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觉悟之路 》
译者序
译者序
佛教在印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和平发展后,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佛教在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形成一体系完整,传播广远 ,信众无边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就僧团的组织、教理的研究、佛法的研究而言,南传上座部佛教都较为传统。早在公元前一系纪,其经典就以文字记载下来,以后虽有增减,但程度甚微,基本保持了原始佛教风貌,为我们保存了一部完整的部派佛教根本大典。
在这些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可亲可敬、智慧圆满、慈悲无碍的佛陀。他的一生因追求真理、觉悟真理、奉献真理而究竟完美。他是传授人类解脱大发的无上师,又是医治人生病苦的大医生。在他的身上,人类找到离苦得乐的希望,发现了圆满觉悟的大道。但是,成就希望、获证菩提还需人们自身的努力。“汝应自精进,如来唯老师”。
那么,作为一个大彻悟的无上师,佛陀给我们迷茫有请讲说了哪些解脱之法?作为一个慈悲心切的大医生,他又给我们苦恼众生开示了多少灵丹妙药?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了证四圣谛——苦、集、灭、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导引众生离苦得乐的无量方便法门。
苦是真实的存在。它既有现实人生社会意义,又有哲学意义。不但有苦苦、坏苦;更有行苦,有缺陷,无常,空,无实之意。人生有生老病死,事物有成住坏空,社会有生住异灭。诸行无常,缘生缘灭本身就是苦。
但是佛教并没有完全否认世间之乐,如家庭之乐、五欲之乐、生活之乐等,而是教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这些快乐,即不可执著。因为世间的一切有为快乐都是虚幻不实,稍纵即逝。佛陀以种种方便权巧讲叙诸苦,这不是危然耸听,使人忧心不可终日,从而产生悲观消极之心,更不希望人们成为苦的牺牲品和悲观的奴隶。佛陀说苦,不是要人们悲观、消极地接纳承受苦,更没有把它当成是上帝或命运的惩罚,而是把他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说苦不是佛陀应世的本怀,而是一种方法,使人从而生起厌苦趣乐进取之心。他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苦,明白它的起源,公正平等地看待它,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苦的根源就是贪,而贪又是由于无始以来的我执。无明烦恼是产生我执的罪魁祸首。
既知苦,又知苦因,绝因断苦就是涅槃之乐。此涅槃之乐唯亲证者明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怎样才能达证涅槃之乐?唯一之径就是八正道。此正道远离了极端的自我享受和极端的自我折磨。
此八正道没有任何神秘色彩,无论有信仰者,无信仰者;佛教徒、非佛教徒都可以在此一生中得到裨益,获得解脱,免受六道轮回之苦。为此,有人也许会问,如果说我们在此生即可觉悟成佛,那么,佛陀到底有没有讲述轮回之理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在许多经典中都可找到证明。佛陀在觉悟之夜,即观念其无量前生及无边众生如此依业而往生六道。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佛教的因果轮回不同于灵魂转世之说,因为,佛教否认有一不变的灵魂实体。
每一众生因善恶之业轮回不断,此业由迁流、不熄的意识之流运载。意识在贮藏旧业的同时,接纳新造之业,并使其深深烙印其中。一段生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意识之流的终结。在死亡意识现前的刹那间,有形的躯体因失去赋有生命力的意识之流而丧失活力,但是,意识之流再次找到自己相应的色体因缘,继续不断地迁流下去,其运行的动力来自内部本身,而非他力。如同一只滚动的球与另一只相同静止的球碰撞后,静止的球则按前一只球的动力向前滚动,而先前滚动的球则停止不前。
因此,佛教的轮回是业力的流转,而不是灵魂的轮回;佛教的无我是诸法无有恒常主宰之实体,而不是否认一切。因此,佛教从真谛上讲诸法无我,从俗谛上讲六道轮回。这就是轮回与无我的相对统一。
《觉悟之路》由斯里兰卡上座部佛学大师那兰陀长老所著。长老在斯里兰卡家喻户晓,以其广博的佛学知识和高深的佛法修证而闻名于上座部佛教国家。
本书共分四十四章。以原始经典为基础,真实地介绍了佛陀的一生,结合现代科学和哲学,精辟地论述了上座部佛教的特色,系统的讲解了因果业报、六道轮回、涅槃及菩萨思想,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更有作者自己修证后的真知卓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学者的必读书。它既适合普通佛教信仰者,更适合广大智慧探索者,二者均可在本书中品尝到法味。正如作者所说:“小孩可以在此得到新鲜奶水,成年人可以从中获得美味佳肴。”
学 愚
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译者序
正序 倒序
- 1. 译者序
- 2. 前 言
- 3. 第一章 太子出家
- 4. 第二章 精进成道
- 5. 第三章 天上佛陀
- 6. 第四章 成道之后
- 7. 第五章 请佛说法
- 8. 第六章 初转法轮
- 9. 第七章 宣说佛法
- 10. 第八章 佛陀和他的眷属
- 11. 第九章 佛陀和他的眷属(续)
- 12. 第十章 佛陀的反对者和护持者
- 13. 第十一章 王族护法
- 14. 第十二章 佛陀的教化
- 15. 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 16. 第十四章 最后的行化
- 17. 第十五章 什么是佛教
- 18. 第十六章 佛教的主要特色
- 19. 第十七章 四 谛
- 20. 第十八章 佛教的业力说
- 21. 第十九章 业是什么
- 22. 第二十章 业的运作
- 23. 第二十一章 业力的本质
- 24. 第二十二章 生命的起源
- 25. 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上帝
- 26. 第二十四章 相信轮回的理由
- 27. 第二十五章 生命的轮回
- 28. 第二十六章 轮回的形式
- 29. 第二十七章 有情生命趣道
- 30. 第二十八章 怎样轮回
- 31. 第二十九章 再生者为何
- 32. 第三十章 道德责任
- 33. 第三十一章 业的起落
- 34. 第三十二章 业力和轮回说在西方国家
- 35. 第三十三章 涅槃寂静
- 36. 第三十四章 涅槃体性
- 37. 第三十五章 涅槃之道——戒
- 38. 第三十六章 涅槃之道——定
- 39. 第三十七章 五盖——五种精神障碍
- 40. 第三十八章 涅槃之道——慧
- 41. 第三十九章 阿罗汉
- 42. 第四十章 菩萨思想
- 43. 第四十一章 十波罗蜜
- 44. 第四十二章 四梵住
- 45. 第四十三章 八种世间法
- 46. 第四十四章 生命之谜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