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1
17:31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彻悟人生 》

智慧的品格 品格的智慧——慈悲喜舍

  (第十二个故事)
  南朝建元初年,叛将徐明率部经过乌镇,纵兵劫掠,滥杀无辜,百姓陷入灾难。性空禅师说:“我不能不救!”于是,独自一人前往贼营,贼首大喝:“你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
  性空:“我是出家人,就到你们贼窝来!”贼首大怒,喝令斩首。
  性空:“要头就砍了去,不必发怒。不过,我还没有吃饭,总不能让我做饿鬼吧!给我一顿饭,就作为送终饭吧。”
  贼首叫人送来饭菜,他如过堂,先念供养咒,一切如法如仪。吃完说:“今天我死,谁为我写祭文呢?请给我纸笔,我就自己写吧。”
  拿来纸笔,他写了一篇祭文,还朗读一遍。然后又对贼首口说一偈:
  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
  如今正好乘时,请便一刀两断。
  说完大呼:“来吧,斩,斩,斩!”
  贼人们见他毫不畏死,个个惊骇动容,不仅放了他,反而向他谢罪,送他回寺,乌镇一地,也因此得免杀戮。远近百姓都回来向他拜谢。
  佛法的般若智慧,放在义理的解释、知识的说明上,很容易,但体现在慈悲喜舍上就不那么容易了。性空禅师的救度众生、无我无畏、快活烈汉、视死如归的人格力量,正是来自于他的大慈大悲、大勇喜舍的般若智慧,折贼刀剑,威震贼胆,真让我们敬佩不已。所以,慈悲喜舍,是智慧的品格,品格的智慧。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凡是学佛、信佛和皈依三宝的人,都知道“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中的头一条就是广度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地藏王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种感人至深的菩萨精神,正是佛教的本质——众生关怀,关怀众生。关怀众生的生命、关怀众生的疾苦、关怀众生的解脱、关怀众生的离苦得乐,皆成正觉。阿弥陀佛在他为法藏菩萨时,立下四十八种大愿。其中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西方净土或称西方极乐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不取正觉。”这一终极关怀,成了一部《无量寿经》的最核心的宗旨。为了关怀众生,救度众生,不住涅盘,不舍世间,立己立人,所以有人把这称之为大乘佛教的终极承诺和终极献身。
  这种关怀众生的精神,在佛教,又称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什么叫做“慈”?慈是与乐。给予别人快乐,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慈有多少?慈无量。
  什么叫做“悲”?悲是拔苦。减除别人的痛苦,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悲有多少?悲无量。
  什么叫做“喜”?喜是欢喜心。随喜功德,恒顺众生。喜有多少?喜无量。
  什么叫做“舍”?舍是平等心。冤亲平等,自他平等,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成就众生。舍有多少?舍无量。
  为什么叫“无量心”?众生无量,众生的苦也无量;你关怀众生的心愿无量,你的慈悲喜舍的情怀也无量。有这样的无量心,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才是真正的佛子,真正的学佛者,真正的佛教徒。
  “出家人慈悲为本”。说得好,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佛法的根本。岂止是出家人,佛教四众都以慈悲为自己学佛、成佛的根本。

(第十三个故事)
  佛陀在世时,座下有位眼睛失明了的比丘。因为眼睛瞎了,他只能摸索着缝补衣服,一不小心,针又从线上失落了。于是,他说,谁能修福积功德,帮助我穿针引线呢?这时候,刚巧佛陀走进来,告诉失明的比丘说:“我要修福积功德,我来给你穿针引线吧!”那位比丘听出是佛的声音,立刻起立披上袈裟,向佛顶礼,禀告说:“佛的功德已经圆满,为什么还要说修福积功德呢?”佛陀回答说:“虽然我的功德已经圆满,无如,我却深知功德的恩、功德的果报和功德的力量,我才能够在一切众生中最为殊胜,这也是由于这种功德。因此,我很重视功德啊!”
  待佛陀给这位比丘赞叹功德以后,接着,又顺应他的心愿说法。这位瞎眼的比丘听法后获得了法眼净,内眼也更加地明亮了。

                                    ——《大智度论》


  关怀众生就是功德,慈悲就是功德。佛已觉行圆满,尚且不忘慈悲,不忘修福,广积功德,真是我们的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楷模啊!
  有人说品德和智慧有如鸟之双翼,缺一不能飞。智慧好比人的眼睛,品德好比人的腿和脚。有了腿才能站立,有了脚才能行走,有了眼睛才能看清方向。品德如同车轮,可以运载人走向解脱之门,而智慧才是钥匙,有了它,才能打开这一大门。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建立在佛教“一切众生平等”的这一最胜义谛的理念之上的。佛教说的“平等”,是了义、究竟义、最完全最彻底的,不是方便义,不是权巧善用。能够“平等”到“一切众生”,彻底包容到不具任何排他性,反而包容“异端、异己”的存在。除了佛教,这在历史上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宗教传统恐怕都是难以做到的。

(第十四个故事)
  过去,有兄弟二人,共同耕种一块田地。所有的收成,分为两份,哥哥一份,弟弟一份。后来哥哥娶妻生子,而弟弟还未成家。
  一天夜里,弟弟想起哥哥已有妻小,负担重,应该把自己的一份,拿出一些来给他。因此,把自己仓库中的粮食,拿了一些送到哥哥的仓库中去。
  哥哥这天夜里也在想,我已有妻儿,将来生活有依靠,而弟弟还是单身,必须为他将来打算。因此,也趁夜里偷偷地把自己的收成多拿一些送到弟弟的仓库里。
  第二天,彼此看到对方的仓库都没有增加,于是,夜里又再为对方搬运。如此持续了三个晚上,直到第四个晚上,二人不期相遇。
  这时,他们才知道彼此都在为对方着想,兄弟二人放下手中的粮食,相拥而泣。

  托尔斯泰曾经有一句名言:“上帝有两个居所,一个在天堂,一个在慈悲者的心理。”这和佛家所言“佛在心中”正是同一个意思。我们现在家庭危机不少,别说兄弟不和,父子相争,就是夫妻也有矛盾,演出种种家庭悲剧。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人和人都是兄弟,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兄弟,如果彼此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善心,多一点慈悲,我们的世界,怎会有硝烟、爆炸、仇杀、恐怖、报复等等不幸的存在呢?孝,是慈悲,义,也是慈悲,友爱,是慈悲,忍让、谦让、退让,也是慈悲啊。说到底慈悲就是人际关系的最大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全面的和谐与保护。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
    “不,我绝不是怕他。”
    “人家打了你,人都不还手吗?”
    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生活中也常有意想不到的伤害,你能不能超越过去?对恶人也讲慈悲吗?是。
  有一位颇有知名度的法师,因为经常应请讲经、讲开示,弘法不倦,他也成了一位公众人物,免不了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很忙,国内国外,一肩云水,四海为家,他不可能照顾到许多细枝末节,也不可能适应外界的各种期待或要求。别人会有各种看法,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各种褒褒贬贬,当然也有一些非议。某些恶言传来,我很为他焦急。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反感,反而笑笑说:我是面对四海众生呀,一时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的想法,常言“岂能事事尽如人意”?有缘顺缘,无缘随缘。他从来不会想到要让别人了解事实真相,也从来不会去做分辩、解释、表白或澄清什么的,自然也更不肯去说明人我是非。他从不这样做。他说,世上本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都是自己的心造。他诽谤了你,必有他的因;你被诽谤了,也必有你应得的果。修行是你自己内心在修,不是要别人看到你在修。一个处处计较别人、指责别人、不能容人的人还叫什么修行呢?大海所以大,清水也可以流进来,浊水也可以流进来;鱼龙虾鳖有,泥沙草石也有。它可没有选择谁、拒绝谁呀。这真是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他让人看到:人最可贵的是有一种开放的宽容的胸襟。开放不是纵情任性,不是放纵撒野,也不是毫无是非善恶的评判。开放是一种智慧,包容就是慈悲。这是一种品格。可以允许各种变现,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接受“无常”,接受“瞬息万变”,不会有任何自私、执著,这就叫开放,这就是慈悲。一个学佛者,不会搞实用主义,不会搞唯我主义,而是懂得“无常”、“无我”,所以学佛者,有慈悲之心,最能善待别人。善待别人,最终还是善待自己。世界本来很开阔、很宽广,为什么你的心胸不能开阔、开放呢?对众生慈悲,对世界包容,这是怎样的心量、怎样的福德智慧啊!
  “般若智慧”是什么?般若智慧讲“空”、讲“无”。无常,无我,性空,法空。空,就是无限的开放;无,就是无限的包容。无常更好,有“无常”,才不会僵化、凝固,有“无常”,才有希望,才有未来,才有发展,才有新生。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有一首著名的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
      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读这首偈,自然不能不想到那位步入山门、第一个就见到的笑容满面的弥勒菩萨了。 
  般若智慧的实践性很强,慈悲喜舍的实践性也很强。慈悲之心,既从我们的内心升起,品德的智慧也才能在行为中体现。

(第十五故事)
  有一个国王,生了三个儿子。长大了,个个都很优秀。国王决定挑选一个儿子来继承王位。
  于是,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每人给了一笔相同数目的钱,叫他们在天黑之前,去买一些东西,尽量把一个大房间全部装满。
  第一个王子想了老半天,跑去买了一大堆甘蔗叶,虽然便宜,但是只勉强装了房间的一半。
  第二个王子,买了更便宜的稻草,回来装了那房间的三分之二。
  小王子最后才回来,几乎是空着手回来的。询问之下,原来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卖蜡烛的孤儿。他把钱全都给了他,只拿回来几支小蜡烛。但是,当他把那些蜡烛点燃以后,所发出的光,很快就照亮了整个屋子。

(第十六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在生意上失败的人,当他最穷困落魄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送给他一枚价格不菲的金戒指。因为这枚金戒指,他得以暂时度过了难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他又取得了成功。
  他为了感谢那位朋友当年的资助,特别去买了一枚更大的戒指,去送给他的朋友。
  但是,那人却婉拒了。对他说:“过去,我也有过困难,也接受过别人一枚戒指的资助。当我生活改善以后,我也像你一样,也买了一枚戒指给他。但他却说:你把它给了需要的人吧!今天,我也这样对你说:“你把这枚戒指赠送给那个有需要的人吧!”
  据说,那枚金戒指直到今天仍在不停的传递下去,继续帮助社会上更需要帮助的人。

你做一件善事,实际上是播撒了善的种子,佛家的慈悲精神,慈悲喜舍,也是佛的种子,也会在众生的心田中播撒下去。彼此传递,让人人都有慈悲喜舍的情怀。我们都曾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世上还有许多人更需要帮助。
   一个老妇惟一的儿子死去了,她非常悲痛,便去向一位清修的大师请教:“师父,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的儿子复活吗?”
   大师说:“我可以,但你要先去找一杯活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只要有了这杯水,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
   于是,老妇人去找这杯水。从城市到乡村,从南方到北方,从高楼到茅舍,她发现没有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而且,有些家庭的痛苦,比她更甚。
   最后,她为了安慰别人的痛苦,而奔忙在外,在不知不觉中,她的痛苦从心中早已离开。
这是什么?这是关怀他人;这是关怀众生,这是化小我为大我,这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韦唯曾经唱一支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份“爱”就是慈悲,“献出”就是喜舍。
  其实,慈悲也是相互的,互为因缘的。

(第十七个故事)
  一个来自城里的孩子,第一次随同父母到山林中去旅游。他开心极了。对着对面的山,大喊一声:“喂!”没想到山谷中也回了一声:“喂!”
  他以为有人跟他开玩笑。就问:“你是谁?”
  回答也是:“你是谁?”
  小孩生气了:“你给我出来!”
  回答也是:“你给我出来!”
  小孩就更气了:“我要揍你!”
  回答还是一样:“我要揍你!”
  小孩气得跑去告诉妈妈,说有人戏弄他。聪明的妈妈当然知道那是山谷的回音,就告诉孩子,你现在对他说:“我爱你!”试试看。
  孩子照妈妈所说,喊了一声。果然,他听到了“我爱你!”的响应。
这虽然是则寓言故事,但也很给我们以启示,人际之间,心与心是互相响应的。别人的反应,往往正是我们自心的写照。你以慈悲待人,人也会以慈悲待你。
  佛又告诉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的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有情众生(一切动物)、无情众生(一切植物、大自然一切生态),都需要我们的关怀,需要我们的保护。不要让无辜的生命,在战火、在恐怖袭击中惨死,不要让儿童在饥饿中遭受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也不要让肆意捕杀而使许多生灵、物种惨遭灭绝。我们的地球村是人类的家园,天空不要刮沙尘暴,树林不要被荒芜,不要让植被被破坏,让洪水冲来,更不能因资源的枯竭而危害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是一个整体,人和大自然也是一个整体,把“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遍施法界,依正不二;净因法师在写《尊重生命,慈悲不杀》一文时曾引用了一则故事,那故事说:
   从前有一个屠夫,突然心血来潮,想做点善事。他决定供养一位出家人。为了请这位出家人应供,特意买新锅做素菜。出家人用餐时,屠夫很激动,心想法师吃完饭,能为我讲佛法,我就放弃屠宰业,改行做别的事。可吃完饭后,出家人一句话未说,走了。屠夫很失望,于是,继续杀猪。死后自然堕入地狱受苦。多少年过去了,地藏菩萨来到地狱救度众生。他问:“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还记得过去曾经做过一件好事,请讲来,以此因缘,必有得救希望。”屠夫说:“我曾经供养过一位出家人,原希望他为我说法,我便发愿不再杀猪。哪知他吃后不留一言就走了,于是我仍杀猪为业,死后就来此受苦至今。”地藏菩萨用他的智慧观照,发现那位出家人已成正果。地藏菩萨就问这位出家人,是否有这件事?那位出家人惭愧地说:“确有此事。因我那时学习小乘,只求自度,未能说法度人,于今不安。为了了结这一宿缘,我愿再回人间,度化那位曾经供养过我的屠夫。”地藏菩萨很高兴,让二人又重投人间,屠夫转世为屠夫,圣者转世仍为僧,但二人成了好友。有一天,出家人来看屠夫,只见肉店关门,屠夫垂头丧气。原来没有钱买猪,只好停业。出家人说:“不用担忧,我借二百两白银给你做本钱,你可继续营业。但有一个条件,我要肉时,你必须及时供应。”屠夫一听,爽然允诺。出家人借了钱,屠夫照常营业。三年无事,出家人亦未来要肉。第四年,新继位的皇帝是佛教徒,规定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全国禁屠三日。违者斩首。恰好六月十九日,出家人赶来要一斤肉。屠夫无肉可给。出家人说:“借钱时,有言在先。随时要肉,随时供应,你不能违约。”屠夫自知理屈,便问:“你说怎么办?”出家人想了一想,说:“既然全国禁屠,你不便杀猪,那么,我有一个折中办法,现在只需一两肉,就从你身上割下一两吧。”屠夫大叫道:“从我身上割一两肉,难道我不痛吗?”出家人突然问道:“从你身上只割一两肉,你就叫痛,那么多猪被你无辜屠杀了,难道它们就不痛吗?”屠夫猛然醒悟,从此弃屠修道,皈依了佛门。
读了净因法师所述这一故事,我感动得落泪,因为我想到了恩师茗山老法师,他讲《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时,讲到“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一段经文时,他说:“一切众生,是佛菩萨的根本,诸佛菩萨也是从众生修成佛果的。大悲水,就是大悲之心,慈悲之心。以大悲水去灌溉树根,就是你以慈悲去关怀众生。使众生获得大悲水的浇灌,众生也能修成佛菩萨一样的智慧花果。所以,你对众生的态度,就是你对佛菩萨的态度。”经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师父讲这句经文说:“顺众生就是顺佛。众生生欢喜诸佛也必定欢喜。原因何在?就因为佛与众生同心同体,(佛与众生本为一体),所以叫‘同体大悲’。佛念众生,悲悯众生,发大悲心,救他如救自身。我们一般人也会有同情心,有怜悯心,但往往是有条件的,有局限的,叫过时不候。而佛的悲心,广大深远,毫无条件。众生时时刻刻都在佛的心中。你的心中没有众生,你还会有佛吗?”想到师父生前讲的这此悟彻慈悲的话,我的眼内不能不溢满泪水。
  慈悲喜舍,不能忘了说“喜”。
  喜,就是生欢喜心,为别人的喜而喜。这叫随喜。随喜也是功德。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有很多的心理不平衡,一件小事,一句微不足道的言语,很可能引发一场不幸的后果,这个根源就是“心理不平衡”。或者叫嫉妒障碍。这是没有智慧的人的通病。治疗嫉妒心的最好方法,就是随喜。遇他人做好事、做善事、做功德、获得荣誉、取得成就、得到奖赏,包括一切有利众生,有利社会的事,都应当生欢喜心,生赞叹心,也叫随喜称赞心。可是,有一种人,妒忌心重,瞋恨心重,见不得别人的好。别人做善事,他不舒服。别人受赞扬,他心里不平衡。不是妒忌人家,贬低人家,就是怀恨在心,心存恶念,这就很可怕。你能随喜,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善,如己之善;见人之美,如己之利。这就是随喜。随喜他人功德,你也会多一份功德。

(第十八个故事)
  南朝有一位傅大士为了化导众生,便先来劝化他的妻子,发起道心,施舍田地产业,设大法会来供养诸佛大众。他作偈说:
    舍抱现天心,倾资为善会。
    愿度群生尽,俱翔三界外。
    归投无上士,仰恩普令盖。
  刚好,那一年又遇上大荒年,大家都普遍在饥饿之中,他从设立大会之后,家中已无隔宿之粮,当他的同乡人傅昉、傅子良等人进山来作供养时,他又劝导妻子,发愿卖身救助会费。他的妻子刘妙光听了以后,并不反对,就说:“但愿一切众生,因此同得解脱。”大通二年(528)三月,同乡傅重昌、傅僧举的母亲,就出钱五万,买了他的妻子。大士拿到了钱,就开救灾大会,办供养,赈济穷苦人。他发愿说:“弟子善慧,(傅大士又名善慧),稽首释迦世尊,十方三世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常住三宝。今舍妻子,普为三界苦趣众生,消灾集福,灭除罪垢,同证菩提。”过了一个月,那位同乡的傅母,又把他的妻子妙光送回山中来了。
  从此以后,许多人都受到他的感化,也有人捐供全部财产作布施,大士都为他们转赠于穷人或修道的人。他的事迹,由此也传播开去。但是,“谤随名高”,污蔑他的谣言也愈来愈多。但大士不以为忏,反而增加他怜悯众生的悲心。后来梁武帝多次召见他,备受敬重,并留下了他的许多神奇逸事。
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傅大士(傅翕)卖妻鬻子、种植蔬果、为人佣作、与妻子妙光共同设法会、广布施的慈悲精神曾经感染过无数的时人,他被视为弥勒菩萨的化身,以增进一己之善,带动和激发他人之善,这就是智慧的实践。

(第十九个故事)
  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他打开他的背包,把食品分给那个饥饿的旅人。这人无意中看到那颗光芒四射的宝石,有些惊讶。修道人毫不犹豫地就将它送给了这个旅人。那人兴奋不已,这可是天上掉下的奇珍异宝,他口中直呼好运。
  但是,过了数日,那个旅人追了上来,找到修道者,并且恭恭敬敬地把宝石送还给他,对修道人说:“我不要这颗宝石了,我需要比这更贵重的——是什么思想和心愿,让你愿意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了我?请给我开示。”
  比这宝石更珍贵的东西,不就是佛陀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么?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悲就是佛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就是佛陀向人类传扬的一份大智慧。为什么?因为慈悲是洞察万有缘起(彼此互相联系、互为条件)和万法本空(无常无我、放下我执)获得般若智慧的结果。只有慈悲,才真正体现人和人、和众生、和宇宙同为一体(同体大悲,众生平等),只有喜舍,才真正体现人对自私自利的鄙视和扬弃。只有慈悲喜舍,才最终体现了人类全体利益、整体利益的关怀与维护。只有维护了人类的整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也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和增上。慈悲喜舍,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上的调整与和谐。只有和谐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才能得到快乐。得到自在,得到福德。般若是智慧,般若也是福德。
  现在,我们就看得更清楚,懂得更明白:慈,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悲,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喜,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舍,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难怪世界上那些大财团、大富豪、大善人、大功德主,他们都会拿出许多钱来投入慈善事业,回馈社会。那是什么?那是智慧。他们拿得越多,捐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将越多。“舍”去的是看得见的,“得”到的,也许你看不到。看不到的,正是拿钱买不到的。所以,人们不要老想着“取”,而要懂得“舍”;不要老想得“益”,而要不怕“损”。“舍”是好事,“损”不可怕。施舍比接受更有福,更有智慧。牺牲自己,成就他人,无我地执,关怀众生。人的品格的完成,也是佛的慈悲心的完成,佛道的完成。近代高僧、先曾法祖太虚大师说得好: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慈悲的基础是般若,般若的实践是慈悲。
  慈悲喜舍——智慧的品格,品格的智慧。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