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19:3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占察善恶业报经 》

二、本论


  一、序分
  前已通论本经纲要,今于本经文旨略为科释,分其章节,点示大意,姑名之曰本论。
  自古判经,概为三分,曰序、正、流通。今遵古训,判本经为三分:曰起教叙说分,正陈宗趣分,受益流通分。今初,起教叙说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座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咨,请世尊,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便可说之。’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嗔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渺;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如来,设何方便,开示化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随于何乘,速获不退。’
  佛告坚净信言:‘善哉!善哉!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今此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彼当为汝建立方便,开示演说,诚汝所愿。’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
  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演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缘,于此世界,众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说之。’
  尔时,坚净信菩萨既解佛意已,寻即劝请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开士,如我所问,恶世众生,以何方便而化导之,使离诸障,得坚固信。如来今者,为欲令汝说是方便,宜当知时,哀愍为说。’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初分文中,仿古例判为通别二序。通序中六种成就: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婆伽婆、主成就,王舍城山中示道场,处成就,与大众俱说法门,众成就。别序中为坚净信菩萨请求如来开示,佛乃嘱其转请地藏菩萨说法之文。于中分二:
  一、菩萨请问;
  二、如来授意。
  在菩萨问中三:
  一、末世灾况弟子荒废道业。世乱由人心造成,乱世灾象叠起,人心贪嗔慢盛,自当竞求名利而不事出世要道,无怪奔营衣食,惟以躯命保养为首要。
  二、由此因缘不能起信证果。由于人心动荡而与灾乱时世互相交织,佛弟子中钝根者多,得道者少,信仰三乘者少,修禅通获宿命者无,进入末世,信禅通业者全无。
  三、请佛开示令其除疑生信。乱世中讲心术者不多,然亦有善根之微少者,请求如来坚定其意志,于三乘教速获不退。
  别序中第二科如来授意中,
  一、嘱其请问地藏。因地藏能满坚净信之大愿,善能开示说法。
  二、祛其转请狐疑。在坚净信意,如来善说,为何需问地藏?佛因释其疑窦,多方解说,初则诫其高下想念,地藏久越萨婆若海,依愿权应十方;偏化浊世,依本愿力,亦因众生应受化故。次则显彼德相殊胜。地藏于此世界多劫庄严,唯除如来,概不越彼身相威德。再次,赞仰地藏化业,地藏愿力,满所求,灭诸罪,同遍吉,等观音,除大菩萨皆不能及。再次,显示地藏善脱。初学意志不坚定者,地藏令不怯弱,此界众生,因其具足如上功德,多生渴仰;故我嘱请地藏说法也。
  三、净信遵佛所嘱。菩萨蒙佛广宣地藏德行,乃即请问地藏菩萨,如何极拔恶世众生,令彼离障而得坚信,此为遵佛所嘱请求适时而说法也。(序分竟)
  大文第二、正陈宗趣分。诸佛说经,咸具契理契机二大原则。细寻本经所诠宗趣,甚符诸经之通例,若理若机,皆相契合,此在经文中有显明之表示也。菩萨因中,上求佛道为契理,下化众生为契机。今寻经文,在地藏答坚净信之文中,示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业果之一章,可谓为钝根或三乘人之说法;次后,地藏开示大乘应知所行根本之业,可谓为利根或大乘人之说法。地藏旨在化导行者--利钝二根--令所行,皆契理性,故判此二章文,为所化契理。再其次,坚净信复问地藏,云何能巧说深法,地藏告其因机设教,故判其文,为能化契机。

  二、正宗分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语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谛听,当为汝说。若佛灭后,恶世之中,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未得决定信,不能修学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成就现前;不能勤观(编者注:他本于此处有下列诸句,今附上以备考:‘四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亦不勤观真如、实际、无生无灭等法。以不勤观’)如是法故,不能毕竟不作十恶根本过罪,于三宝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信,于三乘中,皆无定向。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忧虑,或疑或悔,于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扰乱,废修道业。有如是等障难事者,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如是谛占善恶业报,晓喻自心,于所疑事,以取决了。若佛弟子,但当学习如此相法,至心归依,所观之事,无不成者。不应弃舍如是之法,而返随逐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著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正宗分分二,
  一、所化契理,
  二、能化契机。
  在所化契理文中,明菩萨说法所对之机为利钝二根,判为二科:
  一、地藏开示钝根众生,于中分为化人、化法、持名之三科。
  一、明所化人,坚净信在序分中,泛指末世灾难众生,难成道业。地藏在此,点明其被化者属三乘人,或钝根众生,如四众弟子中,有不信因果者,不修无常等想者,不观四谛十二因缘者,不观真如实际者,如次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因其不信不修出世要道,即不能专信三宝、灭障碍、消疑悔,被事缠,废道业,故地藏愍而教之。
  二、明所化法。此等众生,病在于疑,欲去其疑,乃教以占察。于中又二:
  一、自行占察,
  二、代他占察。
  自行占察中,一、标明占察意趣,二、正示占察方法。其占察意趣云何?推求业果原出自心,吉凶善恶,无非缘成,故用轮相占察,亦为晓喻自心;佛子借事显理,可习此法,不应随逐世间卜筮。此其标示占察之意趣也。
  ‘善男子!欲学木轮相者,先当刻木如小指许,使长短减于一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余向两头斜渐去之;仰手傍掷,令使易转,因是义故,说名为轮。又依此相,能破坏众生邪见疑网,转向正道,到安隐处,是故名轮。其轮相者,有三种差别,何等为三?
  一者轮相,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差别,其轮有十。
  二者轮相,能示宿世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其轮有三。
  三者轮相,能示三世中受报差别,其轮有六。
  正示占察方法中:一、总标三种轮相;二、别明三种轮相。初中又二,先明二种轮义,刻木傍掷而易转故,轮相破疑到安隐故。次明三种轮相,十轮示宿作业故,三轮示宿业强弱,六轮示三世报别故。总标如此。
  ‘若欲观宿所作善恶业差别者,当刻木为十轮,依此十轮,书记十善之名,一善主在一轮,于一面记;次以十恶,书对十善,令使相当,亦各记在一面。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言十恶者,亦为一切众恶根本,能摄一切诸余恶法。若欲占此轮相者,先当学:至心总礼十方一切诸佛,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咨受正法;次应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次当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贤圣,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发菩提心,志不退转;后应学至心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如是礼已,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愿令以此香华,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诸佛刹土,施作佛事。又念十方一切供具,无时不有;我今当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香华、璎珞、幢旛、宝盖诸珍妙饰,种种音乐、灯明、烛火、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乃至尽十方所有一切种种庄严供养之具。忆想遥拟,普共众生奉献供养。常念一切世界中有修供养者,我今随喜。若未修供养者,愿得开导,令修供养。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土,于一切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种庄严供养之具,共一切众生等持奉献。供养一切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供养一切所有法藏及说法处,供养一切贤圣僧众。愿共一切众生,修行如是供养已,渐得成就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平等,离念清净,毕竟圆满。又应别复系心供养我地藏菩萨摩诃萨,次当称名,若默诵念,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名,满足至千。经千念已,而作是言:“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皆亦如是。应知占其轮相者,随所现业,悉应一一谛观思验,或纯具十善,或纯具十恶,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种类不同,习气果报,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与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习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是名占察初轮相法。
  别明三种轮相中,分初轮、次轮、后轮之三相,如次配为三科:
  一、初轮相。分五:
  一、制作轮相,谓需制作十轮,凡有善法不出十种,每轮记一善名,其对方记一恶名,故每轮记有善恶二名,十轮则总摄一切菩恶法也。
  二、占相准备,在占相先,需多作准备,庶能感应。应礼敬三宝故;并愿众生共礼三宝,兼持地藏名故;想以香花供养三宝,并愿供具、等法性、普熏刹土故;又念十方供具恒有,所谓珍盖旛乐。遥拟普共众生奉献三宝故:并又随喜已供养者,开导未供养者故;又愿我与众生,等持一切供具,奉献十方三宝已,成就波罗密行,深知法本无生灭故;最后,称念地藏圣号,恳求加护故。
  三、正式占相,作上供养称念已,于净物上,手执木轮傍掷之。
  四、占后验知,既占已,可验其所现业相,或纯具十善或十恶者,或相反而不具纯善纯恶者,亦有善恶交杂者,即以此相,验知现世吉凶等事,是否相应?相应即为灵验,否则,即不至心之虚谬也。其次,善恶俱不现相,概已证无漏,有漏薄弱不现故。又次,纯善纯恶,皆不具有,此二种人,业弱不牵果故。
  五、验后态度,佛子应有本身风格,如其占相相应,五欲得意,勿得恣纵,回想宿业感招,更应增进其善业。如遭烦扰逆境,亦念宿业自作,甘受其苦,更应忏罪而修余善故。五、结,此即名为占初轮相法。初轮相竟。
  二、次轮相。于中可判四科:一、泛说占次轮相,二、指陈忏悔占相,三、开示持名脱苦,四、昭告忏罪受戒。兹分说之。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书字记之。又于轮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衰害,犹如损刻。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来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别掷占之。
  ‘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又复不相应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
  ‘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
  一、泛说占次轮相中:先明制造轮相,刻木三轮,与三业相配,并用竖线长短横线深浅以志之,以便验知业之善恶及其轻重也。次明复占缘由,以初轮仅验宿业善恶区别,不知积习久近作业强弱,故复占次轮相也。后明占后验知,有其二义,先明如法占相,须依初轮现业配合身口意而分别掷占,不得三轮一掷通占。次明对验初轮,谓次轮之占求,原为验证初轮之现相,如其相应,方不虚谬;否则,徒用占相何为?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旛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澡浴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惟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次应复发劝请之愿,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次当复发随喜之愿,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善男子!若欲得知清净相者,从始修行,过七日后,应当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不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等,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异好香气,身意快然;或作善梦,梦见佛色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
  ‘复次,彼诸众生,若虽未能见我化身转变说法,但当学至心,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护念,令彼众生,速得消灭种种障碍,天魔波旬,不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亦不来乱;所有五盖,展转轻微,堪能修习诸禅智慧。
  二、指陈忏悔占相中,文长义复,可判为如法忏悔与善基厚薄二科。云何如法忏悔?初审观自己根基,欲度老病死海,需审夙业轻重,业重难修定慧,应先修习忏悔。次则静住礼敬三宝,实行忏罪,如悬旛供养,如称名礼拜,如普发大愿,愿佛证知,愿灭恶逆,愿达心空,愿佛常住,愿发随喜,愿成功德,愿发回向。再次称名灭罪,日日三时不怠,如此诵念,即为如法忏悔。自下判为善基厚薄。云何忏罪?固需如法。然忏罪者,其所植之善基,当亦不能尽同,从而剖为善机浅薄与善基猛利之二科。在善基浅薄者之文中分三:初明灭罪时日不同,如有善基而罪微者七日后清净,如其根性业力有差别者或二七日或多七日而得清净,如罪重者百日千日而得灭罪,但若根性极钝者,少睡精勤,失命亦不退休,千日必可清净。次明掷轮验知,因欲求知罪之灭否,清净相之现否,于始修行七日后,每早应掷第二轮相者三,以求验知。后明随业感现,凡行忏悔者,莫不于先佛所修习功德,而有差别,或纯善业不得余好相,或三业善一日夜中,得见光明妙香,梦佛色身,摩顶作证,放光作证等。如未获善相见此诸事,则非善相。在善基猛厚一科中,因其出世善根深厚,而能如法忏罪修行,当蒙地藏慈光摄化,令其渐证沙门道果;纵不见彼地藏化身,彼亦护念,邪师不能侵扰,禅慧堪能修习。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亦当速脱种种衰恼;舍此命已,生于善处。
  三、开示持名脱苦中,虽不为求出要,而受苦恼逼迫,亦宜礼念地藏圣号,命终得生善处。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复次,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若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弥、沙弥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法僧宝。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想,不名得戒。’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四、昭告忏罪受戒。于中分三:一、总明对佛忏罪受戒,二、别明诸戒所受不同,三、结明善相得戒,依次述之。
  初明对佛忏罪受戒者,其一、谓作重罪者,令其忏悔得善相已而可求受;其二、谓欲总受在家出家三聚净戒,不得善好戒师,应请诸佛作证,自说戒相而求受也。次明诸戒所受不同者,因所受不同,得名亦异,且就出家众言,若无明师,疑不得戒,能发道心,三业自净。其出家戒之受法,剃发披衣,自誓求受三聚,则名具获木叉;名之比丘比丘尼,理应检习大小律藏。若沙弥沙弥尼之受法,在年未满时自誓而受十戒,受后依止先旧出家大德,学习修行威仪;如无明师,可亲近菩萨学习大乘,供养三宝。若沙弥尼年十八者,先学式叉摩那六戒法,再学比丘尼戒法:年满二十,则应总受三聚,名比丘尼。如上文义,可判为总明发道心能净其业,及别明受戒者受学不同,如出家具戒者与沙弥十戒者,其所受所学皆有区别,即沙弥尼,年在十八与二十间之所学所受亦相殊云。后明善相得戒者,地藏说法至此,于忏罪受戒大旨全盘揭晓矣,乃嘱以忏需至心获得善相而可受戒为结。坚净信因问至心有几?及其如何获得善相?地藏分至心为始学与成就之二种,第二至心复分上中下三种,至少需得三种中之下至心,始获善相。此可判为地藏结说,坚信复问,地藏再答之三小科。次轮相竟。
  三、后轮相。于中分三,一、制造轮相,二、正式占相,三、占后验知。依次论之: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当复刻木为六轮,于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一数主一面,各书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当知如此诸数,皆从一数而起,以一为本。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一、制造轮相中,先明制轮方式,次明记数合法。后轮为察受报差别。而占者,欲占轮相,先制六轮,每轮三面记写数字。计共六轮,用一至十八数记;三六恰为十八、轮数称合,配置相当。然则为何作此配合,此有记数合法之意,盖佛法中,拆一切法不出十八界;万法既以十八界而统摄之,故六轮分配十八数,用占三世一切受报,殊合法理也。
  ‘若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使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如是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
  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
  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
  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
  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
  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
  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
  十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法;
  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
  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
  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
  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
  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
  二十五者有所证为正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
  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
  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
  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
  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
  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
  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
  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
  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
  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
  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
  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
  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
  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
  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
  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
  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
  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
  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
  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
  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
  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
  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
  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
  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
  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
  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
  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
  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
  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
  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
  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
  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
  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
  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
  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
  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
  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求不得;
  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
  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碍;
  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难;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
  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
  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
  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
  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
  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
  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
  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
  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
  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
  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
  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
  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
  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
  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所损;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
  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
  一百三十七者观障乱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得离;
  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
  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
  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
  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
  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
  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
  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
  一百五十三者所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
  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
  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
  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
  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
  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
  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
  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
  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
  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
  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
  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
  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
  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
  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
  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
  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
  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
  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二、正式占相中分二、初三掷轮相,次统计观相。前明制轮,乃占相之准备,此则进乎占相阶段。占此后轮,应三掷之,观其占数,以定受果差别。所占事繁,所观相多,若统计之,经中列为一百八十九种。其名甚多,不易分类,今作大概拆别,于统计观相中作如此判,一、佛法果德相,从一至十二数中,前九数,若乘,通,梵,禅,戒皆为得相;十至十二为不得相。虽有得不得相,然皆属于果德者;若成禅等,虽非佛陀最高之果德,然戒禅不满足者,毕竟不能成佛,而初学者能得少分成禅,亦为成果,故总判为佛法果相也。二、佛法因行相,从十三至三十一中,不外观友,观人,观义,若见,若闻,若学,若诵,若说,若证,若知等事,其中有是与非,正与邪,有与无,真与谬之别,即对于佛法之因行相--见闻学诵等--有成就者不成就者,然皆指佛法因行而言也;例上果德可知。三、佛法初修相,因行与初修本同,但因行宽泛,初修义狭,权为分类。从三十二至四十八判为初修相。如智定之学习,教法之求得,经卷之读诵,以及出家作事之成否,皆为初修者之应为也。四、世间人事相,自四十九至一百零三数,多为人生之杂务事相。求富贵,求寿仙,求师弟父母男女妻妾同伴等,因所求而或喜或恚,若思若唤而能否合集,供具资生之如意与否,厄难病苦之能否脱离等事,皆人事纷纭杂沓之相也。五、人群家国相,此与人事相本甚相近,但人事重于个人之情事,人事则指人与人之团体关系,及其来往活动情形,君民好坏,家国丰乐或灾乱等事,此从一百零四至一百三十一均属之。六、内在心灵相,自一百三十二至一百三十九中,泛举梦障二相,梦为寐中心灵特殊相,障为醒后无智之相也。七、外在病难相,隐于内者为心相,发于外者为身相。自一百四十至一百六十中,漫谈难之能否脱离,患之能否疗治,医药之能否得力,甚或因病难而长苦而尽命也。八、生前由来相,众生轮回不停,今世身命,前生展转而来,其由来处,不外三途或天道人道,亦有由修行而来者。九、死后归去相,今世修善得善果,作恶得恶果,善生人天,恶堕三途;如深植福田,奉承三宝,则能净佛国土或生兜率,甚而能住下中上乘,能得佛法之胜果也。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见者,此人则名已得无所得也。
  三、占后验知中,因此后轮相中前已明制轮相及占轮相已,故此当续叙占相后之所为,即应观察所掷轮相之数,而与心所念虑之事,是否为相当也。如其三掷而不现,则无所得。然则无所得,真无所得欤?是否真无所得,只好求问其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后轮相竟。
  ‘复次,善男子!若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又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在地藏开示钝根众生之所化法下,第一科目行占察已竟,此为第二科代他占察之文。地藏于此,特呼坚净信为善男子,昭示可自发意,如法可代他人占察其所受果报,亦可得因他人之请托代为占察,要皆不可贪求名利耳。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又地藏开示钝根众生下,化人化法二大科已竟,此处为持名之第三大科。盖地藏悲心深切,悲愍所占者不获吉善,令其勤诵圣号,以满所求。此亦深赞持名之功德也。
  正宗分中第一、所化契理下,对钝根机性说法一科约如上述竟。
  二、地藏开示利根众生,于中分总标、别显之二科。总标中,由坚净信问进趣大乘方便,地藏告以根本之业应先了知。此根本业,总摄本经所诠之大乘方便也。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自‘所言一实境界’者下,则为别显之一科。总标似如一标起,别显仔细剖拆,乃详为分别显示此根本业者。此根本业之理趣幽邃,不易剖拆,约要以言,在别显中,分为二科,一、明一实境界,二、明依境起修。在一实境界下,再判为从理显、从心显、从智显之三章,兹分述之。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定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而无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一、从理显,心为诸法之本,一实境界即是心体,故依一实境所起之业,或修行证悟根本心相之业,皆得名为根本业也。此理甚深难显,再分二科明之。(一)反覆推陈心为法本。(二)详示心境相互关系。自所言一实境界下至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止,为心为法本一科;自当知是知一切诸法至而得住持暂时为有,为心境关系一科。
  心体云何而为法本欤?若从正面观之,心体无生灭,如虚空之平等普遍,不变异,无增减,此显其体大也。而此心体,为大心众生及三乘人之所趣向,以受想缘虑为有分别之幻化不实,而此真如,既非显色,亦非形色,无有区分可得,此显其相大也。再从反面言之,由众生无明熏习,起念现境,即不识自心而计我实,而此计我之觉知本空,不见其体故。复从正面而观,果无计我之觉知,则时空差别诸境皆不得有故。然而诸法云何而起?由依妄心现妄境,因而有自他差别相;此差别相法,既非自有,本无别异可得。复由妄心不自知其无体故,妄生彼此有无是非好恶一切境界之无边法想也。此中文意,似为从无相体中显示虚幻境界,起无边用,可判为用大也。
  自下第二示心境相互关系,约有三义:
  (一)想境相依,示法从想生心依境有故。
  (二)心为原主,先示心境相依但心为主,而后征释其义,谓妄心不了为无明,因现妄境--由无明灭境灭,非依境界生无明故。又不依境灭无明灭,境本体灭未曾有故。结说心为法本。
  (三)心摄诸法,诸法以心为体故,法从心生,共相和合生灭故,境随心缘而暂住故。此中明心境关系,虽涉及妄心妄境,而心体为本,说明心之体性,故科判为从理显也。
  ‘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者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
  ‘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二、从心显,此中分二:(一)广释心义,自‘如是所说心义者’下至‘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之文是。(二)并明心、法生灭关系,自‘复次应知’至‘建立一切法故’之文是。今分述之:前显心体牵及于无妄明境,因此需明心之真妄问题,因有真妄,故心义颇广也。大分心为内外二相,内相复分真妄之二,体性常如建立诸法者曰真心;分别幻想,而现境界者曰妄心。云何为心外相?随念现境而知内心外境差别者是,境由想生,依无明妄作者是。其第二科心法关系又如何欤?(一)标心生灭,法随生灭,生灭徒有虚名而无体性故。(二)陈叙法无定相,心境互不相至,如镜中像无来去故。(三)结不生灭即名真如,真心圆遍,迥绝分别,依持建立诸法故。此即从心显示‘根本义’也。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如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
  三、从智显,理、心、智之三者,当有区别,然有联贯统一之精神,古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者是也。从智显中大分三科:
  (一)明法身常遍平等,
  (二)明众生依止法身,
  (三)明生佛同依法身。今申述之。
  经中谓如来藏具无漏业,恒常炽然,乃常义也;遍诸世界,示作化业,乃遍义也,不念彼此,平等无二,平等义也,此即总显如来藏之功德也。自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至不动不变之经文,科为众生依止法身,文义一波三折,兹分譬喻与法合二科明之。喻、法复各分二科:喻中(一)虚空建立色相,(二)色相灭归虚空;法合中与喻同,法中(一)法身建立众生,(二)众生灭归法身。大意谓:法身如虚空之平等不动,虚空容受一切色相,色相依之建立生长,但若色相灭坏,虚空不灭,而为色相之所归宿。下复以法合之,众生业果亦犹色相,彼以无为法身为所依,即众生依法身而建立生长,但若众生灭坏,法身不灭,而为众生之所归宿,此显法身为一切众生之总依也。自下明生佛同依法身,既所谓法身者,即诸法之依身也,举凡圣而统摄之。又所谓依身。若身之所来所去,皆以之为依也。经中略列三者所依之法身,一、众生无明熏习现妄境,妄境熏习起染心,计我造业而受生死,说此法身曰众生。二、如是众生,熏习法身,发生厌世,修行六度。趣向涅槃者名为菩萨。三、如是菩萨,修善满足,离无明睡,名之曰佛。生佛之名,无非假立言说,而其法身理性,则毕竟平等,并无异相。
  以上点明一实境界,即揭出生死迷悟之枢纽,亦佛法思想之核心也。修行者不知此,则不知修行所趣向之最终目的;目的不明,则将无由入修行之门;纵欲入门,亦觉为多余之事耳。法华所以喻为衣里明珠,穷子徒奔走于市廛而呼求援救,不自知其取用也。今将明珠托出,光耀夺目,正希其取用,故于明一实境界之后,继之为依境起修之一科,经文长冗,端绪似若理丝,今搜出之,在依境起修中,约分修道、修人、修习、修禅之四章,兹分述之。
  ‘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嗔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离分别故。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一、明修道,分二大科。自若欲依一实境界--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乃明修唯识观之文。自若学习真如实观者--众智所依行根本故,为明修真如观之文。在明二观道以前分三科。先标起,次征释,后正述。兹且依次明之:
  释中明修唯识观之文中分三,(一)修观方法,(二)修观标准,(三)修观进展。又三,(一)得色寂三昧,(二)止观双修二,一、止,二、观,(三)修观功德。分论如下:
  (一)如何修习唯识观?此明修观方法。吾人在任何空间--一切处,任何时流中--一切时,从自己身口意上所生起之动作或事业,皆观察其为自心所然。一切境界现前,亦唯心之所现。此为境业皆心作也。又,若心起念,须返照此念,不可无纪攀缘,不自知而失之,则为可惜。此警其当还逐此缘念之心也。又,知心生起是非得失等想,非境得有长短好恶之感,离心而无法自见差别也。
  (二)如何合乎修观标准?应当守记内心。守者,操持勿失也;记者,忆念不忘也。如此,始不落于无记。又当知无前念,唯妄念动耳。具此二者,方合标准。反之,心既无记而不知前境出乎自之心念者,则不合标准。
  (三)修观进修,由守记内心,以为修观之入手处,进而得知心想中之贪、嗔、痴、邪见。又知心念上之善,不善,无记。又知心之劳宪行苦,如此,可以探得心海上之波痕。由观内心贪嗔等行相,再进观内心生灭之自体,如川流之不停,灯炎之相续,从此得入色寂三昧。此为初步功夫。其次,进入止观之修习。楚语奢摩他,此曰止,观心不可见相,无来去生灭相,周遍圆满而无分别,是也。梵语毗婆舍那,此曰观,观内外色,随心生灭,佛身亦随心生灭,一切知如水月镜像之幻化,来去生不生,皆作双非观,是也。最后,结成修观功德,修此观道,得入一乘,由于信解空义,发菩提心故。
  释中明修真如观之文中分二、一、修观方法;二、修观进展:(一)得相似空三昧,(二)得心寂三昧,(三)得一行三昧,此下又三:甲、决定信解止观二道,乙、不著世间禅味,丙、蠲弃二乘怖畏生死。
  一、如何修习真如观?(修观方法)审观心性之不生灭,不住见闻觉知分别等想。从心之体性上言,常遍圆满,本来无生,又何所灭。生灭是相对法,生灭不可得者,绝待也。从心之动态言,由于根尘之吸引,而起见闻觉知等想,打入妄念圈套矣。修真如观者,旨在趣向无相境界,则不得以生灭心而证入无生灭境,举凡见闻觉知等想,皆生灭心之用,故不住而摈除之,如其不住生灭之妄念,而直证不生灭之真境,始能渐渐超出空处乃至非想等定,以入于相似空三昧也。
  二、修观进展分三:(一)得相似空三昧。不住见闻觉知,得相似空三昧。(二)已能伏灭受等四蕴之粗分别想,从而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精勤修习如此心空之念,展转得入心寂三昧。所谓善知识大慈悲者,一则在于外界之教友,而能启迪行者之增进心,善为护养。行者之增长缘,多仗赖于善知识。所谓善知识者,其慈悲心,必然充沛,君子爱人以德,故必提奖行者而成其道也。一则在乎自身,行者多闻熏习故,自己庄严福慧,则行者即为善知识者,由于知识理念之正确,则能充具大慈悲心,藉慈悲心,既所以长养自己之善根而勤修三昧,兼所以化人而导入于无相境也。(三)得一行三昧,分三:甲、决定信解止观二道,由于亲近多佛,守此一行三昧,而入于坚信位,于止观二道决定信解之。一行三昧者,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唯此一种无相行之三昧也。然则如何运用止观二道决定信解之耶?曰:宜似可用寂照二门,寂则为止,照则为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再进而寂照如鸟翼之双翔于太空,直扑于无相妙境,斯为得也。乙、不著世间禅味,由于慈悲心故,虽出世而不离世间,故对于世间诸禅三昧而能随所修学,虽深得禅昧之乐,但无乐著,故能不入于禅魅之惑,智者必然也。甚而遍修一切菩提分法,一本此无著之精神而住于最上舍境。(经中无所乐著一句,私以为上接‘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文,下通‘遍修菩提分法’文。)此所谓求佛乘之道也。丙、去除二乘怖畏,由于决定信解故,虽生死而无怯畏,故对于二乘求证独自涅槃之志而不好乐,虽能对治杂业,而得留惑,故得深入教化众生之域。
  此所谓无住大般涅槃之道也,此中有三小科,后二科文--‘不乐世间’,‘不乐二乘’--实由于‘决定信’之第一科文而来,由其信解笃切而能心无所动故,依文之次第,勉为三科。
  经云:‘以能习修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经中‘最妙巧便’一句为中心。上接‘以依能习向二观心’之文,此可证实止观二道。乃为最妙巧便之基本。最妙巧便者,即前文所谓不乐世间及二乘也。下接‘众智所依’之文,由于最妙巧便,而为众智之所依故。智为唯一出世间法,无智不能证大菩提。众智该括世出世间之一切智,无不由于最妙巧便而稳定之,以入于坦途。经中谓行根本故,即经中所谓一实境界,而我所谓坦途--平坦大道者,是也。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编者注:一本中有下列二句,今附于后,以资备考:‘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
  二、明修人。道为所修,人为能修。明修道后,继明修人。所谓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也。然修道者之根性不齐,地藏悲愍详为指示之,其被化之对像者三,故于修人中分为三科:
  (一)明利钝人,
  (二)明障重人,
  (三)明修净土人。
  初中标释二科,释中谓利根人,知境唯心,阴盖轻而散乱少,应习真如观;若钝根人,不达外境不实,情染多而心难调,则宜先学唯识观。此二种人为大乘根性,虽有利钝之殊,而较之前三乘人疑决不定,地藏示以忏悔占相者为高胜也。
  (二)明障重人,于中先明因障需修,次明修获功德。明修中又三:
  甲、劝持名,
  乙、劝观法身,
  丙、劝观无常等相。
  因障重者业强善弱,畏堕三途,不值佛法,如能勤诵地藏圣号,自是灭罪生福之良策也。然因持名而增善根,即宜进修,普观自身,等同佛菩萨法身,无别无二;而佛菩萨功德殊胜圆满。速求皈依。又可观察身心无常等相,如幻如化,勤修厌离。观法身,观无常,二观虽有欣厌之殊,而同为净化身心增长功德;即持名功德亦极甚大。自下明功德。于中具有标起、征问、申叙之三科。标释如文,中叙中又二:
  一、明功德因,
  二、明功德果。
  其所以有功德者,以能闻佛菩萨名,供养佛菩萨,于大乘经,能闻,能持,能供养,能书写,不谤深义,能证实相。并能灭罪生善也。以能积此功德善因,舍身后之功德善果,自可如券操手,决定不堕恶道,随愿而往生净土也。
  (三)明修净土人,看经势,此修净土者,即上文往生净土之功德善果。但经中又用复次二字另起,似为专指修净土之另一机者,其实指彼指此,皆无不可,今为从严判别,则指另一修净土者之机也。凡修净土者,能得一心不乱,定可往生佛国;能如前文观法身而修,观佛庄严福德,则其善业最胜矣。所明之修人,经中人别为此三类耳。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乘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三、明修习,经中文势,似亦为前文‘勤修不息能入心寂三昧’一语之注脚。(前修道科中有‘得心寂三昧已,复入一行三昧’文。)前文由心寂而入一行,此处经文标起曰:‘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入一行三昧’云云,可见此文似补足其前文之语意者。又者,在前明障重人,其修行之功德,由于供养,持名、若闻、若持、或书写大乘经等,此处说入一行三昧,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亦由礼佛、闻名、供养、书写大乘经等。但前文中之书写持名等仍称学习,即仍在学习供养或读诵之阶段,此已进入至心实行此诸法事之阶段。按此而观,此文似亦补其前文中修行功德之语意所未尽者。此一段文,细观之。既与前文相关,而与前上二文,又不连接,另行标起,故特辟一科,名为修习,意明此文,专谓修行用功之态度也。于中分二:
  一、叙说修行因果,
  二、征释修习因果。
  叙说中又二、先果,后因。修习果者,修习得入一行三昧,入三昧,则成广大心行,证入相似无生法忍。修习因者,以能闻佛菩萨名,供养、礼拜佛菩萨;闻、持、书写,供养大乘经;不怖深义,远离诽谤,起正见而信解,灭除罪障而证功德故。在征释修习因果中,即征释此修习因果之关系也。所以者何是征词,征后再释,释中又二:
  一、正陈,
  二、反说。
  正陈中三:
  (一)明无生忍之相似境,此时寂静智现,能起广大愿行;由愿行大,寂净智增胜,此所以修习因果之关系,尤为密切也。
  (二)闻名之利益,闻诸佛名,菩萨名,即能决定信此为利益行;生佛感应道交,此亦为修习因果之关系也。
  (三)泛说诸行之功德,凡一切所能--闻、持、供养等,于一乘因皆得不退;由闻持供养等之修习,获得不退一乘之修果,故其修习因果之关系,至为紧要。在反说中,从反显其修习之不能发生正确或合理之因果关系,则不能获得实际利益。于中分二:
  甲、闻名而心胡乱,纵闻地藏圣号,带有杂乱心而持诵,信不定,则不得大利。
  乙、杂乱而修诸善,纵修善而心杂乱,亦不获大利也。从反正两说中,推陈修习之因果关系至为详尽,行者可不深察而实行之!
  ‘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之位,成就信忍故;入坚修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成就顺忍者,能解如来行故;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何等为四?
  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
  二者,解满法故作佛。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无所怖故。
  三者,证满法故作佛。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
  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复次,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禅者,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禅三昧功德而生憍慢,为禅所缚,退求世间。
  ‘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依禅发起,偏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虽获世间诸禅功德,而不坚著,不复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如是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具足摄取禅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谬,何等为十?
  一者,摄念方便相;
  二者,欲住境界相;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
  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信解,自安慰相;
  七者,克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
  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
  九者,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业,如意相应,不错不谬相;
  十者,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随心,超越自在相。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四、明修禅,关于上文一章,已判为修习一科而成一专节,如上述矣。若作另一看法,即不需另行分科,似亦可通。即在前修人一科中第二障重人,其修行之功德,由于学习持名供养等佛事,能灭罪而得往生。经中在我判之修习一科中,似继明障重人修习功德后而谓正能实行持名供养等佛事,得发菩提。起大业用。因此,不必另分修习一科,谓行者初步灭罪往生之功德,由于学习供养持名等佛事,进而证得智慧起大业用之功德,由于实行持名供养等佛事也。此处明修禅之一科,在经中列无相禅一名,似可判为修禅,而且文势另起,另判一科,似亦有据。但,所谓无相禅者,其意仍指前文之真如观或一行三昧相似无生忍等,并非另有野狐禅也。再者,前文对于持名供养等佛事之学习与实行,已揭示成果之不同,即暗显其阶位相差矣。此处修禅文中之线索,似亦自前文而来,因前为暗示阶位,此为明显阶位,既为同明修行阶位,似亦无需另判修禅之一科也。今以文气特立,意旨另成一局,仍另判为修禅之一科,而此禅者,偏重于修行之禅果位置而言也。于中分三:
  (一)修证无相禅,
  (二)修习有相禅,
  (三)诸禅次第相门。
  于无相禅中,分标释二科,总标修禅不久获大利而渐次成佛,释中又二:
  一、释得大利,
  二、释渐次作佛。
  入坚信、坚修、正真三位,如次成就信忍、顺忍、无生忍;而信、顺、无生之三忍,如次而作如来种性,解如来行,成如来业,此所谓得大利也。
  云何渐次作佛?作佛有四种,信满故,解满故,证满故,一切功德满故,此即因修行而渐次作佛也。(二)相禅与无相禅,前二种无方便信解,一为禅缚退求世间,一畏生死退落二乘;其第三种,有方便信解,进修止观,不著世间,亦不求于二乘。此与前二相反,从著手处言,为有相禅,从演进而言,则为无相禅:故经文总标为有相禅,而科文则判为相、无相禅也。(三)诸禅次第相门,其中详列修禅之十种次第相门,以便修禅者验知修禅之次第相,详如经文,兹不烦述。总核修禅之三科所述,初明位置,次明有相禅,再次,禅次第相,似为各别割截之三科,意义不相浑淆。如另一细看,似因禅位之演进,而次第涉及禅相之演进,再论及修禅次第相之演进,似为同在演进之过程上而发明者,其中较有融贯之性质也。又者,其中既皆为阐述演进之过程,即皆有本末始终之义,殊多便于行者之查考。古训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者是也。又者,三科中,纵有禅位、禅相、禅次第相所诠不同,而皆对于演进位置详列无遗,故判经文同为明果位者,想亦无妨。(所化契理竟)
  正宗分中第二、能化契机。前第一科,明契理,是明所化者令其契乎理,此中明契机,是明地藏菩萨能化人善能说法安慰众生之契乎机,此契理契机,乃全经之主要纲脉也。今契机一科中,文简而义岐,于中大别为二:
  一、坚净信问,
  二、地藏答。答中又三:一、略示说法契机,二、广显说法契机,三、结明应知善说。兹依次述之。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汝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常以方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是故号我为善安慰说者。云何安慰?所谓钝根小心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以是之故,心生怯弱。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毕竟无我,无作无受,无自无他,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无有生死涅槃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又复为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乾闼婆城,如空谷响,如阳焰,如泡,如露,如灯,如目曀,如梦,如电,如云;烦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槃。如此所说,能破一切诸见,损自身心执著想故,得离怯弱。’
  一、略示说法契机,自善男子至得离怯弱之文止。于中又二:
  一、混说安慰疑怯深法者,
  二、剖析如何安慰求大乘者。
  从云何安慰之文起,于中分二:
  一、所安慰者之态度,
  二、能安慰之法化。
  其被安慰者态度云何?其人愿向无上佛道,但深虑长劫度他之行难行,故地藏说法安慰之。其能安慰之法化云何!即地藏菩萨善巧法化而能安慰之。于中分四:一、说毕竟空,二、说如巧有。毕竟空中、无作、受、自、他、行、到、方所、无过、现、未,诸相不可得。如幻有中,似谷、响、焰、泡、露、电等。三、说自性涅槃,明生惑无体,自性即是涅槃。四、结说损执离怯,如文可知。
  ‘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当知如来言说旨意者,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异等无量功德聚,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使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说者,如十八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
  ‘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想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如此等说,令离怯弱,是为安慰。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云何知离相违相?所谓如来法身中,虽复无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而据世谛幻化因缘,假名法中,相待相对,则可方便显示而说。以彼法身,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乃至远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为有,是故空义决定真实,相应不谬。
  ‘复次,即彼空义中,以离分别妄想心念故,则尽毕竟无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实故,即为不空,所谓离识想故,无有一切虚伪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以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减故。又彼无分别实体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不离不脱故,说为不空。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为无明曀覆障故,而不知见,不能克获功德利益,与无莫异,说名未有。以不知见彼法体故。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彼众生所能受用,不名属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对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后乃获功德利益,是故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智身。
  二、广显说法契机,自复有众生至生如来色身智身之文止。此中文长义杂,分二大科:一、众生不解佛法意趣,二、地藏善巧开示众生。自复有众生至不名相应之文为前一科,自如是等说至生如来色身之文为次科,其义如下。
  一、众生不解佛法意趣,又二:(一)众生云何不解?(二)佛法云何意趣?
  三、众生不解故示教。众生云何不解,即众生不解之态度,即‘复有众生至而生怯弱’之短文,谓不解意旨即生怯弱也。
  (二)如来言说之旨意,即当知如来至乃所应得之文是。众生为能不解之人,如来意言为其所不解之法,故次人而明法,如来意言云何?文中约有二点:
  甲、明如来之所证,
  乙、明如来之所愿。
  如来所证者,彼为一实境界,为不变异之功德聚,乃众生心中本具之功德,无明覆而受众苦。乙、如来所愿者,在令众生离众苦,证法身,惟须灭识离念始可得也。
  (三)因众生不解而如来示教,自但一功众生至不名相应之文止。一般众生对于如来所说所愿,虽不能解,如来正欲显其所说所愿,所以不得不详为示教也。于中二:
  甲、开示之动机,
  乙、开示之法相。
  前文明离念而能灭苦证法身,但众生取执受生死,此所以肇兴如来开示之动机也。因欲明如来开示者为何?乃有开示法相之一科,于中分二、说毕竟空,说菩提体,是也。空义广说十八种,菩提即一切法。明菩提体分二:
  一、总以诸非明离相,
  二、复以绝言绝思明离相。盖菩提体,非有无、一异,毕竟无相可得,故以诸非明之。推其相之不可得者,无能说、受说者,故无说;无能取、所取,故无念;无说无念,故无相也。此中文意钩锁连环,婉延曲折,似觉重叠,而不易觅其端绪,但,若如上仔细剖析,反觉经文之妙义横生,颇多兴味。并觉地藏是一善说法之大菩萨,文从凌空腾起,不啻青天之普荫苍生,原为畅宣自身说法善巧,安慰众生,却从众生不解佛意处而婉转道来,愿心伟大。
  二、地藏善巧开示众生,由于上文之众生不解佛法意趣,则难免于沦溺,地藏大士从而愍之,谆谆不倦而开示之。于中分二:
  甲、对机说法,自如是等说至是为安慰之文是;
  乙、所说离过,自而我所说至生如来智身色身之文止。因机设教,机不同而教则异,故于对机说法中又分二科:
  一、对执空者说自性不空,
  二、对执自然者说果由因修。前者为断见人,说佛法身本自具足,令其了悟其自身中亦具功德庄严也。后者为常见人,以为自然而非修成,说如来由于修集福智而成两足,促勿因循而求前进也。此二科中,若再分小科,皆先明机,次法示,查对经文便知。
  地藏菩萨,如此所说,果与实相相应否?如其相应,又从何证知欤?此所以而有所说离过之一科也。于中三:
  一、案定,即申叙所说无过,
  二、征问,即经中云何知离相违相,
  三、解答,即所谓如来法身中以下之经文。
  答中又分二科:
  一、总明无相,
  二、别明空不空。
  此中文义,似为诠表如来法身之性相,而非明地藏说法之善巧耶?答,盖地藏所说者,为示如来之法身,所说离过,故为善巧也。在总明无相中,一、法身非空非不空故不可说,二、据世因缘相待故可说,三、以法身离相故说空。在别明空不空中分二:
  一、空中具诸德业故不空,
  二、众生虽有法身而不知故空,于中又二、先明无明障彼法身,次勉修善求获功德。此即地藏善巧开示众生之教法也。
  ‘善男子!如我所说甚深之义,决定真实,离相违过,当如是知。’
  三、结明应知善说,此即从善男子至当如是知之经文,地藏于上文中,或略示其说法契机,或广显其善慰众生,既契理而安慰众生,当知所说真实,无相违过,行者其勉而信受奉行之。
  大文至此,为最后一章。
  
  三、流通分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说如此等殊胜方便深要法门时,有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住坚信位;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一切大众各以天妙香华供养于佛,及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于是大众皆同发言:‘我当受持,流布世间,不敢令忘。’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说六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此法真要,我当受持,令末世中普皆得闻。’佛告坚净信菩萨:‘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亦名消除诸障,增长净信;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依如是名义,汝当受持。’佛说此法门名已,一切大会,悉皆欢喜,信受奉行。
  第三、受益流通分。诸经于经文垂告结束时,殆皆具有流通一分。在流通文中有通性别性二种。如佛说经已,大众喜而奉行,诸经一律例行之文,今名之曰通性。此外,别性之文,诸经中,则有无不定,故名之为别性也。本经流通分中分二:
  一、别性流通,
  二、通性流通。
  别性流通中,分三:
  一、听众获益,
  二、佛嘱流布,
  三、问答经题。本经法主,即地藏大士,全经要义,悉为大士宣说。大士说法善巧,获益者多,有得坚信或无生忍者,亦有以香华供养佛菩萨者。地藏说法,原为佛之嘱托;地藏说已,佛劝大众持名信法,广为流布,众皆表示遵嘱不忘。一经题目,关系全经意旨,行者多持大乘经名而获实益。本经请法者之坚净信菩萨,领受经义,如百川之会流于海,而于经题一事,特请大觉慈示,以便后学之提挚纲领也。佛为其提示四名,盖经中实具如此四种要义;尤为要者,即令行者占察业报而增长坚信,或示求大乘者之方便而显究竟实义也。
  以下为众听佛说信受奉行之通性流通文作结。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目录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