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1
17:26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中国僧伽的生活 》

四、白云深处古刹多

  「住」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翻开历史,从最早的穴居,到今日的大厦公寓,居住条件与环境一变再变,不但空间分配与运用大不相同,日常起居更随之而异,不再像古代只是单纯为了避风雨寒暑及野兽侵扰。同样的,佛教经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变异和万千公里跨山渡海的空间转换,僧人居住的品质,不管是居住条件、空间分配乃至起居习惯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革。

  ◎佛世比丘依树下住
  [少欲知足,精进办道]
  佛陀成道之后,开始说法济生的工作,席不暇暖地在恒河两岸教化。随佛出家的弟子们跟著佛陀过著游化的生活,白日游行乞食于村落,暮时禅修止于「阿兰若」(远离人群喧闹的寂静林野),或息于冢间(适合修不净观),或住于树下(见树叶颜色转变,易生无常之想),或露地坐,不管那一种,皆为舍离对自身的爱著,思惟正道,过著少欲知足的生活。其中以住于树下最为普遍,是比丘「四依法」之一。而所谓的「住」,是「但坐不卧」,为的是让比丘破除对色身的执著,时时保持警觉,专注修行。
  然而印度五月至八月是暴雨急骤的雨季,在这段时节里,游行与树下住皆诸多不便,不仅所著的衣物常淋得既湿且重,携带吃力,行走疲劳,甚至人也有被大水吞噬的危险。更何况这是草木生长的时期,路上处处都有虫蚁,此时出游难免践踏生草伤害虫命,所以佛陀将每年雨季定为「安居期」,比丘可以在有覆盖的固定处所夏安居,平时才住在树下。

  [僧伽蓝的缘起]
  随著出家僧人增多,集会需要一定的场所,每年雨安居时更需要有专门的住处,加上信众要求供僧,因此便有伽蓝的产生,伽蓝即是僧院,指的是僧众居住办道的宅舍。
  第一位供养房舍给僧众的居士是频婆娑罗王,他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内建造了「竹林精舍」,佛陀的行脚才有了驻锡之所。后来又有给孤独长者、只陀太子在舍卫城花园中,修建了可容三百人的大室、禅房静处六十三所,以及冬室夏堂、厨房、浴室、洗脚处及大小圊厕等各种设备,这就是有名的「只树给孤独园」,与竹林精舍,并称为佛世最初的两大伽蓝,佛陀驻足其中说法多年。
  佛陀并制定了营造伽蓝的基本法则,佛弟子如大迦叶尊者等,都曾亲自带领建造僧舍。当时的伽蓝只是众僧集体居止修行的处所,佛陀曾对诸比丘说:「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疲倦故,得静坐故也。」从早期的树下住到住僧院,比丘住的方面仍以维持色身所需,以便修道为原则。
  除大伽蓝外,尚有小型的小屋,称为「兰若」,须建于离村落三里的僻静地方,为少数或个别僧尼的修行所。另有在山林中开凿的石窟,亦为僧人的住处,一般是开凿岩窟成一长方形,入口处开有门窗,窟内中间大厅为僧人集会、经行之处,两边排列著僧房。

  ◎佛灭后,塔与石窟的兴起
  佛入灭后,佛弟子为纪念佛陀,开始建塔,早期的伽蓝,那怕是一所用树叶建造的茅蓬,只要那里有座塔,有人经常说法,四方僧众即可入内洗足安床,自由来去。而一所完备的伽蓝则另有一些特点,譬如门前有一座建筑名叫「门前水阁」,是一个以泥壶藏水的地方,主要是供信众在入寺之前净面及洗手足之用,这个特点在传入中国之后,演变为寺院前的蓄水池、蓄水缸等。
  石窟则始自于阿育王时期,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礼拜窟,造有塔及佛像等供人瞻礼,是众人聚集礼拜的场所;一为禅窟,为僧众禅修和居住的地方。礼拜窟的构成是一长方形前室和一圆形内室,前室为讲堂,左右开凿许多小型石室,仅可容纳一人,以便僧人住在里面坐禅苦修;内室为圆顶建筑,是全窟的中心,室中刻有一座象徵佛陀涅盘的塔。印度早期的礼拜窟没有佛或菩萨的像,而晚期的石窟则除了塔之外,佛像随处可见。
  这些石窟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对敦煌、云冈等石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只是中国僧人绝大多数住于僧院,并无住在石窟中的传统。因此中国石窟一般很小,没有集会讲经的讲堂,大抵都是雕像画佛,作为观像之用,而在洞窟的前面或旁边另建寺院,作为僧众居住和集会的地方。

  ◎中国佛寺院落式格局,空间功能丰富
  [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东汉明帝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邀来到洛阳,住于鸿胪寺(朝廷接待外宾的机构)。朝廷在洛阳雍门外另建一座精舍供他们居住和安置佛像经典,称白马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的第一座僧伽蓝。后世沿袭,便将僧人的居所称为「寺」,又称「院」。

  [早期以佛塔为主体]
  佛教传入中国,早期建筑以塔为主,塔建立在寺院的中心。院庭有廊围绕,正中院庭的前面有殿堂,房院为僧房。北朝时王公大臣施舍邸第为佛寺成为一时的风尚,这些寺院因原系私人住宅,很少重新造塔,而以正厅供奉佛像代替佛塔。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已基本定型,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常有数十院之多,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丽,
琳琅满目,引人入胜。

  [后期以佛殿为主体]
  隋唐时代,佛寺建筑就逐渐改变过去以佛塔为主体的布局,而以佛殿为中心了。许多寺院无塔,即使建塔,也另辟塔院,置于寺前、寺后或两侧。按照中国的营造法则,在南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物,在东西两侧为附属设施,布局对称。
  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唐百丈怀海禅师创立禅寺的僧居,称为「丛林」,却主张不立佛殿,《景德传灯录》卷六〈禅门规式〉说:「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表佛祖亲嘱受当代为尊也。」故深山的一些寺院,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寮舍等建筑,并不设佛殿,与佛世伽蓝的风格最为相近。法堂是代表住持说法的地方,是当时寺院中最重要的地方。
  北宋以后,所有寺院都建立了佛殿,因禅林规模日趋庞大,僧众与信众日渐增多,为接引信众及应檀信要求作佛事,只有住持说法的法堂是不够的,建立佛殿是必然的趋势。丛林寺院遂逐渐形成诸宗大体一致的规制格局:寺院主体建筑一般按「川」字形布列,包括供佛、菩萨、护法神像的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安置法宝藏经的藏经楼;供祖师的祖师殿;供讲经说法、集会、坐禅、传戒用的法堂、禅堂、念佛堂、学戒堂;供僧众起居、接待用的方丈、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僧寮、客寮、廷寿堂(养老之处);容四海云游僧的云会堂;藏舍利、骨灰的佛塔、塔院、海会塔,置钟鼓的钟楼、鼓楼,及放生池、莲池、亭台园林等。
  明代以来,最常见的「伽蓝七堂」的建筑格局,一直沿袭至今,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另设转轮藏殿或藏经楼,便于僧众习读之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即是厕所。此外在佛殿、法堂两侧分建祖师堂(西侧)、伽蓝殿(东侧)。而整个寺院由多层院落组成,形成僧众独特的宗教生活区,也形成信众礼拜游观场所、僧俗学修道场及园林、佛塔等集于一体,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性佛教设施。今日我们走入佛教寺院,多能见到这般具有丰富空间语言的建筑特色。
  台湾由于土地面积限制,寺院建筑规模均较狭小,配置则承袭传统。而式样方面,多模仿早期中国传统建筑及唐式建筑格局。因应现代的弘化,也有教学大楼、讲堂、教室、图书馆等现代建筑,其中以台南开元寺最为完备。

  [白云深处古刹多]
  中国寺院绝大多数建于山中,或依山而建。东晋慧远大师居卢山东林寺,与隐士二百余人结白莲社,同修禅净,从此开启山林佛教,佛寺多建于山水之间,名山、古刹相得益彰,历代诗人作了无数佳句吟咏。如唐僧灵一的「僧院」有这样的描述:「虎溪间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桂薜萝;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僧院筑于山水之间,一来在远离尘世的纷扰,僧人较能专心修行,与佛世比丘选择寂静阿兰若处,是相同的道理;二来山区面积广大,可建造完整、宽广的寺院,僧人也在大自然的薰陶中,体悟真理、蕴育道业。

  [共修共住,陶铸身心]
  中国丛林有严格的共住规约,如:不得窜寮闲谈、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三人聚论及大声喧哗,有事外出或回寺须告销假,其余生活各事,如沐浴、洗衣等,也都各有规定。因丛林的生活强调的是「共修共住」,过的是团体的生活,须随众作息,任何作息以不扰众为原则。对自己而言是收摄身心,不令放逸,藉由团体的砥砺,陶铸身心。金山江天寺共住规约即记载:「... 务在安定学者之身心,不得放逸,而后能究明己躬下事,至悟心法源底。」对团体来说,则是道风的维系与建立,故祖师大德莫不以住丛林、守清规为要。又凡衣钵戒牒俱全的游方僧到寺,都可挂单,暂住于云会堂,须遵守共住规约。过一段时日,经住持同意,亦可留下,成为该寺的僧众。
  除了丛林共住规约,僧人生活举凡洗手、登厕、沐浴等等皆须以佛法提醒自己,起正念、发广大心,如「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这些相应的偈颂所制成的标语,在寺院各角落随处可见。

  结语
  空间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僧人居住的空间及空间内提供的内涵,与僧人的修学息息相关。从住树下到住寺院,在不同的居住空间里,僧人所面临的挑战或许不尽相同,在居住的品质已提升的今天,如何在物欲上淡泊,又配合现代的居住设施,提供良善的空间与内涵来推广佛法,应是现代僧人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书目】
  一、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桂冠图书公司,七十九年六月。
  二、李涛,《佛教与佛教艺术》,水牛图书出版公司,八十一年六月。
  三、褚柏思,《佛教的文化思想与艺术》,新文丰出版公司,七十年九月。
  四、佛日,〈寺院建设漫谈〉,《法音》月刊,八十一年三月。
  五、李玉泯,〈印度支提堂之渊源及发展〉,《佛教艺术》杂志,七十五年五月。
  六、圆慈,〈锡兰的寺庙〉,《法音》月刊,八十一年十二月。
  七、释印顺,〈律制与教内对立之倾向〉,《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七十八年十月。
  八、王景琳,〈别具一格的衣食住用〉,《中国古代寺院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九、魏承思,〈中国佛教僧侣的生活方式〉,《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