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20:0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观般若道金 》

《金刚经》大意

  本经以金刚般若波罗蜜为名。取金刚喻般若之智能破诸魔障故。金刚为物名,是金中之精,最坚最利。能坏一切物,为利;一切物不能坏之,为坚。金刚方寸,其光明能照数十里。般若智光,亦是如此,彻见一切凡情妄想,破无明也。据《内典》言:「帝释有宝,名曰金刚,持之与修罗战……」此宝本为天上之宝,人间虽亦有之,然属罕见。内典中,常用以喻法喻人,如金刚三昧、金刚手等。皆取其坚固不可坏而能摧灭一切魔障之义。金刚之坚,喻实相般若,随缘不变,在缠不坏也;金刚之利,喻观照般若,无我不破,无惑不断;金刚之明,喻文字般若,能开智能,无明得明。金刚为无上宝,价值不可称量,喻般若无上法宝,功德不可称量也。金刚宝世间罕有,喻般若法宝之希有,金刚般若即无上正等正觉。本经以此为名,而内容多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佛为须菩提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直至究竟菩提,从始至终都归于离相无住法。

  无住即是不着我、人、众生、寿者等一切相。因不着故,才能破我见。因有我见才产生种种妄想执着,智能觉性被其所覆盖,不能显现众生具有的如来觉性;因有我见而起见思惑,见思惑皆由我见而生,故欲了脱生死之相,须证不生灭性,而欲证此性,固须化除我见。然我见根深,必须用种种法以调伏之,开根本智以断绝。何能开根本智?首先需发同体大悲心,广修六度万行,灭度所有众生,同证如来智能觉性,而不着空;证如来智能觉性,即入无余涅盘,虽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而不着有。不着有是无相,不着空即是无不相,无相无不相,即是如来智能觉性之真实相。所以本经开始就说明此义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此说从空、有二边不着,一有所着,则我见存,产生种种烦恼妄想,一无所着,则我见破,自性显现,证不生灭。尽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我人等相也。实无灭度,虽广行六度万法而无法想,即是无法相;虽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而度之不休,即是亦无非法相;无我人等相者,无人我之见也。法与非法皆无,是无法、我见。无我人等相,即谓我空;无法相即,谓法空;亦无非法相,即谓空空。由此观之,本经所说之空,是并空亦空,所谓一空到底。一空到底,即是双遮二边(度所有众生成佛以遮空,实无众生灭度以遮有,是为双遮)、双照二边(虽广度而实无,实无而广度,是为双照)。所谓空有不着即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方为发菩提心,离一切相,则明诸佛。盖空有一切相既离,则心清净,心清净,则实相生,实相生,即无明我见破,而真如法身现前,故经曰:「离一切相,则名诸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佛法不外明心见性而已,而心性要在以自证,以其本非言说所可及也,故曰:「说法者,无法可说。」经云:「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出全经的宗旨!佛示现着衣乞食,奔走尘劳,俨同凡夫者,是示佛不住佛相(即无我相)。全经的主旨在于破我,今示现无我,不说一字,亦即示佛之无法相也。虽不说一字,而实示以无我法,亦无非法相也。三空之理,全然彰矣。着衣持钵乞食,乃佛制之戒律,依此而行便是持戒。而乞食,则令一切见者、闻者生惭愧心,增长道念,令布施者种善根福田,乃是修福,智者之择也。如此福慧双修,息心,宴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佛陀亲切指点的般若大法,在平常行止动静中去体会、去领悟,令发大悲之心,明了般若大法,同衣食一样,是不可须臾顷离。

  行与愿在本经也是不可缺少的修持方法。行于布施,必无所住,方是大行,有愿无行,愿是虚愿,由愿及行,愿是重要,行更重要;无大愿则大行不能起,即行亦是盲行。如何方为大愿、大行耶?必具大悲大智方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是大悲;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知众生同体,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是大智。悲智具足,方能发大愿、行大行,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凡夫之病,即处处执着,能不执着,即大智也。行于布施,即大悲也。无悲则大愿不能发,无智则大行不能行。悲智行愿具足,方是菩萨摩诃萨,必如此圆满,方是无上菩提。我辈对于一切事,总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即是有我在,佛说布施是令吾人成佛,一下手即破我,再进一步于境界上破,再于起心动念上破,虽说发心,却是处处不住,是潜移默化,化去我见。我辈为我念最重,今为众生,将我拋开,无论卵生之极愚,无想之极高,必悉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吾人事事依佛指示去行,心中却一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而心中虽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化除了分别心。佛说法是圆融无碍,面面俱到,故举一布施,即二边不着。而本经无论哪句,都在说明这个道理。行布施,即可二边不着,行时先不住空,是行于法。佛云:「宁可着有如须弥山,不可着无如芥子许。」故先须堵住空门,专心修法,在法上着力,即无断灭相,只要一面行去,一面不住在心里,即两边不着,行于中道。
 
  本经前半所说之大意,可以用简单的语句来概括。「一切皆非,于相不取,因不取,故皆非也。皆非而不取,则无明我见破,而观照般若之正智,焕然大明。」后半则约心立着,心者,菩提心,三际心,有所发,有所得,一切分别执着等心,皆摄在内,可简言括之:「一切皆是,于相不生,因不生故皆是,皆是而不生,则无明我见破净,而实相般若之理体,朗然显现。」故在云何演说中结以两语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看似因不取,而后不动,实则必能观不动,乃可不取。经云:「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心动则取,取则着相,故欲不着,必当不取,而欲不取,心当不动,故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见本经前后意本来一致,不过约文相而言,不无浅深次第,只为方便根机深浅的闻法者,而故作次第说。

  古人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可以贯通全经宗旨。实则本经无论何句,皆可贯通,如不住于相句,兼赅非相,不落二边,行于中道。何尝不可贯通全经!大乘佛法之巧妙,可随人于各方去领会,所以称圆融。不但见浅见深,因人不同,即见深者,亦复所异。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