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今天我们来讨论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些东西。
宋朝张载在治学的目的中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年我在大觉寺当方丈时,曾说过后面的两个句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我的了解,为天地立心,就是泶镂颐切叛龅募岫ㄒ庵荆晃窳⒌溃褪窃跹赋鲆惶跏迪值牡缆罚晃ゼ叹В窃趺凑箍恢值劳场⒁恢盅郴蛞桓龇觥⒎ㄔ担彼允境鲆恢钟判阄幕木樘逑凳保绾稳谜飧鎏逑荡邢氯ィ晃蚴揽剑赋鲆恢治死辔蠢茨比⌒腋5奈幕硐搿?
我是海外的一个华侨,很少有机会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深度,属于边地子民,比较粗犷一些。今天我们来到美国,美国可不是边地喔。在这个国家里面,法治、民主、自由都是他们强调的。在政治上不相信有什么圣人存在,在社会里有比较高度的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要作学问或不作学问,都可以高谈阔论,你要怎么讲都可以,但是要自己负责,也可以指指点点,但出了问题要自己承担,这是这个国家的好处。虽然美国人在这里非常骄傲,但美国人的骄傲和中国人不同,美国人主要是骄傲在自己的包容性和极度功过的文化胸怀,以及它非常严谨的法律制度和行政能力,再加上科学精神。因此我觉得在这个国家里面,我们要讲学问和用得上学问,重要的是这里人才济济,全世界的精英和在汉唐之间的朝代一样,都融合在这里。
因为这个国家充满了自由,就等于充满了竞争、斗争和战争,这是美国整个文化的基础。良好的争或恶性的争,两方面都有它不同的结果,为了这个事实,我把佛学的课改成道德的讲学。中国的文化是以道德为基础,在这里点点滴滴地说道德基础及道德人格的标准,能够引起各位的附议。因为我们是用汉文来讲,知道它的长处在那里,也希望鼓励我自己及各位面对在美国的生活,能够坚固自己的信仰、好学,并且能够坚持佛法的正道。这需要“但开风气,不为人师”的学习修养以及深的功力,才能做得到。学得真正坚固的时候,可能像孔夫子或释迦牟尼佛一样,可以自降身份,那就不容易了。
当年在魏晋南北朝也有一些高僧,像道安、僧粲、慧远及道生等法师,都是很好的榜样,因为他们都有很深的文化底子。唐朝也有一些人物出现,像在南方出现的禅宗的伟大祖师们。我们今天也多了一些这种人物,希望大家都能成就自己,学习慧能大师、马祖大师。但是真正能够钻入书里又从书里钻出来的,那就不太多了。所以,学大师是一件好事,可是千万不要堕入一些外道大师所谓的一种狂谤、怪诞的道路上。有些地区文化开放了,政治外交也有了,国民也开始出来看看这世界,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出去,致今天看起来是大师满街走,因此让我有点感触,才选了这个题目。接着谈今天的主题:中国道德的士、君子、圣人之学。
士必先器识而后文艺
这句是说对一个有抱负的人,首先要观察他的胸襟和胆识,然后才看他的学问才华。如果学问才华很高,但是胸襟胆识打不开,那是不入流的,在中国文化里,这种小家器只能留在宫廷里面。离开宫廷之后到整个天下来,那就是宰相和在前线作战的名将的那种胸襟、胆识和包容了。中国的“入相出将”并不是说士只是一类,而是可文可武,也可以文武双全。古代对文武有一定的看法,越末代越变成文质彬彬,甚至变成唐伯虎。我把“士”根据人们欣赏的人格为基础,归纳成五种:即武士、死士、侠士、文士及隐士。这些是秦汉之前的一些名士的分类,或者是向外走动的游士分类。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也讲士,譬如院士,这个院士就不只学有专精,可能他的领导才华、外交资源、学术资源,甚至于他的人生方向和目标,都有一定的胸襟和抱负。最近在世界日报上看到算命的叫相士,在香港中元节超度时用纸扎的鬼王叫大士,鬼王手里也捧着一位大士叫观音大士,鬼王不敢称霸,手里还捧着菩萨。学佛的人,现在人称为居士,居士可不是没基础,它是以士为基础。出家人在印度叫乞士,也是引用了中国的士,表示和一般的乞丐不同。这个乞士在中国文化里面,说到武士、死士、侠士、文士及隐士,它都不是,到底它自己的定义是什么,那就耐人寻味了。如果是大德居士,则这个人在佛教界里是有威德的,表示它有一定的内涵。
孔老夫子说:“士之于道不为食”,表示中国的道统和血统,是以道德的基础立志。因此,有一句话流传在佛教里说:“道德之下有衣食,衣食之下无道德”,成为我们出家人学佛的传统。孟子说:“士尚志”,它的内容各有各的解说,重要的还是要忠于他所立志的道。也就是说,立志于佛道的讲来讲去,都是以佛道信仰为中心;如果传的是儒道,那你讲来讲去的就要以儒家信仰为中心。诸子百家都有他一定的志向来表达自己,就等于学术自由,各有立场及各自不同角度来切入重心。那个重心可以看得正、可以看得真、可以看得广,也可以看得偏,这就看个人的功力了。
到了曾子那个年代,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这个士字来看,古代的中国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在春秋战国时代,士本身的政治事业和教育事业是没有分开,是合而为一的。但是他们都能够不以私人的经济、生活的衣食为自己的急要任务。最代表孔子的学说是《论语》,在《论语》里面就说士本身的一个理想、抱负以及它有的修养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原则和前提,有这种抱负的人称为“士夫子”或“士君子”。不管是夫子或君子,在先秦之前,就分为武士、死士、侠士、文士及隐士。譬如孔夫子的学生子路因好剑而如孔夫子预言死于剑下。
从武士到隐士有一个偈子叫“学而隐之自食其力,学而任之,讲学、闻政、游说、行侠,一展才气”,这个偈子从武士贯穿到隐士。学而隐之就是含光隐锐,在时代不允许及外在条件不足的时候,自己自食其力,从事工农等独善其身的工作;学而任之就是伸展抱负发出力量来,包含为人。在春秋到战国时期,从武士到文士这一群人的贵族气蛮浓厚的,大部份以参加政治为他们的方向来发展自己对社会理想抱负的一个途径,因此把讲学著作以及成就其他方面的抱负当作是次要的工作。甚至如孔老夫子到了晚年,他才讲学、作书,早年他周游列国参与政治活动,以完成他理想的社会教育工作。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另外有一个相对的背景,那就是老子和庄子,也称老庄思想。老子、庄子是隐遁的人,因为他们留下言论书本,而那些言论书本多多少少是着重在政治上的。任何的宗教言论或伟大的道德言论,如果没涉及到政治的,我看找不到。如果不冲着政治的,我看达不到影响力,因为两个人以上就有政治。一个团队的出现,不管是什么团体组织,没有不离开政治的,因此政治不是一种消极的东西,端看我们如何用心。最消极的老庄思想也还是围绕在政治道德上,批评及证明他们当时的思想和看法。因此,春秋战国时代人文精神的陶冶、所学及所用,没有离开过政治的传统。而此政治传统一直到西汉佛教进入中国时,政治和宗教才有新的局面出现,但中国的整个文化基础还是偏重在政治,可以说中国也是一个尚武精神的国家。回过头来看看美国,美国也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没事就要打战的。
至于武士和文士的特点,武士和文士都是受过教育有学养的人,即使是没有文武双全的粗汉,也要讲究武德的高深修养。对这个,我自己也有很深刻的感触,因为我的家庭背景大概也是尚武精神,从我爷爷到我爸爸都是粗人,我爷爷的文化高一点,我爸爸就没有时间读书了,为了中国又要抗日,一辈子就是拿刀枪到晚年。我爸爸说,武功练得越好越不要打架。等于说中国的武学文化,像太极、意行、八卦,这些都是从内涵练到外表的一种文化,不是从外表练到内部的一种文化,它最讲究精神哲理成为它的背景,最讲究人的心平气和以及个性的柔韧性为它的骨干,他们有很深的意义在里边。重要的意义也表示着早期东汉之前动武然后动文。春秋之前的社会和秦汉之后的社会,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前一个时期是偏重武治的教育,专门拿刀枪练剑,不管是文人或武人也好,在战国时候,任何人都要先有自保的能力,这自保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练武,所以才有所谓的武状元、十八般武艺。到了秦汉以后,才慢慢地变成文士的教育,唯有文士才是最有受教育的一种风气。
今天所要谈的是这些所谓的“士”,他们堕落的根源在那里?我发现堕落的根源就是贵族的气败和坏习性使然,没有把它净化。陶冶当中慢慢地形成贵族的气,譬如像我这样粗犷的出家人,慢慢地学,学贵族的气息,学文人的气质,慢慢陶冶,陶冶之后才不会像惠能之后那个时代,走向所谓粗野的文质、学养混浊。时代慢慢进步了,物质文明丰富之后,出家人也开始讲究品质了,但它的品质很难讲究到人格品质的升华。过去的“乞士”,随缘得度,现在虽也向人乞讨,但所讨的已不断要求精致。甚至护法的居士大德也是不断地开口在要,导致整个寺院慢慢充满了贵族的气派,其陶冶出来所谓佛教的乞士,这个“士”的品质看起来很实际,用起来却中看不中用。
实在说来,这种引入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础,用一个士字来表达,印度以来叫比丘、比丘尼。我们要知道利弊的所在在那里,春秋战国大国争霸的时候,诸侯千方百计的招揽人才,来发挥他们自己的才干。上层社会的贵族,当时收买壮丁、谋士,养士之风气非常盛。文的养士叫谋士或智士,壮丁背景的叫死士,可以殉道的那种,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种人和恐怖份子的格局有点关联。今天所谓恐怖份子当然也可以称为是以舍身取义、来完成他的信仰的人。如果信仰变成偏邪极端,那可不得了。如果信仰变成蛮正当的,在中国就称为侠士。侠在中国政治圈子是没办法发挥的,如包青天都要七侠五义来保护他,文人也不能离开侠士或死士来维护正义,才得以在奸计多谋的中国政治文化里稍微伸发正义。
在佛教还没进入中国文化之时,中国的宗教信仰还没升华起来,人性的道德这一点是它的基础,这个基础重要的是,当时不管文武都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一直到明太祖,他本身虽然是从农民出生的一个粗犷的人,但他也蛮有智慧的。别人问他要以文人为主来治国吗?他说文武不分途,他也知道枪杆子出政权这一招。重文士、通政治又通军事这种学者型的名士,在中国当然不多。在中国历史上大将的才干,又善知人善用人,知所用,不仅是前线而且还能处理军府和幕僚当中的一些文人,这种名将也不少。一位名士或将士在中国最起码的一个标准,用句话说是:“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在南宋朝里面有三个代表中国的良士,就是有良知、良能、良心的人,他们是岳飞、文天祥及史可法。这三个人在南宋的天地里,整个边疆的问题以及宫廷的问题,它能够平安,主要的是这三个人都能文能武,尤其是岳飞,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的修养,他才能够舍生取义,他们的精神,从历史典故到民间,也把中国文化的士的精神向后代传播了。
君子与圣人
马来西亚的竺摩法师,是我遇见的法师当中比较有才华、读书多的一位法师。接触他之后,他没跟我说很多话,但是他叫我到图书馆去读书。我就从写不出一篇两百个字自传的程度,慢慢去读,慢慢地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认识。从这里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从文化特异里面雕塑出来一个个性,如果掩盖了他纯朴的本性,那自然就会流露出那种浮华、虚伪、不负责任的一种流弊。另外一种人本质上相反,本性比较直率、朴素,如果没受文化薰陶教育,长久下去也不免有另外一种粗野蛮干之弊。
所谓的粗野,从中国文化看进去,可以看到两个例子,第一是道家的返璞归真,以老庄为代表,更进步来说,他们都是唱高调,唱高调不免产生率性的副作用。到了中国禅宗不立文字,一直到后期禅宗也产生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不顾一切的蛮干精神。慢慢的印度的经典、论典、律典的功能就有一点失落。
回过来讲,儒家学说所提到的君子和圣人,大体上不管是文的或武的,你都要注目到这样,不然你是不可能从士里面升华到君子及圣人的品质。
君子和圣人在中国文化中,提到圣人的理想,儒家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个我用故事来说明,不要讲理论。儒家孔子之后有孟子、荀子等,而墨家由墨子传给钜子再传位孟胜。
孟胜当时在楚国居住的时候,有一位在朝廷作官的杨城君,很仰慕墨家的名誉,就请孟胜去替他守城,帮助他统治。那时楚国正好遭遇内乱,他在朝廷里被杀了,朝廷派人要收回杨城,要孟胜交出杨城。孟胜说,我是奉杨城君之命来守城的,没有杨城君之命我不交。他的学生劝他交出,但他说,我不死不能算是孟家的人,将来也再没有人看得起我孟家。当中有一位他的学生说,你果然是孟家的老头子,老头子从此在中国有了新意义。孟胜和他的学生八十多人就开始商量,商量之后派两个人到齐国,告诉他们孟胜的位子要传给田襄子,田襄子接受后,两位使者拒绝田襄子要求留在齐国自杀而死。杨城给攻破,孟胜和他的一百八十多个学生也都全部战死,这个典故值得大家深思。
第二个故事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路爱剑,当他在卫国的时候卫国乱了起来。子路毫不犹豫地马上进城去讨乱,在面对面的砍杀中,他的头盔给挑断了带子。子路说,君子当正冠而死,就站在当地好好地把头盔的带子接正,结果死在乱剑之下。这就表示他对仁义礼智信的礼,不只是这样子,战死在战场上,对武将来说是很平常的事,重要的是“时穷节乃见”,在最艰难的一个情况之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种豪杰精神,不断地在中国民族里出现。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就成为一种赴汤蹈火的贤圣品质,当然是有根据的。
讲了这两个故事,回过来再讲一个近代的故事。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个将军退休后独自住在纽约,这位将军的脾气很不好,他的仆人经常被他打骂,不久就走了。后来一个从中国山东来的人给他当仆人,这个山东人名叫丁龙,他也同样遭受到将军的打骂,一生气就跑掉了。他跑过后不久,这个将军的家失火烧了一部份,丁龙知道后又跑回来。将军问他说,你怎么样又回来啦?丁龙说你现在正是要用人的时候,所以我就回来了,中国人讲忠恕之道,我就回来帮助你。将军说:“唉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孔老夫子的圣人之道的古书,你也读过啊?”丁龙说:“我不识字,我没读书,是我父亲讲给我听的。”将军说:“你父亲是一个学者吗?”丁龙说不是,我父亲是听我爷爷讲的,我父亲也不识字,我爷爷是听我曾爷爷讲的,我只知道到这一代,我们整个家族都是种田的粗汉。将军听了之后,感叹中国文化竟然出了这样的一个人来,主仆两人从此就生活得很好。这个没有文化的粗汉,在不断的生活当中和将军的友谊越来越好。有一天丁龙生病,病得很严重,知道自己快死了,就对主人说,我在你这儿做了一辈子,我吃的是你的,住的也是你的,还拿你的薪水,现在我快死了,我又没有家没有亲戚,这些钱都送还给你。将军心想,怎么会出现这种人?将军拿了这些钱之后,加上他自己的一大把钱,捐给哥伦比亚大学,以这些钱为基金推动中国文化的研究,最早期就命名为丁龙讲座。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全美国第一所设立专门讲中国文化讲座的大学,后来风气推动,现在美国已有更多的中国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希望中国本身能多出现几个像丁龙这种人!
在佛教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当释迦牟尼佛知道琉璃王要出兵攻打迦毗卫罗国时,他垂悯主人也不忍众生,就坐在路边的一颗枯树下,来示现他自己无荫的苍凉,将要失去国族之庇荫。一个民族国家、一个家庭都是自己的庇荫,最苦难、最落魄的时候,最大的缘份在那里?琉璃王问释迦牟尼佛,你为什么坐在枯树下?释迦牟尼佛说他现在是无荫之人,这种情况感动了琉璃王退兵,虽几次这种情况,但都难降伏琉璃王过去积下来的忿恨,最后释迦牟尼佛的族人还是被灭了。从佛这种苦忍的精神来看,佛的智慧在那里呢?第一、“千僧不去我独行”,当佛要出去阻止琉璃王的时候,其他的僧人都不大爱管世间的闲事,但佛他独自一个人去了,所以我叫它做“千僧不去我独行”,他自己有他自己的看法。第二、佛坐枯树下示现他自己的德勇,人的威德要不亢不卑,佛不去求琉璃王,也不能示现自己的薄弱。所以一个文人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之下,才能展开出自己的威德?不是霸气的威德而是中道行道的威德?很不容易的。第三、佛为了自己祖国的劫难难逃头痛了三天。所谓头痛三天的意义,说出来也就是仁至义尽,不能挽回众生的劫难,但是佛本身内心也相当沉重。佛的觉悟并不像我们一般以为觉悟就自由,就是潇洒、就是解脱,到最后不顾一切地随便过日子,佛可不是那个样子。
您正在阅读:《 道德的学与用 》
道德的学与用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道德的学与用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