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5:1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迷路原为等花开 》

《迷路原为等花开》寸断肝肠(2)

其实,人生的很多幸福缘由是早已被父母种下的。有些孝顺的孩子从小就善于观察父母,懂得他们的内心,懂得他们的爱,更懂得他们需要什么,而这实际上恰恰是培养了将来为人处世的潜在能力。比如,今天看到父母的神色不好,他们就会担心他们的身体,是不是生病了,或是听到了不好的话,有什么愿望没有完成。当孩子能懂得父母的心了,也就渐渐养成了这样爱护父母、为父母着想的习惯——其实,这就是爱,我们给父母的和父母给我们的一样,都是幸福。

这种关心人的习惯,在我们长大后非常有好处。假如我们成了公司的老总,就会有一套如何关心员工的方法了。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从小就耳濡目染得来的。我们应该明白,其实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关系学就是在家里和父母学的。

作为父母,当然也要善于教导孩子,让孩子主动体贴他人,学会察言观色。说到察言观色,本来,这是一个很褒义的修饰词,本意就是指做人要懂得观察一个人的神色、说话的语调以及他的需要,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去帮助他。不过可惜的是,这个词用到现在,已经发生了修饰方面的反转,成了贬义词了。

其实,假如你对父母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那么不用他们教你,你也一定会时刻察言观色,去注意他们,因为你很爱他们。天长日久,你就会把“今天他们快不快乐,高不高兴,舒不舒服”的这种关注和敬爱也用在其他人身上。这样就意味着你把每个人都当自己的父母看,观察他们,想着怎样才能够帮助他们。慢慢地,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就会拥有远超过他人的智慧和福报。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心里面怀有对人的一分尊敬,就会获得别人对我们的十分尊敬。

人生本就是一种修行。一个老人,他可能是一本智慧书,因他一生的经验足够我们学习了。老人在垂暮之年,就像是夕阳西下,我们将来也终会有这么一天的,因此,尊敬老人,更多的是在尊重我们的未来,存一份福德也是幸福的种因。

真正的“有德者”就是我们前面曾经提到的“善知识”,我们应该好好揣摩这些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是“与世间相同,又与世间不同”。“同”是指他会随顺大家,也要行住坐卧,也有痛苦快乐,他也会表现出一些情绪;“不同”的是,他的心已经超越了世间,即使在训责别人时,他的内心也没有丝毫的嗔恨心。这才是真正的有德者,我们自己除了尊重,更应该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迷路原为等花开》寸断肝肠(2)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