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22:42
阅读量收藏净宗讲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净宗讲 》

一、念佛往生是怎么一回事

  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之一。它的教义是以念佛往生净土为目的,所以称为净土宗。净土宗的主要依据是三经一论——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无量寿经、往生论;此外,千经万论也都处处提示。在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中,念佛是最方便的一种,其中持名念佛,是一种特别法门,称为易行道。所以历来禅、教、律、密各宗大德,发愿回向,求生极乐,以迅速圆满功行的很多。现在我们就教言教,站在净土宗的立场,按照净土宗的教义、观点和方法来浅谈持名念佛法门,对广大净业学人来说,是有普遍实践意义的。
  一、念佛往生是怎么一回事
  学佛的目的,可概括为四句话:断烦恼,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释迦牟尼佛为了救度在生死大海中挣扎著的一切苦难众生,针对惑业的轻重,根机的利钝,敷演无量法门,或顿或渐,或权或实,各随所宜,依法修持,出生死大海,登菩提觉岸。在无量法门中,禅净二门,最有代表性,可以普摄一切法门。因为禅宗主张离心、意、识,直指本性,灵光迸露,当下悟入;净宗也正是彻证自心清净之土,心土不二。下手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很简要,都是法门中的瑰宝。但禅宗全靠自力,要人在‘不思议处’拈取,一旦触及,体认不误,便可开正法眼,得大受用。正像永嘉大师证道歌说:‘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然而谈何容易!从前有一位姓张的居士作的一首偈:‘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遍参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意思是说:赵州从谂禅师为了心头尚未悄然,八十岁还去行脚参访,但遍参归来后,却又了无所得,徒然花费了草鞋钱!可见宗下意在言外,每使人无从下手,更谈不到解黏去缚。即使伏惑发悟,破参见性,而习气仍在,离了生死尚远。总之仗自力比较困难。所以永明寿禅师语重心长地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它去。’
  净土宗就不同了,除自力外,兼仗他力。大乘无量寿经上,载有阿隬陀佛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其中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仗佛慈力,伏惑往生。我们无量劫来起惑造业,还没有解脱,但只要从今以后不造现(新)业,(现业刹那便成过去,故实质上,现业与夙业不二。且业由心造,上根人悟三心不可得,业从何起?虽然如此,仍须顶礼十方诸佛,忏悔余习。中下根人,心地未明,更须‘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正如服药必须忌食,否则难以愈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就可往生极乐净土。佛说阿弥陀经上,开宗明义地指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二个‘有’字份量很重。佛是戒妄语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这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像我国古代玄学家庄子,常喜以空阔的言词,来论证他的学说:说什么‘有个名叫混沌的人,生下来就没有七窍,有人很怜悯他,替他凿了七窍,结果虽然有了七窍,但混沌却死了。’意思是说:天地未分以前,人是无知无识的,等到知识多了,有了七窍,就促使人们早亡。这是一种寓言,实际上没有这回事。
  但是佛教所说十方有无量世界,其中有西方极乐净土,这不但不信佛教的人不会相信,在已信仰佛教教理的知识分子中,也往往表示怀疑。他们的目光始终没有超出所居的地球。他们不知道宇宙在时间上的无限性和空间上的无边性。七十年代以前,人们认识宇宙的边缘还只有一○○亿光年。一九七二年发现了距离地球一六○亿光年的类星体,那时又有人认为一六○亿光年将意味著宇宙的边缘。但近年来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一颗二○○亿光年远的类星体,代号为PKS二○○○—三三○。天文学家预料,新的发现又将引起科学家们关于宇宙范围的新的争论。实际上,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量无边的。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为佛学作了注脚。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要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根据华严经所说:华藏世界海的每一世界种高二十层,每层中有无量诸佛国土,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同在刹种第十三层。如果我们只相信佛说的义理,而不相信佛说的事相,这就叫‘执理废事’,既废了事,那么理也不圆。因为事与理是对立的统一,从来是不二的。又要知十万亿佛土,并不在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所以古德说:‘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因为心性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也不能以大小、内外、远近来衡量,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凡夫的分别情见。心性既没有界限,佛土也原无定向,佛说:‘从是西方’,是为我们指方立相,使能系心一处,易成念佛三昧。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不颠倒处,全身坐极乐莲台;颠倒才生,应念住娑婆国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远。’这是理事圆融的微妙开示。
  释迦牟尼佛了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惑业深重,愚昧无知,无常执以为常,无我执以为我,苦恼执以为乐,不净执以为净,种种颠倒,根深蒂固,要大家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很不容易。所以从同体大悲心中,无问自说,开示这个持名念佛法门,善巧地将一颗清净佛珠安放在众生染著心中,念念消除烦恼习气,净化心地,往生净土。我们必须不辜负佛的悲心,实践、护持这一广大微妙法门。莲池大师说:‘假使驰骋狂慧,耽著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遭殃祸”者也。’这段开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