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20
23:2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

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烦恼

三、烦恼

如果说无知和执著是生命痛苦的根源,是因为它们会导致烦恼的出现。而烦恼不仅是痛苦的肇事者,它的本身就是痛苦。一旦我们感染了烦恼的病毒,内心的宁静就会彻底破坏。烦恼潜伏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着我们的心灵,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就会把烦恼带到哪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如影随形。

那么,众生的烦恼究竟有哪些呢?佛经中称有八万四千烦恼,包括欲界烦恼、色界烦恼和无色界烦恼。三界内,不同生命层次具有不同的烦恼。其中,根本烦恼为六种,它们是一切烦恼生起的土壤;随烦恼为二十种,随根本烦恼的作用而生起。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几种根本烦恼。

根本烦恼的第一种为贪心所。贪心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活动之一,即对自己喜欢的境界产生染著心和占有心。

当我们的心被燃烧的贪婪占据时,就会失去对行为的制约,为满足贪欲而无所不为。因为贪著财物而不择手段;因为贪著女色而坑蒙拐骗;因为贪著地位而结党营私;因为贪著虚名而自赞毁他;或者因为贪著别人的所有,而不惜践踏自己的人格,以谄曲、奉承的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贪的范围更是十分广泛,《成唯识论》曰:“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有”是三有,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有具”则是三有之因。三界现象及能招感三界现象的因缘,都是众生贪著的所在。我们贪著身体、贪著财富、贪著事业、贪著地位、贪著名誉;我们贪著美味的佳肴,贪著悦目的色彩,贪著悦耳的声音,贪著动听的恭维,贪著舒适的住宅,贪著惬意的环境……总之,我们贪著一切的一切。

贪著使我们的心不由自主地被它们所牵引,产生种种挂碍。当贪著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的心被强烈的希求占据着、折磨着,甚至导致病态的渴望,使我们无视道德的要求,无视法律的约束,在贪欲的驱使下胡作非为。即使在贪著得到暂时满足之后,我们的心依旧不得安宁,又会因为害怕失去这一切而陷入患得患失的恐惧中。而我们被充分鼓动起来的欲望,更会魔鬼般继续摧毁我们的理智,使我们在贪著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从个体生命来说,贪欲是烦恼的根本,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贪欲又是一切人为灾难产生的基础。贪著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随着欲望的升级,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地球有限的资源:森林被过度砍伐,矿藏被盲目开发,空气被污染,水源在变质……资源急速消耗和贪欲不断增长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着。仅仅几代人的生存时间,我们对自然的破坏,就已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今天,我们几乎是卡着大自然衰竭的脖子在索取。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我们的贪心,不能将我们的占有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是继续地发展它、纵容它,那么,要不了多少时间,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只能是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与贪所表现出的占有欲相反,嗔则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

嗔的表现形式很多。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发现由于嗔恨导致的辱骂和争斗。或是因意见不合而彼此恼羞成怒,或是因利益冲突而彼此怒目相向……当他人对我们构成影响和伤害时,都会引起我们的嗔恨,更有甚者,还会将属于自己的过错迁怒于他人。

嗔恨使我们内心失去平静,可是,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嗔恨实在是愚痴的表现。当我们生气时,等于是“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使自己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嗔恨又能使微小的冲突不断升级,当嗔恨心被付诸于行动时,理智不见了,道德不见了,甚至法律也不见了。正如佛经中所说的那样:“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嫉妒也来自于我们的嗔恨心。虽然人类的心灵可以比天空更为广阔,但也可以狭窄到不能容纳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当嫉妒遮蔽了我们的心灵时,我们容不下别人的荣耀,容不下别人的成功,容不下别人的幸福。嫉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我们会出于嫉妒去诽谤他人,干扰他人,处处为别人设置障碍。我们甚至会在极端的嫉妒唆使下,置他人于死地而后快,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为了对治嫉妒的产生,佛经中特别提倡随喜的功德。当别人做慈善时,当别人精进修行时,当别人取得进步时,我们只要由衷地欢喜,真诚地赞叹,所得到的功德就能和他一样。所以,随喜是非常殊胜的方便法门,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克服嫉妒的产生,更是我们成办世出世间功德的捷径。

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骄傲,也是根本烦恼的重要组成部分。慢心会使我们妄自尊大,因而蔑视他人,对于有才有德的人不肯谦下。慢心还会使我们我行我素,造诸种种恶业。慢心所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慢:当他人在能力、学问等方面确实都不如自己,或与自己不相上下时,慢心重的人就会自高自大,对他人加以轻视。

过慢:当他人不论在哪方面都与自己相等,或确实超过自己时,过慢却使我们固步自封,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慢过慢:当他人不论在哪方面都远远胜过自己,慢心自负却使我们歪曲事实,仍然认为自己胜过他人,也因此不能容忍他人所应获得的荣誉和赞叹。

我慢:五蕴合和的生命体,本是没有我的,但我们由于妄见的缘故,总是以为其中有“我”的存在。并进一步夸大自我、抬高自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人人都应尊重我,都应听我的指挥和差遣,都应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乃至希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我和我的需要运行。

增上慢:有些学佛的人,在修道过程,稍微有了一点感应,有了一点受益,就误以为自己证到了什么果位,因此自鸣得意,不可一世。很多因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的人,基本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卑慢:有人生性自卑,自甘沉沦,但对他人的长处也不以为然。不管他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无知,全然不知谦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优点,不懂得谦虚使人进步。

邪慢:很多人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学问和德行,但为了博取世间的名利,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通过种种虚假的手段宣传自己,沽名钓誉。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一个慢心重的人,无论是学识还是道德修养都很难有所长进。因为他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所以目中无人。对于别人的意见不会认真听取,对于别人的学识也不会虚心学习,这无疑会阻碍我们的进步。

我们经常所说的“文人相轻”,也是因为慢心造成的。大凡有特长的人,我慢总是特别重,一方面觉得自己有我慢的资本,另一方面,整天接受别人的恭敬赞叹,我慢不断得到滋养,以至产生这样的错觉,以为自己的确就是那么了不起,就是那么胜人一筹。

慢心也使得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相处。一般来说,我慢重的人自尊心总是特别强,时时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轻视。同时,由于过分看重自己,往往不能以平等心对待他人,不懂得对他人表示应有的尊重,甚至随意伤害他人。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我们若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别人,以友好的姿态对待别人。倘若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他人的轻视,别人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反馈于你。同时,自尊心过强的人情感往往很脆弱。在他的眼中,自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只能适应于别人的顺从,适应于恭维赞美之词,一旦受到打击,精神很容易崩溃。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