希RA嘉村的富户有子女两个,哥哥名为米拉闻喜,也就是至尊米拉日巴,他们兄妹童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所有财产全部被伯父勇仲嘉村掠夺去了。他们母子三人饮食财产一无所有,备受种种艰辛。之后,米拉日巴从勇敦措嘉和拉吉俄穷那里学了咒术与降冰雹术,压死了伯父的儿子、儿媳等共三十五人。因当地的人们过分欺凌他们,所以他又降了三墙板高(大约三尺厚)的冰雹。 
  对以往所造的恶业追悔莫及,于是生起修法之心。依照上师勇敦的教言,到一位大圆满上师绒敦拉嘎面前求法。绒敦拉嘎上师说:“我此殊胜大圆满法,根为生起胜,顶为证得胜,果为获得胜,昼修昼成佛,夜修夜成佛,具有宿缘者不需修持,仅以听闻就能解脱,乃是极利根具有法缘者所修之法,所以赐与你此法。”赐予他灌顶和窍诀。米拉日巴心想:我最初学咒术时,仅仅十四天就出现了明显验相,学降冰雹术也只用七天就成功了。现在此法比咒术、降冰雹术更容易,因‘昼修昼成佛,夜修夜成佛,具缘者无需修持’,我既然已遇到此法,也算是具有宿缘的人。所以他没有修持,整天沉湎于睡眠之中,结果正法与补持迦罗(的相续)已背道而驰。过了几天,上师说:“听说你是个大罪人,确实是真的。我对此法也有点过于夸张,所以现在我无法调伏你。在南岩卓窝隆寺有印度大成就者那诺巴的亲传弟子——圣者大译师马尔巴罗扎。他是新密宗的成就者,三地无与伦比,你与他具有前世的缘分,你应当前去那里。”当时仅仅听到马尔巴译师的尊名,他内心生起无以言表的欢喜,全身汗毛悉动、安乐无比、热泪盈眶,生起无比的诚信与恭敬心。暗自思维:不知何时才能遇到上师,得以见面。于是立即前往南岩。(与此同时)上师佛父佛母也出现了许多殊胜梦境,知道米拉日巴至尊将要到来。于是马尔巴尊者便装扮成耕地(农夫的形象)到龙达路边迎接他。米拉日巴尊者首先遇到上师之子达玛多得在放牧,然后继续向前走,在路口遇到马尔巴上师在耕地。刚刚见面,就产生了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喜悦之情,灭尽了今世所有分别念,稍怔片刻。当时他并不认识上师,他讲述了前来拜见马尔巴上师的原因。上师说:“我可以把你介绍给马尔巴,你来帮我耕这块地。”说完赐给他满满一瓶酒就走了。米拉日巴尊者把留下的酒一饮而尽。刚好耕完土地时,上师叫他的儿子来唤米拉日巴一起回去拜见上师。顶礼后他说:“上师啊,我是来自拉多地方的一个大罪人,愿将身语意三门供养上师,请求上师(赐与)衣食与正法,愿赐我即生成佛。”上师说:“罪孽深重,怪不了我,也不是我让你造罪的。不过你究竟造了什么罪?”米拉日巴尊者详细叙述了(造罪)经过。上师说:“无论如何,供养身语意很好,但是衣、食和正法三者不能全部给你,要么给你衣食,你去别处求法,或者传与你正法,到别处寻找衣食。二者只能选择其一。如果选择我赐与正法,即生是否能成佛(主要还是)依靠你自己的精进与毅力。”米拉日巴尊者说:“那么,我前来依止上师的目的是求法(所以选择得法),衣食可以到别处去寻找”。于是尊者在上师那里住了几天后,就到南岩一带化缘去了。结果化到了二十一藏斗青稞,其中用十四藏斗青稞兑买了一口四角铜锅,剩余的七藏斗青稞装入口袋里,然后带上铜锅等回去到上师面前供养。米拉日巴将青稞堆进上师房里放在地上,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上师站起来问道:“你这个小伙子好大的力气,你想用手力压死我们这些人呀?把青稞拿出去。”边说边用脚踢他,“必须将这些青稞弄到外面去”,后来米拉日巴尊者只供养了那口空空的铜锅。 
  一次,上师说:“我有许多来自卫藏具有信心的弟子,经常遭到雅卓打隆巴及浪巴地区人们的殴打,不能顺利前来供养饮食(受用)。所以,你到那两处降一次冰雹,那也是修法,如果有效,我会传窍诀与你。”于是米拉日巴到那两个地方降了冰雹,回来后请求上师赐与窍诀。上师说:“你降了三粒冰雹,就想得到我辛辛苦苦从印度求来的法啊?如果真地要想得法,南岩拉卡瓦地区的人们经常殴打我那些来自涅洛若的弟子们,并且对我也是非常轻蔑,你去那里诅咒他们,若咒术灵验,出现效果,我将把大智者那诺巴一生一世成佛的窍诀传授与你。”在彼处同样咒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回来后又向上师求法。上师冷笑:“嘿嘿,你想要我不惜身命求得的那些还带有空行温热气息的窍诀(是指经空行加持,并由空行护持未有染污的清净法门)作为你造罪业的赏赐品吗?是开玩笑还勉强可以,这实在太可笑了,如果不是我是另一个人的话,也可能杀了你。现在你自己去赔偿雅卓地区人们的庄稼,使拉卡瓦所有人们起死回生,那样的话我传给你窍诀,否则,不要来我这里。”受到上师这样的呵责,他非常伤心失望,哭了很长时间。 
  第二天早晨,上师来安慰他说:“昨晚我对你训斥得太重了,你不要不高兴,慢慢来,不要着急,我会传窍诀给你。你是一个勤于做事的人,所以,你帮我儿子达玛多得建造一座房子,竣工之后,我不但传窍诀与你还将为你准备衣食。”米拉日巴说:“在这期间如果我没有得到法而死去了怎么办呢?”上师说:“我可以保证这期间你不会死。对法不能太夸张,据说你是一个十分精进的人,若能勤修我的窍诀,或许即生也能成佛。”这样谆谆教诲一番后,让米拉日巴在东山建一座圆形房屋,在西山建一座半圆形房屋,于北山建一座三角形房屋。所有的房屋仅建起一半时,上师就来呵责,令他全部拆毁并将土石放回原处。在背运这些土石过程中,米拉日巴后背生了一个疮,他想:如果请上师过目只有挨骂,请师母看,又会说在夸功。所以没有给他们看,只好独自哭泣。之后,招呼道友去祈求传法,师母也请求上师赐法与他。上师对师母说:“你去准备一些丰盛的饮食,带他到我这里来。”米拉日巴来后,上师念了皈依的传承,传了皈依戒后说:“这些都是共同之法,如果想要不共密宗窍诀也需要如此做。”又简略地讲述了那诺巴传记中苦行的情况后问道:“你能够这样苦行吗?看来很困难吧!”听到这些,米拉日巴生起了强烈的信心,泪流满面,并且立下了“谨遵师命”的坚定誓言。 
  几天过后,上师出去又将他带到西南方向一处险要位置,对他说:“你在这里建造一幢灰白色四方形的九层楼,加上宝顶共十层,建好后不会再(让你)拆毁,并且传你窍诀,你一心修持时,我将为你准备修行的口粮。”这样在打地基时,上师的三大意子游戏时滚来一块大石头,他也用来砌地基了。二层楼刚刚修好,上师来看后问:“这块石头是从哪里取来的?”他讲述了原由。上师说:“我的那几位弟子是修生圆次第的瑜伽士,他们岂能作你的奴仆,快取出那块石头送回原处。”他又从房顶开始拆掉,取出那块石头送回原处了。上师又说:“你自己再搬回来放上吧。”他又搬来如前一样放好,继续建造。第七层楼建起时,腰部又生了一个疮。上师又来对他说:“你暂时把这个工程放下来,在下面建一座有十二根柱子带卫生间的走廊。”他又开始修建,走廊竣工时,脊背上又生了一个疮。 
  当时,藏绒地方的梅敦村波来求胜乐金刚的灌顶,多勒地方的策敦旺额求密集金刚的灌顶。他们二人来时,因为建房这一事情马上就要完成了,所以,米拉日巴就跑去,希望能得灌顶,坐在灌顶行列中,但又遭到上师的责骂和痛打,并被从灌顶行列中赶了出来。当时,米拉日巴整个背上已伤痕累累,三个疮口流出脓血,疼痛难忍,但他仍然背上土器继续修建房子。 
  又一次,绒地的鄂敦秋多来求喜金刚的灌顶。当时,师母将私房财产一颗大松耳石给了他,做为灌顶供品。他又坐在灌顶行列中,结果象上次一样挨了一顿痛打和责骂,没有得到灌顶。他想:现在肯定不会得到法了。于是漂泊异乡,到了南岩地区。一户人家请他念诵《般若八千颂》,在那里看到了常啼菩萨的传记,以此为缘,他想:为求正法,要坚持苦行,恭敬上师,依教奉行,令师欢喜。于是他便返回来。回到上师那里后仍然只是挨打受骂,所以他非常伤心失望。这时,师母派他到鄂敦上师面前去求法,鄂敦上师传给他窍诀后,他进行修持,但是因未得到上师的允许,所以(相续中)未能生起少许功德。后来遵照上师的吩咐随鄂敦上师一起到马尔巴上师面前。一日,在一次会供的行列中上师严厉呵责了他和鄂敦上师及师母,又狠狠地打了他们,并将他赶了出去。他心想:我所造恶业的罪障如此深重,不但自己受苦,还连累鄂敦上师及师母受这样的苦难,现在不能得到正法反而只有造罪,还不如自杀死了好。想到这里,他准备自杀,被鄂敦上师劝住了。这时马尔巴上师怒气已消,将他们师徒二人(鄂敦上师和米拉日巴)唤到面前,从此开始摄受了他,并赐与许多善妙的教诲,给他取名为米拉金刚幢。胜乐金刚灌顶时,上师现量显示了六十二本尊坛城,赐他密名为笑金刚,所有的灌顶与窍诀以注满妙瓶的方式传授给他。米拉日巴也是猛厉精进苦行修持,最后获得了殊胜和共同的成就。 
  因此说,往昔出世的所有印度和西藏的大智者、持明成就者他们也都是依止了真正的上师善知识后,依照上师言教行持,最后与上师意趣成为无二无别的。所以我们对上师的一切行为不能生邪见,并且不应有欺诳、狡诈的心态,应以正直秉性来依止上师。如果没有这样依止,仅仅说一个小小妄语其罪业也是极其严重的。 
  从前,一位大成就者的弟子摄受了众多眷属。一次他正在传法时,他的上师以乞丐的形象来到他面前,他不好意思在大众中顶礼自己的上师,便装作没看到。下午集会结束后,他立即去拜见上师,并作顶礼。上师说:“刚才为什么不顶礼?”他说:“我没有看见上师。”话刚出口他的两颗眼珠就落到地上了。后来他请求上师宽恕,并说了实话。上师作了加持后,他的眼睛才恢复。 
  此外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大师也是同样。他与许多眷属一起进入航船渡海时,他想:我的上师虽然是真正的成就者,但从世间的眷属受用等方面来说我还是更胜一筹。刚刚生起这个念头,航船立即沉入海中,在水中遇到极大的艰难时,他马上祈祷上师,上师亲自降临解除了他海水的怖畏。上师说:“因你生起了很大的傲慢心,所以得到这样的报应。我也是没有致力于寻求眷属受用,否则,若致力于那些的话至少也会成为与你同样的人。” 
  如此说,往昔已出世了无数不可言说的佛,以他们的大悲心也未能救护我们,尔今我们这些众生仍然漂流于轮回的大苦海之中;昔日涌现的不可思议的成就者高僧大德,我们也未能成为他们慈悲观照的对境,甚至连面见他们的缘分也没有。如今佛法已到末期,五浊增盛之时,我们虽已获得了人身,但只是随不善业而转,不知取舍之处,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漂泊于空旷的荒野中一样。此时,诸上师、善知识、圣者们以无量的大悲心垂念我们,即显现适合各自不同缘分的补特迦罗身相,虽然他们安住于佛的密意中,但行为却随顺我们凡夫人,并通过善巧方便摄受使我们趋入殊胜正法之门,打开我们取舍的双眼,并无有错谬、无有迷乱地开示了解脱遍知的胜道。实际上,上师的功德与诸佛无有差别,对我们来说,上师则以胜过诸佛的恩德加以救护。因此,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以三种信心精勤依止上师。 
  虽遇圣士仍为劣行诱, 
  虽获胜道仍漂非道中, 
  我与如我恶性诸有情, 
  正法调伏自续祈加持。 
  依止上师之引导终 
  共同前行圆满矣!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