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19:53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六祖坛经讲 》

悟法传衣第一(中本)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心法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惠能大师三更接受五祖传法,寺内大众皆不知。五祖传授他顿教心法及衣钵二物,对能大师说:‘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五祖这四句话实在是语重心长,自度度他成败关键就在能不能善自护念。何谓顿教?《修心诀》云:‘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是真佛。更向心外觅佛,劳苦参学,万里寻师。忽被善知识,指点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地,原无烦恼。无漏智慧,本来具足,与十方三世诸佛分毫不差。故云顿悟也。’到底要如何护念、流布?五祖又为能大师说偈: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第一句,一切有情众生来此种下成佛的种子。第二句,由因地菩提种子,佛果还从此而生。后两句是离相,与《金刚经》所说的‘即非、是名’同属一类的格式。即相离相,离即同时;双照双遮,遮照不二。《楞严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就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不碍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也。此偈前两句是有为,后两句是无为;前两句是慈悲普度,后两句是清净平等。正如佛在般若会上教须菩提:‘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正是无住生心的样子,是我们应当记取修学的。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五祖又说:‘过去初祖达摩大师初到中国传教,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师承,如果没有信物,谁能相信?传此衣钵表信,代代相传,续佛慧命。法门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什么是法?《血脉论》云:‘三界兴起,同归一心。’《楞严经》云:‘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血脉论》云:‘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黄檗禅师说:不得一法,名为传心。如果真的彻底了悟真心,就是无心无法。既然是说无心无法,怎么能传?怎么叫做传?禅师说,你听说以心传心这句话,就以为真有可得,可以得到吗?祖师说: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古德说:‘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是以悟须自悟,解要自解。要知道,记问之学原来是人家的知见,不是自家悟解。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本体”是指宇宙人生万有的本体、理体,佛法称为自性、本性。从上祖师代代承传,唯传一心,别无二法。一心就是本体、真心。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才是禅门的宗旨。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五祖说:‘衣钵乃是争夺的祸端,传到你手中为止,不可再传。倘若再传衣钵,必定会由此引起杀身之祸。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惠能问:‘我要向什么地方去?’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是指广西怀集县,‘会’是指广东四会县。这两句话,是指点惠能大师潜修养道、隐藏的处所。下面一段是讲六祖依教南隐潜修之事。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在三更接受衣钵后,说:‘能本是岭南中人,来此虽久,却不知此地山路,如何能走得出去而到达江口?’五祖说:‘你不必忧虑,我亲自送你去。’五祖一直送惠能到九江驿边,已经预备好的船只,五祖叫惠能上船,五祖自己把橹来摇。惠能说:‘请和尚坐下,弟子应该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惠能道:‘迷时要靠师父度,悟了以后就要自度;度的名词虽然一样,但是它的用处是不一样的。惠能生长在边方,说话的语音不正确,承蒙师父传授心法,今已得悟入,应该自性自度。’五祖说:‘如是!如是!以后的佛法,由于你的弘扬,将来大行于世。你去后三年,我方逝世。你现在好好的去吧!努力向南方去,也不宜早出来说法,因为弘扬佛法的机缘是很难兴起的。’

  ‘自性自度’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学佛未悟,依善师,只能得生人天善果;如果想了生死、超越三界六道、证得无上菩提,必须自性自度。古德说:‘如果佛能度众生,过去诸佛数目超过恒河沙,一切众生早该度尽,为何我们到现今还流转生死,还未成佛?’是故当知:诸佛菩萨只能诱导我们见性自度的方法,正如指点我们方向途径,方向还是要自己明辨,路还是要自己走。所以说,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六祖悟后,知道度生自度的道理,五祖这才赞叹他说:如是如是!其次是五祖的入灭,自知时至。他说:‘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五祖传法付衣之后,又过了四年,上元二年他老人家去世,世寿七十四岁。古今修道之人,临终自知时至不胜枚举,此乃常事,并无奇特。其实,前面五祖指点惠能‘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已经显示他预知未来之事。

  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于能。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能辞别五祖,放开脚步往南行,走了两个多月,到了大庾岭。再说五祖回到东禅寺之后,好多天都没有上堂说法。大众心中都疑惑,问五祖说:‘和尚少病少恼吗?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五祖说:‘病倒是没有,衣法却已经到南方去。’大众问:‘是什么人传授去的?’五祖说:‘能者得之。’大众这才知道惠能得衣法已经走了。于是众中有数百人分道追逐,企图夺回衣钵。其中有一位出家人,俗姓陈,名字叫惠明,在家的时候曾经当过四品将军,性情粗鲁,积极的参加追寻,走在别人的前面。惠能大师被他追上,于是惠能将衣钵扔在石头上,说:‘这衣钵只是表信之物,祖祖承传,岂可用暴力争得!’惠能于是躲藏在茅草丛中。惠明赶到之后,看见衣钵在石头上,就上来提取,但是他却拿不动,于是他就叫着说:‘行者!行者!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争夺衣钵而来的,请你出来吧!’于是惠能从茅草中走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先行礼,然后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求法而来,可以屏息诸缘,放下一切,勿生一念,我为你说。’这样静默许久,六祖告诉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在此时,哪个是惠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本来是为夺回衣钵而来,他虽然在黄梅多日,并未悟明心地,这才兴奋的参加大众追逐惠能夺回衣钵的任务。果然被他追到,却提不动衣钵,反激发其过去的善根,真诚下学求法,终于在言下大悟。这是他的善缘成熟,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试问:他是怎么悟入的?原来是在他真正放下万缘,止息念虑,良久时,被六祖一句话点醒了无始迷梦,大彻大悟。其实,六祖所用之法并无奇特,五祖又何尝不是这样天天提醒大众?就是我们学佛,也常听到老和尚、善友们,挂在口头上的‘放下万缘,提起正念’。问题是在我们自己把它当作口头禅,从来没有认真体会过,何况奉行?我们曾几何时放下过境缘,放下过妄念?这就是不能悟入、不能言下大悟的原因。惠明为我们做示范、做榜样。他在黄梅时日,由于未能放下,所以不悟。今日于此处发真实心,依六祖教,果然亲见自家不思善、不思恶、离开一切善恶境缘后的空寂灵知之心,原来就是自己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真正、真实的自我,是永恒存在、不生不灭的真我。此处六祖对惠明的指授,只是在教他直接证取无住六尘缘影的真心,这就是见自本性,顿教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往昔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海禅师说:‘万缘具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六根对境永无妄想起动,就是无念。黄檗禅师说:‘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修心诀》云:‘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的法印。若悟此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虽登佛地,绝无佛地想。上来诸师种种开示,都是指引我们悟入心性的秘诀。只要善于用心,不怕不能悟入。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惠明悟了以后,再问道:‘从上代祖师以来,所传授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其他密意吗?’六祖说:‘对你说,就不是密意。你若依无住清净心返照,密意就在你面前。’惠明说:‘惠明虽然是在黄梅五祖会中,实未曾省悟到自己本来面目。今日承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行者就是我惠明的师父。’六祖说:‘你如果这样,我和你同师黄梅五祖,好好的自己护持吧!’惠明又问:‘惠明今后要向什么地方去?’六祖指示他说:‘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惠明于是礼辞六祖。

  在这一段谈话中,惠明问:‘祖祖相传,还有密意否?’六祖直指,‘返照自性,密在汝边’。此密非是秘密,而是深秘,唯返观者才能亲自见得,否则说亦不懂,因为此事非思议所及也。亲证得后,必须善自护持,像六祖一样,等待机缘成熟,利乐人天,普度众生。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

  惠明回到山林之下,遇到追逐六祖的那些同伴,他告诉大众说:‘这一条路我已经走过,没有见到惠能的踪迹,我们还是向别的方向赶快去追吧!’大众听了以后,都以为然。惠明于是独自前往庐山布水台,经三年,终于在袁州蒙山定居,弘化一方。

  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六祖后来到了曲江曹溪,又被恶人追寻到了。于是,就在四会县处,避难于猎人队里隐藏,这样经过十五年。在此期间,他也常为猎人们随机说法。猎人常叫六祖看守围捕禽兽的网,而六祖每当看到禽兽落入网中,就将它们统统放生。每当吃饭时,六祖总是将蔬菜寄煮在猎人肉锅之中。有人就问他何必如此,六祖说:‘但吃肉边菜。’

  六祖在得法之后,遭遇难以想像的困境,经历十五年长时间隐藏流浪,善自护念,防人加害,等待时节机缘成熟,弘法利生,大振宗风,影响千余年,不负佛祖的期望,真正是为后世佛弟子们最好的榜样。此十余年的确是六祖真参密印的时代,正如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般若波罗蜜圆融应用于日用平常事理,的确是证得性相一如、平等不二。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效法的。

  佛家修行,乃指修正行为。修正的标准也因修学程度而有不同,其最初入门标准就是戒律。戒律乃行持的规范,也是基本的标准。戒律中严持不杀生,许食三净肉。唯有中国佛教提倡不食众生肉,目的是培养大慈悲心,是真正懂得卫生、卫性(保卫善良的性情)、卫心(慈悲心)的养生之道。六祖因环境不许可,吃肉边菜实在是不得已之事。下面一段是讲六祖大师的弘护因缘。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能曰。不敢。宗于是执弟子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印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有一天,六祖暗自思惟:时机成熟,应当弘法了,不可以老是隐迹潜居。于是就离开四会的猎人队,到达广州的法性寺,正好遇到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悬幡,有一位出家人说,这是风动;另一个出家人说,这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惠能走上前面,向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大众听了此话,都非常惊异!印宗法师将惠能迎请到座中上席,向惠能求教佛法深奥的义理。见惠能言词简单、义理确当,并不像是从文字中来。印宗说:‘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久闻黄梅五祖的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吗?’惠能说:‘不敢。’印宗法师于是执弟子礼,宣布这桩事情,请惠能将祖祖相传的衣钵拿出来给大众看。印宗法师又问道:‘黄梅五祖付嘱衣法时,是如何指示传授?’惠能说:‘指授是没有的,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印宗说:‘为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说:‘因为禅定解脱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在这一节中,印宗法师之于六祖就像鲍叔牙之于管仲,因缘际会,成就一番非常事业。初见面的问对中,就将佛法宗旨托出:唯论见性。《禅宗血脉论》云:‘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纵然是念佛诵经、持斋持戒,只不过是修世间有漏福报而已,于成佛作祖无益处。黄檗禅师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本觉真性,就是佛性,悟时称作般若智慧,修持称为楞严大定。宗密大师说:‘若顿悟自心(六根之性就是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圆满智慧,本来自己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理体于日用平常中修正心行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学,历事炼心,自然渐渐就证得百千三昧,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不住一切缘境所显的清净心就是。达摩这一派所传的,就是这样的禅。由此可知,顿悟自心,就是见性,就是六祖所传的禅定;并不是见性之外,别有能修所得的禅定。

  ‘解脱’,是解除迷惑造业的系缚,脱离三界六道的苦果。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云:‘曰:云何得作佛去?师曰:不用舍众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脱否?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这与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同样意思。由此可知,自心是佛,自心就是自性。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无染着,自性本来解脱,并不是见性之外,别有一个能修、能证的解脱。

  六祖说:‘佛法是不二之法。’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就是不二法门。见性就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见性,这是三而一,一而三,即三即一,即一即三,是谓之不二之法。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云:‘欲修何法,即得解脱?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顿者,顿除妄念,放得下;悟者,悟无所得,看得破。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控制心在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由是之故,知道善恶一切皆是由于自己的心,所以心是根本。如果想求解脱,首先必须认清根本。要是不能通达这个道理,必定是徒劳无功,着相外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而根本的修法,就是修习禅定。何谓‘禅’?妄念不生为禅。何谓‘定’?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就是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是指:利益、衰耗、毁谤、荣誉、称赞、讥刺、受苦、受乐,这八种境界。若能于此八种境界中如如不动,得此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证得如此境界,就是解脱,就是不二法门。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法师又问:‘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说:‘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对佛说: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应当断善根佛性吗?佛说:善根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不是常,亦不是无常,是故说为不断,这就是不二之法。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因此名为不二之法。五蕴与十八界,凡夫见之以为二,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知道其性本来不二,无二无别之性就是佛性。’

  在这一番问答里,六祖举例《涅槃经》的经文,向印宗法师解释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犯四重禁”是指根本戒,四种重罪就是杀生、偷盗、淫欲、大妄语。“作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意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一阐提”是印度话,意思是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信业报、没有惭愧心,这样的人,诸佛菩萨都无法帮助他。《涅槃经》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对佛说:如果犯四种根本大戒、毁谤大乘经论、造五种大逆不道的罪恶、又不信佛法的人,如是等人要是还有佛性的话,为何还要堕地狱?这些人要是还有佛性的话,佛为何又说无常乐我净?没有善根的人叫‘一阐提’,没有善根的人,他的佛性何以不断?佛性要是断了,为何又说有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为何又称他为一阐提?佛陀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就以‘佛性非内非外、佛性非有漏非无漏、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的道理,来解答高贵德王菩萨的疑问。

  ‘五蕴’也叫做五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类。‘色’是指一切物质的总代名词,就是百法中的五根、六尘,十一法。‘受、想’是心所有法中的二法。‘行’,除受想之外,包括心所有法中其余四十九法,及不相应行法的二十四法。‘识’是通指八识。所以,五蕴已全部包含一切有为生灭法。‘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六识。凡夫妄见,愚痴迷惑,不明真相,故说为二。智者明了事理,通达真相,于一切法不起有无分别妄念,无心无念,则五蕴十八界皆空。所以,蕴之与界,无二无别。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印宗法师听了六祖所说,心里非常欢喜,恭敬合掌说:‘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述经中的义理,犹如真金。’我们从印宗法师的言词、态度上来看,印宗法师的确是非常人也。莲池大师说得好:‘六祖既然接受黄梅五祖的心印,避难隐藏在屠户猎人佣贱一十六年。以后他遇到印宗法师的讲席,出风幡语,为印宗法师听到而延入,为他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要晓得,印宗法师已经久居讲席,已是前辈的大法师,若是法师人我不忘,贡高我慢,好胜之心尚在,怎么能如是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以至于如此?六祖固然是乘愿再来之人,而印宗法师亦是六祖同一类人物。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

  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印宗于是为惠能剃发,愿意事师六祖大师。惠能在智药三藏手植的菩提树下开演东山禅宗顿教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以后,受尽辛苦,生命就像悬丝般的危险。今天能与史君、官僚及僧尼道俗共同聚集在此一会,莫非是多生多劫所结的法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才有缘闻得如上顿教得法的因缘。教法是先圣所传,并不是惠能自智。愿欲听闻古圣先贤教法之人,自己先要净自心,用清净心听法。听了以后,各自除疑生信,就如先世圣人一样而没有差别了。在这一段中,最重要的开示就是得法端在净心除疑。《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不但参禅需要净心,研教、念佛亦必须清净心才能大开圆解、一心不乱。

  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六祖告诉大众:‘善知识!菩提般若的智慧,世间众生本来自己就有,只因一念妄缘,不觉心迷而不能自悟,必须借助大善知识来指导见性。应当知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因迷悟不同,所以才有愚人智人不同。’六祖说‘佛性本无差别’,的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一切法平等。又说:‘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地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无相。悟时本性不增,迷时本性不减,是真正平等,一切佛经无非令人悟入此事而已。迷者执着身心为我,悟者智照应用自在。愚人分别着相自生障碍,智人见性事事无碍。菩萨触物懂得用观照的功夫,无所不照;声闻怕境昧心。悟者日用无生,迷者现前不觉。从这些话中我们体会到,佛与众生其实只不过是迷悟不同而已。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六祖说:‘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你们大众各得悟入自性智慧。志心谛听,我为你们说。善知识!世间人终日口头上念着般若,却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终不能饱。口但说空,心不能行,如是,虽经万劫亦不会明心见性,终究是无有益处。’六祖此话说得极是!世间作恶者多,心善者少;能讲的多,肯行的少。要不是久植善根,于佛教法如何便生信解、心行不退?六祖曾说:‘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必须外诵内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定慧等持,方得见性。’《楞严经》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毕竟不能证得自性般若。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六祖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名词的意义,‘摩诃’译作‘大’;‘般若’译作‘智慧’;‘波罗蜜’译作‘到彼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到家’,有究竟圆满的意思。这一句梵语译成中文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这究竟圆满的大智慧,须要心行观照才能证得,而不是只在口头上念念就可证得。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楞伽经》云:‘心外见法为外道。如果悟得自心本性,就是菩提涅槃,离一切生死故。’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六祖在此处教导我们心行的方法,譬如说,‘摩诃是大’的意思,就是要体会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平等心中,清净心中,正如古人所说:‘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物。大千沙界海中浮沤,一切贤圣如电如露,一切不如心性真实。’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若于此处会得,岂非当下证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切诸法无实无虚,这是真见,这是亲证诸法实相。黄檗禅师说: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这是讲真心体用。举心动念,这是指妄心迷动,不守自性,就与自性相悖,这就叫做着相。不是真心着相,而是在真心上附带着的妄心虚妄执着。无始以来,从来就没有着相的佛。菩萨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但是自无始以来,也没有一个次第佛。因此,只要悟明一心,本来无一物,无有少法可得,这就是真佛。佛与众生,同一真心,无二无别。此心犹如虚空,从无杂染,也无坏失。又如日光遍照时,虚空未曾明,日落不照时,虚空未曾暗。明暗的境界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却从来不改变。佛及众生,真心亦如此。当你见佛时,你就以为佛是清净、光明、解脱的好相;而你见众生时,你就以为众生是染着、愚昧、生死的恶相,若作如此见解,就是经过像恒河沙数的无量劫修行,也不能证得菩提。是何缘故?因为着相。所以说,‘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此心就是佛。可惜如今学道之人,不悟一真,定要在心上生心,知见立知,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不如法、不相应,皆是迷失菩提道。经云:‘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为什么?因为无心是指无一切妄心、纯一真心用事的真佛。由此可知,大乘佛法教学的旨趣所在。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你就去执着空。修行人第一要紧的事,就是不可以执着空。若空心静坐,一切都不思念以为究竟,就是执着空相,执着断灭法,就是执着善恶都不缘的无记空。永嘉大师说:这个境界是‘昏住’,不是真心。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虚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大智度论》云:‘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其实是空。小乘人于十二入中(六根为能入、六尘为所入),无我、无我所,说明性空。大乘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体性本无,所以说性空。再说,如果确知无我,更无我所有,自然就证得法性空。因为凡夫迷着我相,及妄执我所有,所以不见法性空。佛见到诸法真实相,告诉我们‘无我、无我所’。聪明伶俐汉,听了言下应当彻悟一切法空。我相、我所有法尚且不执着,何况其余一切诸法!‘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又云:‘性空者,一切诸法性,本末常自空,何况现在!因缘常空,何况果报!’又云:‘空者性自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又云:‘什么是性空?不论是有为法的体性或是无为法的体性,总是性空。非生非灭,非常非断,无有作者,法尔如是,是名性空。’

  前面一段讲的是破除一切执着,以显明性空理体。下一段说的是性空的大用周遍,一如虚空之遍含万物一样。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自性能包含万法就是大,万法就在诸人自性中。如果见一切人的善或恶,全都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境了了如同虚空,就称之为大,印度梵语叫做‘摩诃’。善知识!迷而不悟之人,只有口头上说说而已。觉悟之智者,则在观照心行,真正的用功夫。又有一辈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什么也不思念,着于无记空,自以为这就是大。像这样一类的人,不足以与他谈论摩诃般若法门,因为他们已经堕落在邪见的缘故。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时,即了了分明,无有障碍。用后,便感知一切圆融相即。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去来自由,心无所滞,这就是般若。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